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散策

藝開罐.閱讀藝文

遊走在恐懼邊緣的崇高美學:英國海景油畫高手透納作品的藝術性與成就

文/陳貺怡(巴黎第十大學當代藝術史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以及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在視覺藝術的領域,「崇高」(sublime)美學大約盛行於1750-1850年間。事實上,在18世紀...

藝開罐.藝文短波

乙未之役130週年!臺史推出講座、VR及書展 省思台灣最大抗日戰爭歷史

適逢「乙未之役」130週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自5月起於館內推出一系列活動,包含3場重量級講座、虛擬實境(VR)影音體驗及主題書展,凡參與講座皆可獲得專屬優惠券乙張,憑券可享購買50元...

藝開罐.閱讀藝文

從英國水晶宮到大阪萬國博覽會!細數歷史上重要里程碑與台灣的關聯

為期半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在日本大阪「夢洲人工島」盛大開展中,超過170年歷史的萬博會在19世紀中葉興起,成為各國展現現在化與文明進步的國際舞台,包含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日本等31個主辦國,即使...

藝開罐.閱讀藝文

英國浪漫主義的天才畫家威廉・透納:瞬息光影,萬變風雲

文/東西縱橫記藝Junie Wang(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東西縱橫記藝」主理人)◆ 狠狠啟發印象派人生在世,難免遇上不可抗拒之意外。幸好有時候危機就是轉機。1870年夏天普法戰爭爆發,法國不幸慘...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文史控的天堂!飽藏臺灣文獻的閱讀秘境:台南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

近年來地方學盛行,從小學的鄉土教育課程、國高中的探究與實作,至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都可以見到俗諺、古地圖、口述訪談等文獻史料的應用。除了向老一輩尋訪這些過往歷史,其實在圖書館也能挖出不少寶藏!本次走...

藝開罐.閱讀藝文

送禮有學問!客語「等路」的伴手禮歷史與國際說法?

文|張泓斌(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兼任講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生)、圖|彭皓昀「在哪位?講好愛分个等路,麼人分一日到暗个能量?講好愛分个等路,做得分一个溫暖个屋家無?」──邱舒〈等路〉客家...

藝開罐.閱讀藝文

從漫畫《乞丐頭與貓老大》看台灣百年前的社會邊緣人

時間過得飛快,《集合》出版邁入第三年,第十三集也已於三月初與大家見面!本集《乞丐頭與貓老大》的故事取材自日治時期的慈善先驅——施乾的事蹟。施乾出身富裕,卻因目睹街頭行乞者的困境而放棄優渥生活,創立「...

藝開罐.閱讀藝文

從氣候變遷到生態保育,國家地理雜誌2025年4月:國家地理典範人物33

文/《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 李永適33的力量已經137 歲的《國家地理》雜誌自然是一本有歷史的雜誌。這段歷史開始於1888 年,33位高瞻遠矚的社會菁英決定成立一個組織來「增進與普及地理知識」...

藝開罐.閱讀藝文

川普貿易戰震動全球!回顧200多年前乾隆與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角力始末及省思

當英國使者來敲門1793 年 9 月 14 日,北京近郊的避暑山莊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會面。代表大英帝國出使的馬戛爾尼,在跪與不跪的掙扎後,終於將國書呈遞給乾隆皇帝。這是中、英兩國首次外交會晤,看似單...

藝開罐.閱讀藝文

倫敦Tate Britain美術館一日散策:河岸邊的大鐘、透納的色彩魔法、英式茶屋的慢時光

文/倫敦男子日常(同名臉書粉專主理人)「他的畫筆彷彿蘸染過陽光。」透納的畫我在 Tate Britain(泰德不列顛)看了好幾次,每一次都還是有一次比一次更強大的震撼力。因爲我住的離 Tate Br...

藝開罐.閱讀藝文

從大稻埕百年老屋探索閱讀的純粹力量:郭怡美書店

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郭怡美書店,自成立以來便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經營理念及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來自各地的讀者與書迷。這間以書為本的獨立書店,承載著百年老屋的歷史記憶,書店內保留的歷史建築,也形成郭怡美...

藝開罐.閱讀藝文

「就算因繪畫而倒下也不後悔」藝壇傳奇性新星:陳植棋──#名單之後157

文/ 施如芳(編劇,臺大、北藝大劇本創作教師)陳植棋 入選 臺展第1-5回    特選 臺展第1、3、4回    無鑑查 臺展第2、4、5回陳植棋從正式習畫到成為畫家,不過七年,創下驚人的參展和獲獎...

藝開罐.藝文短波

臺灣史前第一人吃什麼?臺南美食之都必看「發現第一人巡迴展」解密史前歷史與遺跡

考古學是一門歷史探源、解鎖人類奧秘的專業領域,藉由發掘出土的遺物、遺跡、人骨、現象等線索,推敲史前人類的生活軌跡及故事。本次「發現第一人巡迴展」來到臺南站,展覽設計由當地的考古遺址吉祥物--考古犬帶...

藝開罐.閱讀藝文

故宮北院特展「四通八達─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從古地圖看臺灣交通史

文∣盧雪燕(作者任職於本院書畫文獻處)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道里」,道路與里程數的合稱詞,古代道里交通圖,泛指以道里為主要內容,或是兼繪道路,記有里程數的各種地圖,展覽分成五單元,第一檔:驛路大觀...

藝開罐.閱讀藝文

枕頭能避邪還能藏寶?盤點世界各地奇特的睡眠文物

文_張慧萱/旅讀圖_旅讀、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中國、The Met、ColBase、Wellcome Collection、Wikimedia Commons人類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一顆...

藝開罐.閱讀藝文

拍攝古裝劇最難的是燈?揭開古人夜生活必備物與雅趣

【文房百寶】文/送潮人《亂世兒女》(Barry Lyndon,或譯為《巴里·林登》)是一部上映於1975年的電影作品,當年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為了忠實呈現十八世紀的夜晚室內...

藝開罐.閱讀藝文

明日朝陽照逝水:南山公墓長眠的青年畫家高均鑑──#名單之後156

文/ 林晏(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高均鑑 入選 臺展第3、4回「時間是一條河,生命在河中載沉載浮……面對滾滾東去的逝水,我們不能令河水洄流,但永遠可以期盼朝陽。」——張香華《明日朝陽照逝水》...

藝開罐.閱讀藝文

王鼎鈞百歲出書 專訪談境界也談歸屬:故鄉是我的初戀,紐約是我的婚姻

前言:人稱「鼎公」的作家王鼎鈞,自發表作品以來,筆耕逾80年不輟,近期更有自選集「江河旋律」出版,來自兩岸三地及紐約的文友月底特在紐約集會慶祝發表。王鼎鈞3月10日偕妻子王棣華來訪紐約世界日報,並接...

藝開罐.閱讀藝文

世界日報專訪╱筆耕逾80年文壇巨擘王鼎鈞:如此這般 貫徹始終成作家

旅居紐約的作家王鼎鈞自1963年出版首作以來,數十年筆耕不輟,今年再以百歲之齡出版自選集「江河旋律」,分為美文、變體、雜文三類選輯;王鼎鈞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時稱,寫作「使你上癮,使你成癖,使你貪得無厭...

藝開罐.活動特區

故宮特展「天子的禮物」揭開古代皇帝與官員間職場送禮學

2025年邁入春季,迎來太陽直射赤道,日夜對分,同時也是萬物復甦的「春分」節氣。不僅是疏肝理氣、調養身體的時節,也是事業迎來貴人、財運增長的轉運好時機。春分過後,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3月22日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