我見我思
李廖潘子/自己的父母自己顧
多年前到台中探望一位久未謀面的老友,才知道他和妻子結婚十多年並無生養孩子。問他原因,他說結婚時夫妻倆便說好只養寵物,不是想當頂客族,而是岳母身體不好,他的母親也年邁體弱,皆需要人照應;夫妻倆平日住台...
柏芮/逛美術館的孩子不會變壞
孫子上小學後,時間空出來了,心也空了一大塊。那去當志工吧!有沒有哪一種是可以看到小朋友的呢?在網路上搜尋許久,發現某間美術館的兒童藝術中心在徵求假日志工,正中下懷。順利錄取,穿上館方發的深色西裝外套...
古家榕/壓傷的鏡子
這日,丈夫告訴我,他發現我是個「壓抑」的人。乍聽之下有些不可置信──開什麼玩笑,本人可是出名的情感豐沛、淚水更充沛,看一部電影用完一盒衛生紙,怎會跟「壓抑」二字沾上邊?「但妳說過,真正嚴重的時候,是...
赫連擁/另類庇蔭
在美國的華文報紙看到一則新聞,一名華裔女子,因舊金山灣區租金太貴,大學畢業後在家住了十二年,先是朝九晚五,後疲於職場辭職,憑靠「斜槓」教授瑜伽與音樂,加上直播帶貨,攢下的現金和投資資產多達四十萬美元...
洪琬婷/拋開顏色與性別的成見
今年的冬天較往年長,新聞報導提醒民眾注意保暖,發現女兒的冬衣似乎過小,也該走進童裝店採買更新了。回想過去踏進童裝店的經驗,老闆娘總會把男孩和女孩的衣服分開,方便引導顧客尋找自己想要的衣服。然而,當我...
撒比娜/成為長者出外探險的助力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除了新聞上的數據,近幾年深刻感受到長者人口比例的增加,大眾運輸、清晨與日落的公園、醫院診所、百貨公司、市場宮廟……都能見到更多的長者。對一些行動自如的長者而言,他們雖然已從工作...
何玟芬/孩子的學習不著急
搭高鐵北上途中,斜對面的一對母子引起我的注意。那名母親正賣力教孩子數學習題,兩人劍拔弩張,母親的斥責與孩子的哀號在座位附近流轉。此情此景,讓我跌入回憶長流,伴隨深深的懊悔──因為,我也是過來人。女兒...
雨青/追一顆令自己閃耀的星
偶像旋風不曾於現今社會缺席,它席捲粉絲們的尖叫與狂熱,吸睛也吸金。追星,基於根固的崇拜心理,原始欲求的自發表現,無可非議。有它,國人得以掏錢消費促進經濟;有它,百無聊賴的生活終於有了寄託。但,虛空無...
南豐/當個有肩膀的伴侶
拜讀2月22日紫堤的〈媳婦、女兒,待遇差很大〉一文,周遭親友也有類似情況,認同作者安慰當事人「解除婚約是對的」。耐人尋味的是,事件中男主角的毫無作為,我認為更值得探討。儘管孝順父母是為子之道,但雙方...
也仁/長照親屬,更需要轉念
學校大部分同事同我是五十歲上下,邁入中年人生,陸續面臨照護年邁雙親的日子。長輩身體好當然幸福,若罹患失智,行動和念想都造成生活困擾,對有心的或不得不擔起照顧責任的家人,無疑是件苦澀、壓力時時爆表的負...
小草/每個當下,都是學習的起跑點
S最初是我的部落格之友,初識時被她的文采吸引。爾後,再從痞客邦變成臉友,我很喜歡她發文的風格,尤其欣賞她鞭辟入裡的紅學剖析,她是我喜歡上《紅樓夢》的啟蒙者。黑髮飄逸,文青氣質,讓人猜不透她的年齡。直...
林文福/你能放下手機嗎?
生活中,隨時會聽到有人在勸勉,做人做事,要學會「放下」,才可以輕鬆自在。有一次,一位同桌聚餐的朋友,緊握手機東搖西晃、口沫橫飛地演講,說他是如何整個人從內到外,沒什麼不能放下的。我聽著聽著,深感佩服...
小可/射箭教我的功課
台灣公益聯盟針對下肢障礙者開設初階射箭課程,共有六堂。自幼沒上過體育課的我懷著無比好奇,立刻上網報名。幸運的是,這門秒殺的課程居然讓我候補成功。我手臂瘦弱,核心肌群無力,對於自身的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
中玄/誰能掌控生命的變動?
前陣子看了《聯合報》橘世代的「向上教養:當父母生病」系列文章,有一個標題是「他們不是怕死,是怕掌控不了生命變動」。聯想到作家瓊瑤便是以「翩然」二字自行離開人間,遺書中並呼籲國內應實施安樂死。這也令人...
紫堤/媳婦、女兒,待遇差很大
好朋友麗明的女兒訂婚了,送來一盒禮餅讓我沾沾喜氣。我知道她女兒和男友長跑好幾年,現在總算訂下來,我真替麗明和這對小倆口感到高興。近日她與我相約吃飯,提到女兒解除婚約了,我很詫異。麗明說,解除婚約之前...
紫堤/憨慢讀冊又如何?
菜市場有對攤商夫婦,我很常買他們家的蔬果,也一路看著他們的女兒從小成長至今。她還在讀國中時,每天早晨會穿著換好的制服來協助擺攤,上學時間到了再去上課。當時我就想,怎麼有孩子這麼乖這麼懂事。算算時間,...
余薇/長照是必要的奢侈
母親晚年直到善終都是和單身的弟弟同住,我們很慶幸母親生活一直能自理,弟弟也一改年輕時的浮躁不耐煩,對母親照顧有加。只是母親個性內向,加上身體老化,不太愛主動走出戶外接觸人群,又極度缺乏安全感。我一直...
宋玉澄/老病悲歌
寧靜的夜晚巷道,突然闖入一陣藍紅燈光,一輛警車停在左鄰門前。隔日上午,皆已上了年歲的眾鄰居,眼眉深鎖,你一言我一語地敘說昨夜異相及經過──年逾七十的老張罹患慢性糖尿病,久治不癒漸生憂鬱症,丁點聲響就...
心玲/男人當自強
成為退休一族近兩年,家事仍是夫妻共同分攤,不顯誰尊誰卑;然而有個觀察想分享,傳統父權時代觀念深植我輩,日常做飯灑掃等責任,加諸女人身上鑿痕累累,且理所當然。最近就讓我遇見典型例子:幾個退休朋友相約爬...
陳瑞蓉/她需要長大
某日搭公車,途中一對母女上車,媽媽很年輕,女兒約莫三歲。當時乘客不多,尚有許多空位,小娃兒似乎鬧情緒,始終不肯坐下,媽媽只好陪站。司機先生見狀急忙發言:「那位小姐,請趕快帶小朋友入座,安全第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