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精神分析師使病患病情惡化的經驗 讓他更信服心理治療

文/赫伯特.羅森費爾德(Herbert A. Rosenfeld)在莫茲里醫院工作後,我開始在塔維斯托克診所接受心理治療的訓練。塔維斯托克的心理治療訓練課程包括接受院內同事或其他診所分析師的分析、治...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重新認識精神分析!關於解離、創傷與自我狀態的當代觀點

文/史蒂芬.庫查克   古典的精神分析把重點放在被潛抑(repression)的衝突感受、願望、記憶與其他內容上,而治療的目標就是讓潛意識能夠浮上意識;與之相反地,關係取向會把重點放在解離上,...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從科學、實務與靈性見證內心的成長 指出全人類的存在之道

文/歐文.亞隆聽一個不懈的鬥士娓娓訴說初任教職,卡爾‧羅傑斯與一群心理學系學生擠在一塊,當時,他約三十八、九歲的年紀。錄音帶剛問世不久,學生們津津有味地聽著一場心理治療晤談的錄音,只見他不時停下來,...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生 以戰鬥美少女角色探究御宅族心理

文/梁世佑1961年出生於岩手縣的齋藤環經常自詡(事實上也是)為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生。他的《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被漫畫評論家竹熊健太郎(1960-)認為是第一本「從精神病學角度出發的御宅族理論...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孩子有話不跟你說?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 深入了解小孩身心

文/黃之盈「謝謝妳,多爾多醫師!」閱讀完這本書後,好想跟妳說這一句話。很榮幸我能在第一時間接連拜讀多爾多醫師兩本書籍,這不但拯救和舒緩我的親職焦慮,更藉由當年節目裡信件往返的各種疑難雜症中,看見跨古...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療癒自己的認同創傷,成為靈魂所渴望的自己!

文/王曙芳過去幾年,我的工作當中,突然出現大量且密集的個案,這些人所呈現出來的表徵包羅萬象,從腫瘤、癌症、皮膚炎、身體疼痛, 到焦慮、憂鬱、幻聽幻視,乃至被某種觀念或行為桎梏、被無力感癱瘓、找不到生...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世界級榮格大師集體創作,最具系統性與前瞻性的榮格思想導覽!

榮格臨床工作者的時代實踐:關於帕巴多博洛斯這個人《榮格心理學指南:理論、實踐與當代應用》文/王浩威(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作家)  1913年,當榮格離開了佛洛伊德,開始發展他自己的心理學時,採取...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

文∕黃天豪,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這幾年,心靈工坊陸續出版了「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這是薩德博士原先規劃好的「經驗式心理治療藝術」四部曲:2019,《經驗式治...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從失語的台灣看,集體無意識如何影響生活平常的認知判斷?

文/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失語的台灣關於這個時刻的台灣,我其實是悲觀的。一位移居自香港,成為台灣新住民的朋友,這幾年開始有了很多的觀察。他問起了很多他自己覺得無法理解的台灣現象:學歷造假的事件爆發,卻...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心理治療是現代人面對人生難題不可或缺的資源,榮格派與其他心理學派有何不同?

俯視榮格心靈疆域的鷹架:走向內在工作的四大基石文/鐘穎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榮格心理學的目的,那會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內在工作。榮格學派的內在工作有哪些特徵,足以區別它與其他學派的不同?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唯有深入面對自我的陰暗面,自我才能轉化——《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全新修訂版】》譯者序

文/胡因夢(身心靈導師、作家、譯者)凡是對占星有一點認識的人,都知道土星是本命盤裡無法逃避的業力所在。它之所以被稱為「業力之王」,乃是它會在脈輪和能量體上面造成振動頻率變得緩慢,而導致拖延、停滯、疲...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聆聽的哲學、療癒受苦的心,沒人「聽」的話是不可能存在的!

文/張政遠(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大約二十年前,筆者在仙台留學。當時鷲田淸一先生曾經來到東北大學講課,內容是九鬼周造的哲學。我有幸旁聽,內容雖然已忘記得一乾二淨,但大師的風采卻依然...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我們不必為自己遭受的傷害負責,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

文/王思涵(身心精神科診所臨床心理師)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如果書名能改成這樣就好了。這是我見到《教我如何原諒你?》這書名的第一個念頭,雖有些冒犯,但所幸帶著謹慎與好奇的心閱讀完畢之後,確信這個想法...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永遠站在個案那一邊——《懂得的陪伴》推薦序

文/周慕姿(諮商心理師)認識中瑋老師,是我就讀國北心理諮商所碩二的那一年,第一次上中瑋老師的課,也第一次接觸到完形諮商。以當時我極為淺薄的諮商知識與功力,要認識一個學派談何容易?但我卻在那堂課中,接...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讀《東臺灣頭頸癌診治專家》行醫三十五年,堅守初衷

文/林俊龍有一種人,身懷技藝卻行事低調;看起來樸實無華,卻總在默默耕耘、只為給病人最好的治療與照護,花蓮慈濟醫院的陳培榕副院長就是這樣的人。更難得的是,我看著他這麼多年,他從未改變,他一直以來身體力...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諮商老師黃素菲讀《存在催眠治療》願「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文/黃素菲李維倫開宗明義說《存在催眠治療》是「本土」的第二次啟蒙,從「傳統文化」到「當下生活」,從「言詮產物」還原到「言說化成」的現象學方法,從「巫術」到「巫現象」聚焦巫活動的蘊生機制。他強調這是一...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末日感退散!生態心理治療讓你在絕望時代中找到希望

文/瑪莉-珍‧羅斯特 Mary-Jayne Rust生態心理治療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心理治療形式,這種治療了解人類之間的關係繫存於地球上更大的生命環境中。生命網絡不僅是生物的集合,更像是土地—水—天空—...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一碗印尼泡麵,溫暖確診移工的心《疫起面對,我願意!》

文/楊金燕「家嘉,妳現在人在哪裡?」大林慈濟醫院張玉芳督導問。「我在高雄,怎麼了嗎?」「我們要重啟專責病房,妳明天有辦法上班嗎?」「明天?督導,不瞞您說,我現在在住院,明天可能有點困難,我跟主治醫師...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轟動全美、暢銷數百萬冊還翻拍成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到底在紅什麼?

文/韓良憶世界上有一種閱讀的原型,在不同的時代都會出現不同的化身,這種閱讀是人類永恆的需要,因為它反映了人類內在最深沉的心靈探索,就是尋找人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和目的。這種閱讀都以英雄的冒險故...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靈性力量回歸!《創傷與靈魂》創傷後,防禦性目的如何大舉動員

文/唐納‧卡爾謝(Donald Kalsched)  本書取名為《創傷與靈魂》(Trauma and the Soul),書名捕捉到我希望書中探索的兩個世界(及彼此關係)。我與一些童年早期受創個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