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失眠源自高壓緊繃生活,提升鎂吸收大幅改善睡眠品質

美國睡眠醫學中心指出,睡眠品質欠佳對身體的傷害,和喝醉、吸大麻不分軒輊。擁有絕佳的睡眠品質,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通過十四天睡眠改造計劃,學習如何創建理想的睡眠環境、利用陽光調節晝夜節律、補充所需營養素以助睡眠、進行減壓練習,以及學習健身技巧,打造健康人生的關鍵因素之一,首要就任務就是睡個好覺。(編按)
●本文摘選自健行/九歌出版之《睡得更聰明:讓你睡出好身體、好健康和成功人生的二十一個策略》。👉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尚恩・史蒂文森
一種強大的礦物質
鎂是獲得認證的抗壓礦物質,有助於平衡血糖、優化循環和血壓、鬆弛緊繃的肌肉、減輕疼痛,以及安定神經系統。不過,正是因為鎂有這麼多功效,故而往往很快就會被人體吸收殆盡。
缺鎂症極可能是今日世界中人體礦物質缺乏的頭號病症。估計有多達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口都有缺鎂的情況,而且有些專家認為這實際上是個保守估計的數字。你很可能並沒有攝取足夠的鎂,而只要能讓體內鎂的濃度升高,幾乎就能立即減輕身體壓力和改善睡眠品質。

作者:尚恩・史蒂文森
出版社:健行/九歌
出版時間:2022年7月30日
鎂不只是對優化睡眠很重要,同時也是整體健康和長壽的關鍵。刊載於《重症醫學期刊》(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的一份研究顯示,缺乏鎂的人過早死亡的機率可能會倍增。我不知道讀者怎麼想,但是我可不想要時候沒到就早早上天堂。優化體內的鎂濃度正是活得健康又長壽的關鍵。
馬克‧海曼醫師(Mark Hyman, MD)是美國克里夫蘭功能醫學診治中心(Cleveland Clinic Center of Functional Medicine)主任,他在討論鎂的時候表明:「這個重要礦物質實際上與超過三百種酶反應有關,散布於所有的人體組織中──但主要是在骨骼、肌肉和腦部。人需要鎂才能讓細胞產生能量、協助許多不同化學幫浦的運作、穩定細胞膜,以及幫助肌肉鬆弛。」
體內的鎂濃度會是個嚴重問題,還是會帶來極大好處,那就端視你是處於光譜的哪一端,這絕不可以等閒視之。除了已經證實鎂對身體的影響之外,研究也顯示缺鎂症的主要病徵之一就是慢性失眠。這是很寶貴的資訊,因為這讓我們了解到,只要提高體內的鎂濃度就可以迅速提升睡眠品質。
提高鎂濃度的聰明做法
因為我們現在身處在高壓世界,使得鎂在體內被消耗殆盡,因此只靠食補可能無法解決鎂缺乏的問題。服用補充品可能也不是提高體內鎂濃度的最佳方式。研究顯示大部分的鎂都在消化過程之中流失。那我們通常會怎麼補足那些流失掉的補充品呢?當然就是吞下更多的補充品!
服用了太多低成本的內服鎂補充品的問題就是會讓你跑廁所,跑得比短跑名將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還要快。實際上,鎂會把更多的水分帶到腸道,可能會讓人突然要跑廁所,甚至要跑很多次才夠。講白了,你到頭來可能會搞得褲子一團糟。
說到取得鎂的來源,品質首重一切。少量的優質補充品搭配富含鎂的飲食就能有所助益。但是若想安全有效地提高體內的鎂濃度,最有效的方法則是在局部皮膚上噴抹吸收。
人體可以藉由透皮(經由皮膚)的方式來吸收鎂,而這是人們已知好幾百年的事實。你是否聽過加入瀉鹽(Epsom salts)泡澡可以消除疼痛、減輕壓力和一夜好眠這樣的說法呢?瀉鹽實際上是名為硫酸鎂(magnesium sulfate)的一種含鎂化合物。
我們現在已經發展出了絕對更好的各式外用鎂,如含鎂浴鹽和標準外用鎂油,通常至多百分之二十可被人體吸收。我自己用的和推薦給客戶使用的外用鎂,不僅是百分百生體可用,也有百分百的純度,都是絕對有效的東西。我發現只要使用了這種鎂油,睡眠品質就會比較好,而且屢試不爽,所以我現在幾乎每晚都會在皮膚塗一點再入睡。
再次重申,因為大量的鎂都會在消化過程中流失,所以最理想的方式莫過於透過皮膚來吸收以超臨界萃取技術製成的外用鎂。我最愛的外用鎂油是「安心鎂噴劑」(Ease Magnesium),讀者若想得知更多的相關資訊,請參閱額外資源手冊。
好眠營養素的活力祕訣
把外用鎂油收藏在床邊,在鑽進棉被入睡之前記得使用。以下是最佳使用部位:
1.任何感到痠痛的地方。
2.胸口(這是對齊心臟〔最仰賴鎂的人體器官之一〕和胸腺〔免疫系統的主要調節腺體之一〕的重要位置)。
3.頸部和肩膀周遭(許多人承受諸多壓力的位置)。
可以大量噴抹並加以按摩。每個部位最好是噴抹四次到六次。
●本文摘選自健行/九歌出版之《睡得更聰明:讓你睡出好身體、好健康和成功人生的二十一個策略》。👉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