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是逐漸失去的狀態,如何跨越危機、重新定義自己?
當我們進入人生中段,回顧自己的過往,腦中往往會浮現一個疑問:「我到了這個年紀了,還要繼續這樣過日子下去嗎?」不少人對過去的人生充滿了不安與掙扎,處於一種不安定的心理狀態,這就叫「中年危機」。而且有愈來愈多的人會在年過四十之後感受到這種症狀。
文/清水研
中年危機是一種逐漸失去的狀態
「某天突然被告知罹癌」這種事,可說是一種最強烈的「喪失體驗」。尤其罹患了已經擴散的癌症,更會失去原本生活中以為理所當然存在的多數事物。
除了面對死亡,有些情境也會出現強烈的「喪失體驗」。
比方說,對於一個愛美、對外貌有自信的女性,因為罹患了乳癌而必須切除乳房,就是一種重大的喪失體驗。一名廚師罹患了舌癌而失去味覺,也會瓦解身為廚師的自我認同,讓心靈受到莫大打擊。
另外,癌症患者的家屬也會承受巨大的失去,因為重要親人的離世,原本的生活被迫改變,失親者往往會經歷無法估量的失落感。可以存活的天數、健康時能從事的活動、身體的一部分等,每一樣東西都是無可取代;失去這些東西所產生的失落感,是難以想像的強烈。
有的人不像岡田先生那樣年紀輕輕就罹患癌症,很快就終結了生命,而是在生命中有更多的機會體驗到各種失去,包括中年身材走樣、生病頻率愈來愈高;一心只想出人頭地的中年主管在公司犯了錯,從此斷了升遷之路;聽聞友人衰老生病,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哪天也可能生病」。
此外,有愈來愈多人遭遇到一直守護著自己的雙親逐漸年老、死去的經驗,自己也同樣受到失落感的打擊。
像這樣,多數人都會面臨的中年階段,讓人逐漸喪失了某些東西,失落感一點一滴緩慢的累積,最終導致年輕時建立的信念崩塌。另外,中年危機所帶來的絕望感,也與這些「失落」在自己沒有留神的時刻,竟然逐漸一步步擴大了有關。
看似強壯的東西很脆弱
我的工作是專門為癌症病患、家屬,以及失親的遺族提供諮商對談。與一般心理門診不同,我的門診主要訴求「培養心理韌性」,為這些面臨失去的人提供積極的心理支持。
「韌性」(Resilience)一詞原為物理學術語,是指彈簧恢復原狀的復原力,後來沿用到心理學,「心理韌性」成為意指心理承受巨大壓力時,能夠伸縮自如跨越的能力,以及,即使一時低潮也能重新振作的人心柔軟度。
舉例來說,假設一棵樹看起來很粗壯,就算人類使盡全力試圖推倒它,也無法撼動半分。然而,只要發生一場驚人的暴風雨,看似強悍的大樹往往會應聲倒下。至於看似弱不禁風的柳枝,即使一陣微風都會令其搖曳變形,但只消風一停,柳樹就能恢復原本的模樣。
多數人在生病、失去重要的人或遭受打擊之後,都會承受巨大的痛苦,不過時間一久,就會像柳樹一樣恢復原狀。這個過程當然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情緒糾葛和創傷,不能一概而論,不過人類心靈具備了足以恢復原狀的心理韌性。
截至目前為止,我面對過數千名癌症病患,親眼見識過心理韌性的能耐。隨著深入心理韌性的相關理論,我更加堅信「看似強壯的東西,其實很脆弱」。因此,面對失去時,最重要的不是急著扼殺痛苦的情緒,而是好好面對它,進行哀傷復原工作。如果一味假裝失去沒什麼大不了,騙自己「即使發生這種事,我也不會受到影響」、「那種事情無所謂啦」,像這樣逃避面對現實,只是把問題延緩,增加痛苦的時間,也錯失重新振作的機會。
失去重要親人的遺族,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些人故意將行程排得滿滿當當,每天維持忙碌的步調,不給自己一點悲傷的時間,有些人遲遲無法動手整理會讓人想起逝者的遺物;也有不少人無法再去舉行婚禮的地點,或離世者的工作場所等充滿回憶的地方。
這些人不想面對「重要的人死了,再也無法相見」的事實,所以產生了這種心理反應。事實上,有些時候即使想面對,也會因為太痛苦而無法面對。所以,面對傷痛對多數人來說,其實並不容易。不過,逃避「承認現實」,就難以繼續「面對失去」,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因此,我在對這類型的遺族進行治療時,會建議他們做好心理準備之後,積極動手整理遺物,或者不時到充滿回憶的地方走走。另外,我會引導他們再次回想逝者過世那天的情況,實際感受「那個人已經不在了」,盡情地悲傷一次。
對於失去重要的人、與悲傷相伴的遺族來說,這種做法一開始往往很難受,但與過去道別,正是為了今後能夠好好活下去的必要步驟。心靈的傷口與身體的傷口一樣,就算痛,也必須清洗乾淨才行。如果放著不管就會化膿,很久才能復原。
以最新心理學為基礎的精神科臨床醫學提出的建議是:悲傷時不必強忍淚水,如果能夠哭出來,就不要壓抑情緒。要知道,哭泣並非軟弱的表現,反而是堅強的表現——但我認為這項心理學常識,還是太少人知道了。
難過時,有些人會壓抑情緒,借酒澆愁,這是最差的紓壓方式。希望各位記住,在面對各種危機時,憤怒、悲傷這類負面情緒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我的門診,我不會強迫個案一定要滔滔不絕地跟我分享心事,我會採取各種方法讓個案更容易主動地傾訴內心的痛苦,因為我認為,悲傷時就要好好表現出悲傷的情緒,才能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來。
陷入悲傷風暴,才會出現「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的念頭,這個想法有一種放棄執著(也就是「斷念」)的意思在,也是你內心想要接受現實所產生的反應。有了這種反應,你會開始一連串的思考:「在這個現實前提下,我要怎樣活下去?」患者該何去何從?答案就在患者的心中,我無法代為回答。我會敦促患者用自身的力量去面對,找出答案。在我的門診,主角始終都是患者自身,因為我相信人類即使經歷殘酷的體驗,也有能力跨越傷痛。
●本文摘選自遠流出版之《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