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的錯—從動物本能了解遭性騷擾、暴力的「僵直反應」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彼得·列文

自然法則

河谷水草豐茂,一群黑斑羚正在悠閒吃草。此時,風向突然轉變,隨風飄來一股全新卻很熟悉的氣味。黑斑羚嗅到了危險,立刻警戒起來。牠們嗅聞、查探、聆聽片刻,可是沒有察覺任何危險,於是又繼續埋頭吃草,身軀放鬆,卻仍然保持戒備。

一隻獵豹悄悄潛近,逮住機會,便從藏身的灌木林一躍而起。一群黑斑羚如同一個完整的生物體,整批迅速奔向河谷的灌木叢來尋找掩蔽。一隻小黑斑羚突然絆倒了一下,隨即迅速起身奔跑,但已經太遲了。在一片混亂中,獵豹身形迅如閃電,以每小時六十到七十英里的速度向這隻黑斑羚猛衝而去,著實快得驚人。

人或動物面臨不可抗拒的威脅時會出於本能而屈服,但多數文化會將這種情況視為弱點,將其斥為懦弱。然而,有這種論斷,其實是人深切恐懼僵直的狀態。我們之所以逃避它,乃是因為它很像死亡,我們很想逃避,這點無可厚非,但卻得付出慘重代價。生理學證據清楚表明,能夠進入和走出這種自然反應是避免遭受的關鍵。這種能力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

為何要研究野生動物?因為創傷牽涉生理

要治癒人類的創傷症狀,關鍵便隱藏在我們的生理中。人和動物一旦面臨自認為無法逃脫或難以抗拒的威脅,都會出現僵直反應。若想了解這種作用機制,我們要知道僵直完全是出於下意識的反應,這點很重要。這就表示控制這種反應的生理機制存在於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原始和本能區域,根本不受意識的控制。這便是我認為研究野生動物行為對於理解和治癒創傷非常重要的原因。

人類大腦和神經系統中不受意識控制與本能的部分,事實上與哺乳類動物,甚至爬蟲類動物都是相同的。我們的大腦經常被稱為「三位一體大腦」(triune brain),因為它包括三個部分,也就是一般人所知道的爬蟲類腦(主導本能與直覺)、哺乳類動物腦或稱邊緣腦(主導情緒),以及人類腦或稱大腦新皮質(neo-cortex)(主導理性與思考)。

人感覺生命受到威脅時,被激發的腦部區域是人跟動物都有的區域,因此我們研究黑斑羚這類動物如何避免心理創傷,便可從中學到許多。更進一步來說,我認為我們若能摸索出野生動物的動態適應過程,亦即牠們如何擺脫和走出僵直反應,重新活動自如和恢復身體運作,那我們便能發現治癒人類創傷症狀的關鍵點。

人類不同於野生動物,一旦遭逢威脅,總是面臨兩難抉擇,不知道該選擇逃跑或起身戰鬥。我們有這種進退維谷的困境,或多或少因為千百年來,人類這個物種一直是掠食者,又是獵物。史前人類雖以打獵維生,每天卻得長時間躲在冰冷的洞穴裡互相簇擁。我們的老祖宗非常清楚,外頭野獸隨時都可能一把抓住他們,然後把他們撕成碎片。

在獵豹碰觸到牠的那一刻(或者在碰觸牠之前),小黑斑羚便已倒在地上,向即將降臨的死亡之神俯首認命。然而,牠也許沒有受傷。這隻僵臥不動的黑斑羚並不是在裝死,只是出於本能,進入了變異的意識狀態,哺乳類動物在面臨死亡時都是如此。許多原住民認為,這是獵物在面對掠食者時的精神屈服。說句實話,情況確實是如此。

生理學家將這種變異狀態稱為「僵直」(immobility,又譯不動)或「凍結」、「凍僵」(freezing)反應。這是爬蟲類和哺乳類動物面對不可抗拒的威脅時的三大主要反應之一。我們或許更熟知其他兩種,分別是戰鬥(fight)和逃跑(flight)反應。我們對僵直反應瞭解較少,然而,根據我在過去二十五年間所做的研究,我深信想揭開人類創傷的神祕面紗,僵直反應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素。

大自然發展僵直反應是出於兩種理由。其一,這是最後一道生存策略。說成裝死,或許你更能理解。以那隻小黑斑羚為例,說不定獵豹會將「已死」的獵物拖到某個不會受到其他掠食者侵擾之處,或者將其拖到自己的巢穴,以便跟幼崽一起分享獵物。在這段時間之內,黑斑羚可能會從凍結狀態中醒來,趁獵豹一不注意,便迅速脫逃。一旦黑斑羚脫離了危險,就會擺脫僵直反應帶來的後遺症,重新完全掌控自己的身軀。牠會恢復正常的生活,彷彿什麼都未曾發生過。其次,黑斑羚(或人類)處在凍結狀態時,便會進入一種變異狀態,根本不會感受到痛苦,也就是說,黑斑羚被獵豹用利牙和鋒爪開膛剖肚時便不會感受到痛苦

隨著群聚人數日增,人類又發現如何取火以及發明工具(其中多數是打獵和防禦武器),存活機率便大幅提高。然而,人很容易成為野獸獵物的基因記憶卻存留於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由於我們不像黑斑羚那般迅捷,又不如獵豹那樣擅於潛伏,以及擁有鋒利的尖牙和爪子,我們的大腦經常會懷疑自己能否採取保命的行動。我們礙於這種不確定性,特別容易遭受創傷。敏捷奔跑的黑斑羚或其他類似的動物,無不知道自己是獵物,因此天生便知道該如何存活。牠們能感覺自己需要做什麼,並且會立刻去做。同理,獵豹能以每小時七十英里的速度衝刺,更有尖牙利爪,因此明確知道自己就是掠食者。

書名:《喚醒老虎:釋放動物本能,打破「凍僵反應」,讓創傷復原》
作者: 彼得·列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8月3日

對人類而言,掠食者和獵物之間的界限不甚明顯。我們的生命遭受威脅時,我們的理性大腦也許會感到困惑,同時凌駕我們的本能衝動。這種凌駕之舉或許有其理由,但與之相隨的困惑卻導致了我所稱的「美杜莎情結」(Medusa Complex),為我們遭受心理創傷埋下了伏筆。如同希臘神話中美杜莎的情況,我們一旦直視死亡,便會感到困惑,然後像石頭一樣僵直不動。我們也許會因為恐懼而身體凍結,而這後續又會引發創傷症狀。

幸運的是,人具備本能,有感知、反應和反思能力,因此天生便能治癒,哪怕是最嚴重的創傷性傷害。我也深信,全球人類能夠開始擺脫戰爭和天災的大規模社會心理創傷,然後從中痊癒。

●本文摘選自《喚醒老虎:釋放動物本能,打破「凍僵反應」,讓創傷復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采實文化 心靈勵志 心理諮商 創傷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菜鳥法醫直擊死亡現場!工作時必須壓抑情緒、物化死者

不只京都排外?旅客被討厭之因:太重視體驗、忽視文化習俗

「永遠交不到女朋友」是事實還是想像?關於自我對話的力量

她拼命想戒掉購物慾,卻在黑五購物節瘋狂大特價時「破防」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