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體出現兩種症狀,當心是否壓力過大已影響到健康

圖/pexels
圖/pexels

成功圓滿的人生,是每個人嚮往的目標,然而責任義務、失望沮喪及日常瑣事經常淹沒夢想。作者博多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提供讀者從目標設定、個人習慣、面對好事和壞事該抱持的心態,到如何增加收入、如何管理金錢,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編按)

●本文摘選自方智/之《贏家心態:帶領一整代歐洲人走上成功與致富之道的經典》。👉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正確相處

書名:《贏家心態:帶領一整代歐洲人走上成功與致富之道的經典》
作者:博多.薛弗
出版社:方智/圓神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1日

  從前,有位智者的學生注意到,智者總能完成令人不可置信的工作量,且從未看起來承受過大的壓力,永遠都十分冷靜、從容。於是,學生問智者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智者回答:「如果我站著,我就站著。如果我走著,我就走著。如果我跑著,我就跑著。」

學生反駁:「這不可能就是其中的祕密,我們也全都是這樣做的啊?為什麼我們做的工作比較少,卻這麼容易感到壓力大?」

智者又答道:「或許,原因就在於當你們站著時,就已經開始走了。當你們走路時,就已經開始跑了。當你們跑步時,就已經抵達目標了。」

  壓力似乎成了全民禍害。

  現今社會或多或少,幾乎每個人都處在時間壓力之下。所有人都同意壓力對人體不健康,這正是許多人試著擺脫壓力的原因,卻幾乎沒有人理解壓力的真實面貌,於是形成了許多誤解及迷思。壓力瞬間成了現代的怪物。

  以下列舉三項對壓力最常見的迷思:

  1.壓力使人生病。

  2.過多的工作會產生壓力。

  3.人們應該設法避免壓力。

  這三種說法都不盡正確。

壓力是健康的

  讓我們從「壓力使人生病」這個說法開始討論。

  首先,壓力事實上在剛開始出現時是健康的。壓力來自於細胞內部的平衡失調,此時身體會釋放壓力荷爾蒙適時調整失衡,讓身體功能再度恢復平衡。這個現象既可以帶來正面影響,也可以帶來負面影響,差異來自於劑量及受控程度。

  這就如同蠟燭型態的火是好的,它是人類製造出來、有用的火。但火燒屋的火是不可控制而且不好的火。只要能夠正確、有用地使用壓力,不要讓其失控,那麼壓力就是健康且有益的。

控制好自身思緒,壓力就無法對我們產生影響

  「過多的工作會產生壓力」這個說法同樣也是錯的。

  大量的工作不一定會導致壓力。外在環境不會形成壓力,是人面對環境的方式才會形成壓力。最終該為自己的壓力負責的不是工作,而是自身處理工作的方式。

  傳說中,甘地直到年屆七十,仍能每天完全無礙地工作十六小時,而且一點也不覺得有壓力。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祕訣就在於專心致力在單一任務。真正的天才都是能將全副心力專注在處理單一事件的人,且在完成後能將任務徹底從記憶裡刪除,再接著專注於下個任務。

  很久以前,有兩位僧侶遊歷四方,在路上遇到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女子站在一條湍急的河流前,若無人幫忙就無法渡河。其中一位僧侶沒多想便立即上前,將女子扛上肩渡河。隨後兩位僧侶安靜地繼續前進。過了好一陣子,另一位僧侶才出言斥責道:「我們都是發過誓不近女色的僧人,你怎能輕易就將一個女人放到肩膀上呢?」此時,第一位僧人答道:「一個鐘頭前,我就把那位女子放在河岸的另一頭了,但顯然你到現在還扛著她呢。」

  很多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在試著解決手上的問題時,又無法克制地想著昨天好像忘記的某件事、等下要做的、還有再接下來要做的事。紊亂的思緒宛如一場不受控的大火。

  如果想將壓力化為正向的動力,我們必須先控制自己的思緒。我們應該將全副精力灌注在當下。透過練習,刻意全神貫注地集中注意力,人人都能掌控自身思緒,培養出這樣的專注力。當然,可能沒有人能做到無時無刻專注於當下,但贏家早就習慣於時時鍛鍊自己的專注力,並致力於將這項能力發展到極致。

注意肩膀及下顎

  最後,第三個說法──人們應該設法避免壓力──這一點也不正確。

  畢竟人不可能避開壓力。任何想這麼做的人都會發現,越逃避壓力反而越會對微不足道的小事走心,然後更快地承受過大的壓力。想避開壓力絕對會得到反效果,只會更容易讓自己感受到壓力。

  人生不可能沒有壓力。我們該學習的是如何與壓力相處,以及如何接受壓力。一個經常傾聽自己心靈的人,會在壓力開始呈現負面狀態時即時察覺。

  身體會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兩種徵狀。一是肩膀越來越「高聳」。仔細觀察任何一個處在高壓下的人,你將發現這個人的肩膀高度會比他平時處在放鬆狀態時,高出整整五公分。

  第二個跡象是緊咬的下顎。經常長途駕駛的人特別需要注意這點。人在放鬆狀態時,下顎會微微鬆開向下「懸掛」。如果有人以近乎可以產生肌肉痙攣的力道緊咬牙齒的話,這人應該要馬上去休息一下。通常五分鐘的休息就足夠緩解症狀。請心平氣和地找個地方躺下,並將注意力集中在吐氣上,隨著每次吐氣都將肩膀再往下沉一些。你將在練習時同時感受到緊繃的狀態逐漸鬆開,下顎也會逐漸放鬆。

  平靜與放鬆才是我們的正常狀態。只是我們的心思卻習慣像隻蚱蜢一樣,老愛在每個想法間跳來跳去。我們要做的是掌控自己的思緒,而不是讓思緒掌控我們。要做到這點有許多方法。然而,也許這些方法中,最有效的還是最古老的祈禱方法,也就是靜心。這是一種刻意的靜止狀態,也是一種和大自然連接的方法。所有方法的目的都是要抵達更高的意識階層。

  多數現代人或許難以相信,世上還存有所謂更高等的智慧。然而,即便是這樣的一群人,也能在受到良好的諮詢之後,學習使用這些能贈與人們寧靜與祥和的方法。不論你的信仰為何、擁護何種世界觀,每個人都能將這些方法融入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歷史上長久以來都難以被取代的方法。

●本文摘選自方智/圓神出版之《贏家心態:帶領一整代歐洲人走上成功與致富之道的經典》。👉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圓神出版 壓力 成功法 商業財經 上班族 工作職場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