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創作

創作頭條 琅琅專欄 主題徵文 琅琅作家

癌末止痛不只嗎啡 多管齊下助病人減輕折磨

那緹

琅琅專欄

癌末止痛不只嗎啡 多管齊下助病人減輕折磨

病床上,春姨面掛著氧氣管,她的手不停地拉扯著身上的衣服,眼神充滿不安。阿伯在一旁緊張地抓著她的手,擔心一個沒注意就把身上的管路拉扯掉。「春欸,妳放輕鬆,不要亂抓。」阿伯神色憂慮望著春姨,「妳會痛嗎?還是哪裡不舒服?」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影評:不可能清算的任務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此片中時有不少詼諧片段,而且大部分都發生在緊張的時刻,好萊塢的成功與招牌便在此,同一瞬間會有很多種不一樣的情緒夾雜冒出,這「多層感受」從以前開始就是迷人的元素之一。

《星際寶貝:史迪奇》影評:毫無懸念的「迪士尼救世主」誕生

迪士尼在白雪公主的慘敗後,狠下心把後面所有籌備中還沒開拍的真人版企劃全都大刀闊斧。然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迪士尼就奇蹟似地迎來了「救世主」:星際寶貝史迪奇。

《腓尼基計劃》影評:用商戰政治劇再現「形式至上」的魏氏美學

《腓尼基計劃》維持導演魏斯安德森一貫的「形式主義」風格,精雕細琢,強調構圖、調色的視覺風格,誇張喜趣的敘事手法,毫無疑問這一向都是他的金字招牌,從早期看到現在也發現魏斯安德森對於形式雕琢的「美學精算」幾乎到執迷的地步。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影評:更不要命的動作巔峰,換來不知所云的終局之戰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這部打著29年全系列收尾的「終局之戰」對前作的致敬卻又是各種視覺疲勞的蒙太奇剪輯,使伊森·杭特這次的核心命題「你做的每個選擇都是為了今天」顯得單薄。

《女人四十》影評:許鞍華的女性敘事與性別權力

因為這次「金馬X威秀聯名影廳」的主題選片「導演許鞍華作品選」,終於看了《女人四十》大銀幕了。電影很平實自然,在悲苦的生活添加喜趣的調劑,不是那種一昧賣慘騙淚水的通俗悲劇,許鞍華導演將一切都營造的宛如街坊鄰居的家務事般,很容易共情。

《腓尼基計劃》影評:當魏氏童話幻想著一個強人不再的世界

乍看之下,《腓尼基計劃》仍保有熟悉的安德森美學濾鏡。但本質上,它遠離了《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復古童話與《小行星城》的後設劇場,更像是一場將強人的傳記,直接拉上舞台接受觀眾的凝視。

《雷霆特攻隊*》影評:你要永遠肩負過去的罪惡,或是試著做出改變?

《雷霆特攻隊*》真的看哭了。它是否又是另一部「漫威救世主」可能還有待更完整的口碑考驗,然而它確實勾起我們對於《復聯》第一次集結時的感動與悸動。

《會計師 2》影評:兄弟齊心,大家愛CP

沒想到《會計師 2》的來臨一等就是快十年。儘管未能完全超越前作鋒芒,但我仍然樂在其中,特別是看到班艾佛列克與強柏恩瑟再次同框,那份兄弟之間的火花實在過於迷人,真的會讓人私心許願可以拍更多集,甚至是為他們打造一個小規模的影集,「會計CP」永遠看不膩。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影評:關於一個男人的浪漫旅程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從這個傳奇人物的刻描、音樂的開創與轉型、情感的轉折與釋出,萃取出來後的,其實就是一個男人的浪漫旅程。從默默無聞、獨身來到大都市,經歷了生活、挫折、愛戀、孤獨地創作,一直到了舉世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