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影響健康?邊緣人死亡與肥胖風險是常人的兩倍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我想交朋友》。👉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瑞秋.德爾托(Rachel DeAlto)

社交焦慮帶來孤獨,孤獨又損害健康

人類(沒錯,包括千禧世代)都有連結的欲望,我們天生就該社交。身為人類,我們擁有巨大的大腦;根據體型比例來看,人類的大腦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人類學家告訴我們,這巨大的腦袋是為了社會化而產生。然而,在過去的五十年裡,儘管有四十億人透過社群媒體聯繫在一起,我們卻變得越來越個人主義,越來越缺乏社交意識。

在這個科技讓我們緊密相連的時代,我們卻形成了有史以來最孤立的社會。

書名:《我想交朋友:如何氣定神閒的初次見面;怎麼相處,能從相識變朋友?》
作者:瑞秋.德爾托(Rachel DeAlto)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6月28日

科技真的很了不起,對吧?我們根本不需要離開舒適的沙發,就能跟世界保持聯繫。我們可以點一頓有三道菜的餐點,看七季電視劇(明明第二季之後就在歹戲拖棚了),用拇指一滑就找到夢中情人,這一切都能夠在手機上完成。

我們甚至不再使用門鈴了,除非門鈴的功用是錄下每一個距離門口十五公尺以內的人。再也沒人只是「剛好經過來看看」;現在我們會先發訊息:「你在哪?」

在這些變化之中,有些是令人驚喜的進步。界線最棒了,隱私是超級大禮!如果你星期六早上九點出現在我家門口,我才不會去應門。而且我不會回應的還不只如此。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會接電話的人,另一種是盯著螢幕的人,他們不相信有人敢發出簡訊以外的其他東西。總有一天,沒用的會議也會滅亡。#可寄電郵給我就好嗎?

但是我們的呢?在我們鼓勵所有事情都靠一伸手來完成、用縮略詞來表達之際,處於這樣的環境,我們的人際關係還得以存留嗎?事實證明不行。

人們有社交焦慮:

●年齡介於十八到二十九歲的族群中,有七○%的人有社交焦慮,比其他年齡層的人都多。

●因對自己的互動能力沒信心,有六五%的千禧世代避免面對面交談。

●三○%的千禧世代甚至不參加活動,因為他們害怕社交不適的感覺。

除了這樣廣泛的焦慮外,我們也真的很孤獨,這兩者可說是交織在一起的。事實上,我們過去從沒有如此孤獨過。

美國醫療保健公司信諾集團(Cigna)二○一九年時做了一項研究,使用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提出的孤獨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是一項經常被引用且經統計驗證的評量標準),結果發現,有四五%的千禧世代和四八%的Z世代(一九九○年代末到二○一○年代前期出生的人)感到孤獨。二二%的千禧世代沒有朋友,沒有一個能與自己分享人生起落的同伴。

我們無法只靠每週一次有意義的互動生存下去,孤獨是很危險的。二○一五年,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那些沒有穩固人際關係的人,死亡風險相當於每天抽十五支菸,肥胖風險也是常人的兩倍。該研究經常被引用。而英國另一項為期七年、調查近五十萬人的研究發現,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與其他危險因子(如憂鬱症)類似,可被視為心血管疾病患者預後(按:根據病人當前狀況,推估未來經過治療後可能的結果)不良的危險因子。孤獨帶來的心痛是真實的,你的心臟現在可能還好,但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那就非常令人擔憂了。

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此時會發生這樣的事?

人類天生愛比較,只差過去不能上網

最簡單而典型的代罪羔羊就是社群媒體,雖然資料並不支持把一切都怪到它頭上。儘管使用社群媒體並非我們孤獨的原因,但「比較的陷阱」確實存在。我們不只是喜歡社交,也是天生的比較者。

一九五四年,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首次提出了社會比較理論,在那個時代,網際網路還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費斯廷格認為,我們將「比較和評判他人」作為自我評價的一種方式,而這種衝動可以追溯到我們與生俱來的需求──自我保護,這基本上是永遠存在的需求。

問題是,我們住在洞穴裡的祖先並沒有IG(Instagram)。

現在的世界和我二十幾歲時已經大不相同。我二十幾歲時,不需要在雪中步行約八公里到山上去求學,但也不需要在拚命維持起碼的生活時,還要看著朋友們得到絕佳工作的照片;我不需要親眼看到前任和比我更性感的人在一起,即使我已經斷了和他們的所有關係;我更不需要看到某些影片,得知自己被排除在某個活動或派對之外;除非有人告訴我們,否則我們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沒受邀參加什麼活動,也不會知道其他人的生活虛假得多麼美好。

除非你生活在一個繭裡面,否則你總會情不自禁的拿周圍的人跟自己比較──這是有科學證實的!有些比較有益健康,甚至能激勵人心。像是你如果看到有人在健身,看起來很健美,你可能會受到鼓舞,也開始去運動。或者是你看到某個朋友到希臘旅行,並上傳了一些超漂亮的照片,你可能會想:「哇,我應該多去走走,不要整天只知道工作。」

然而另一方面,比較也會讓我們感到不足,尤其是你的自尊心已經不高的時候。許多人從消極的角度進行比較,進而感覺周圍的一切都在提醒他們做得不夠、擁有得不夠、自己不夠好。

這種自我價值的持續損耗,會導致孤立、恐懼和焦慮。當周遭每個人看起來都更成功時,怪不得有些人會想要避免社交;當每個人舉手投足似乎都很有自信時,也難怪有些人會想要避免對話;有些人在看過競爭對手看似美好的生活種種之後,有了約會障礙,這也合情合理。

因此,我們會變得如此焦慮,全都是可以理解的。

交流面對面,彼此印象更正面

傳訊息給我就好!

我再寄電子郵件給你!

私訊我!

如果我們認為線上互動可以取代面對面的交流,我們將構成一個非常孤獨的社會。呃,等一下……(抓抓頭)。

用手指就能做這麼多事當然很酷,但儘管我們可能認為線上互動和面對面交流差不多,我們的大腦卻不這麼想。研究顯示,與線上互動相比,面對面交談會讓人更開心,且與親朋好友面對面交流,比虛擬互動更能提高生活品質。9面對面也會改變我們的連結方式,因為另一項研究發現,相較於陌生人之間的線上交談,那些面對面交談的人,對彼此的印象會更正面。10所以,也許網路酸民們需要和他們攻擊的對象見個面。

我自己確實有這樣的感覺!我喜歡網路社交的便利性,能輕鬆與親友保持聯繫;我知道誰結婚了、誰生了小孩、誰養了隻狗,甚至在看到很多年沒說過話的朋友時,感覺我們都知道彼此的狀況。然而,當我與我關心的人們真正相處時,我知道那種感覺,跟我在他們照片底下留言時的感覺大不相同,來得更加深刻、飽滿,且更溫暖人心。

我們依然透過傳訊息、留言、按讚和分享來保持聯繫,但那樣的深入程度,還不足以滿足我們對群體的生理需求。

線上交流和社群媒體是很好的墊腳石,但並非替代品;它們是主餐旁的美味配菜。主要或完全使用線上互動,不應該是常態。想想看:如果我們把所有互動都限制在社群媒體、電子郵件和簡訊上,全世界的人就有麻煩了!

我們創造了一種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對抗。

我們的螢幕沒辦法充實心靈。

我們的社群正在縮小。

我們的靈魂正在受苦。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難道這是宿命嗎?

絕不可能。

●本文摘選自大是文化出版之《我想交朋友》。👉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大是文化 心理勵志 社交 社交恐懼 人際關係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為何一處緊繃就引發全身不適?日本運動教練:別只練肌肉,還要顧筋膜

壓力大就想吃東西!若想成功減肥,一定要學會管理負面情緒

人際關係影響健康?邊緣人死亡與肥胖風險是常人的兩倍

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練習察覺自我狀態,情緒控管不費力!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