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來臨!走入照護現場,居服員的一天在忙什麼?

長照服務與人力需求大幅增加,但是第一線服務者面臨嚴重的人力缺口,尤其居服員的成長率呈現雪崩式下滑,從2020年成長近八成,到2024年,成長僅剩1.6%。記者胡經周/攝影
長照服務與人力需求大幅增加,但是第一線服務者面臨嚴重的人力缺口,尤其居服員的成長率呈現雪崩式下滑,從2020年成長近八成,到2024年,成長僅剩1.6%。記者胡經周/攝影

居家照顧服務員的辦公室不在醫院也不在療養院,他們騎著機車,來到不同案主家,單槍匹馬地面對各種照護挑戰(編按)

●本文摘選自之《居服員,來了!我來幫你填補這個家的照護空白》。👉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雲柱

書名:《居服員,來了!我來幫你填補這個家的照護空白》
作者:雲柱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5年3月14日

居服員的一天與服務內容

通常,我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先確認班表時間無誤,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騎車出門,如果案家在工業區或大醫院等主要幹道附近,則提早半小時,因為幾乎每天都會在這附近遇到車禍。

居服員若以一天跑四到五班的情況計算,大約需騎車來回七、八趟。若接的班更多,則轉班(從A案家到B案家的轉班費用名稱)次數越高,我們在路途中遇到的情況也越多。

我從剛開始看到車禍會怕,到現在已經可以很淡定的說:「年輕人不要命啊。腳斷了,辛苦的不只是你自己還有你爸媽啊!」以及「爺爺你騎車不打方向燈就算了,至少轉彎前看一下前後左右,受傷後苦的可是你自己,復健的痛可是連年輕人都得咬牙忍耐才撐得過去啊!」

我很有資格這麼說,因為實在遇到太多因車禍導致生活起居陷入困境,不得不請居服員來協助的各類案家。

跟他們比較熟之後,身障個案們第一句說總是:「騎車要小心啊。不然就會像我一樣,沒辦法工作只能領身障救助……」

親身服務他們的居服員,當然知道此話當真不假。

平安抵達案家附近後,則是一定要將機車停在不會被拖吊的地方。

看到這裡,相信你一定會覺得我在說廢話吧。不停白線難道要停紅線嗎?笑屬。

各位同學(在人生這條長路上,我相信我們都是同班同學,才會生在同一年代),您有所不知啊!

居服員有時為了不要遲到,能提前打卡(尤其是下雨天,那個路況和車況之塞啊,真是一想到就嘆氣,再加上穿脫雨衣的時間(轉班幾趟就得穿脫幾次),有時真的趕不及,就會迫不得已的將車子停在黃線等之類的地方。

心中抱持著今天應該不會那麼衰(一定會這麼衰──事主本人就是我)的僥倖想法,停了就打卡上班了。接著,下班後就等著叫計程車去拖吊場吧。切勿以身試法。

所以,下雨天提早三十分鐘出門,繞一下,找停車位,絕對是必須的時間。如果真的不幸遲到,那就遲到吧。好好和個案道歉,也和督導回報,畢竟,騎車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啊!您說您家門口前院有空位可停是嗎?那我在此厚顏的代表居服員們,大大的感謝您。找停車位絕對是居服員除了穿脫雨衣之外,第三辛苦的事情了。

同學您問第一和第二是什麼?請繼續看下去。

停好機車,提早打卡,無論爺爺奶奶有沒有留門(某些輕微的個案會先將門打開,留個小縫),我都會敲敲門,然後在門外說我是某某居服員,爺爺奶奶早啊(午安或晚安都行,但通常我只說早安,這樣就能讓下午服務的爺爺奶奶或家屬有機會吐槽我,這是很棒的互動,知道嘛!但不能太常用就是了)。

接下來,便是進場進行服務。

進入個案家,通常第一句我會問爺爺奶奶:「吃飽了嗎?」

「吃飽了。」若失智程度不嚴重,爺爺奶奶通常以此標準回答。

然後,我繼續問:「中午吃了什麼?」

此時,各位同學或許會覺得怎麼都問這種老套的問題。其實啊,這種老套的問題,正是居服員用來評估爺爺奶奶們今天的身心狀況如何的標準之一。

記不記得中午或早上吃了什麼,有哪些菜,有沒有湯?飯後吃藥或水果了嗎?這些回答都能反映出短期記憶力的功能如何。輕微失智的個案通常都能回答得很好,至少有八成。個性比較好強,學習力的個案,知道我每次來都會問這些問題後,都會試著去記住今天吃了什麼,回答得越來越流利,我很捧場地拍拍手後,爺爺奶奶們露出洋洋得意的表情,非常可愛。同時這也是很好的腦部訓練。

倘若每次都能回答八成左右的爺爺奶奶,今天卻只有五成,甚至連說都不想說,接下來發脾氣罵你問那麼多做啥。我就會看一下藥盒,確認一下個案有沒有吃藥,忘記吃的話改看一下時間,距離下次吃藥時間太近就會裝作不知道,然後請督導告知家屬提醒爺爺奶奶吃藥,反之則會裝一杯溫水,提醒吃藥,然後不著痕跡的換話題。

再度重申,居服員來服務不是來打擊個案的自信心的。只要是人,總有狀態不好的時候。

別說罹患失智症的爺爺奶奶,一般人也會提不起勁,不想說話,只想休息。這時我就會安靜下來,默默地做該做的事情,或是牽著爺爺奶奶繼續散步。

然後,觀察並等待。安靜也很好。人與人相處並非一昧的炒氣氛。爺爺奶奶想聊,自然就會開口了。

若是有長達一週的時間爺爺奶奶的話變少了,或短期記憶力明顯減退,我便會回報給督導,再由督導回報給家屬。或許爺爺奶奶有心事,需要家人的關心,也有可能失智的情況變嚴重,需就醫讓醫生重新評估並調整用藥。

在一般人的眼中,這樣做或許有些雞婆,但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的前輩同事就曾遇過服務的爺爺原本很愛聊天,看到同事去他家也都很開心。從某天開始,突然什麼話都不說了,每次進場服務都擺一張臭臉。

告知家屬後,家屬當然也察覺了,於是一起觀察爺爺,以便協助他。後來才得知爺爺被詐騙,不敢說,又擔心又害怕又覺得丟臉,被發現後一直說詐騙他的人很可憐,家屬聽到後當場怒吼:「我他媽才是最可憐的人。」

總之,我們也只能勸家屬多陪陪老人家或是安排參加社交活動,社區志工、日照中心都很好。

被騙,有部分原因是太寂寞了。和家人以及社會連結不深,所以無法在平日聽到周圍親友的新知和社會動態,遇到事情時也沒有習慣及時詢問(也是有太習慣自己決定所有事情,個

性偏執,從未與他人討論事情的人)之故。

拓展長輩的社交範圍,能增加他們的歸屬感和社會參與度,發生事情也有值得信賴的朋友可以商量,晚餐時間也有新話題,而非一直膠著在孩子的婚姻、孫子的教養、自身的過去和不可逆的身體衰老。

只有一種狀況我會主動再問些什麼,那就是個案看起來明顯的恍惚、頭重腳輕,或者頭低低的抬不起來,開始流口水。因為這很有可能是感冒、發燒、急性中風、喉嚨卡痰、疫情期間的話就會再增加一個確診的可能。

此時,經過爺爺奶奶的同意後,我先將個案的異狀回報督導,拿出個案家的體溫計、血壓計,測量爺爺奶奶的生命跡象,再回報督導,看是否有需要打電話給家屬先將個案送醫就診。

接下來,我將介紹幾項居服員最常從事的服務項目。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居服員,來了!我來幫你填補這個家的照護空白》。👉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長照 失智 老年人 高齡化 長期照護 心理勵志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琅讀金句/誰不是在看得見的過去和無法決斷的未來之間取捨,真實從來都小得只有此刻而已

好不容易成功跳槽到夢想公司職場,卻開始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工作?

鬆開掐在脖子上的結,擺脫內耗才能真正呼吸——NeKo嗚喵《如何停止不開心》推薦序

身體這些症狀其實是「脾虛」?為什麼養生要先「補脾」呢?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