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麥可.佛登究竟是誰?他發現榮格理論的盲點 完整其理論
讀佛登,這一本就夠了文/洪素珍《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完整告訴了讀者後榮格學派學者麥可.佛登的學思歷程,旨在囊括他以榮格學說為骨幹,鑽研精神分析學術及實務之成就的介紹、分析以及批...
想像的治癒與表達性藝術詩歌書寫——文苑讀《喚醒心中的詩》
文/文苑閱讀瑪戈.法契斯.尼爾(Margo F. Knill)和莎莉.阿特金斯(Sally Atkins)的《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一書是個熟悉和享受的滋養;閱讀的歷程讓...
《喚醒心中的詩》運用詩突破人們的界限,得到療癒!
文/瑪戈.法契斯.尼爾、莎莉.阿特金斯 詩是最古老的藝術形態之一。人類有史以來,世上所有的人都會藉著歌謠、吟唱與意象述說故事及神話(Dissanayake, 2002, 2012)。詩就像所有藝術...
以科學態度實踐榮格理論——周嘉娸讀《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
文/周嘉娸 麥可佛登對於分析心理學領域貢獻卓越,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對自性在兒童期發展的見解。佛登主張,自性並非到中年時期才影響個體化的歷程,他認為自性與自我透過「解體與再整合」(deinte...
驀然回首,自性就在燈火闌珊處——魏宏晉讀《探索自性》
文/魏宏晉榮格提出「自性」(self)的概念,想法起於建構非理性的無意識思維運作理論,本來就不是形式邏輯的產物,只是暫以隱喻言之的象徵性意象,自然無可避免地有染有其人所忌諱的形而上學的嫌疑;惟該說既...
似乎在被圍困得最厲害的時候,精神分析才得以茁壯成長——《心靈的相遇》作者序
文/路易斯.阿隆 似乎在被圍困得最厲害的時候,精神分析才得以茁壯成長。著實令人好奇的是,就在批評家們如此肯定地宣告精神分析死亡之時,精神分析師們正享受著令人振奮的知識增長和臨床發展的新時期。精神分...
精神分析的美麗新世界——心理師魏與晟讀《心靈的相遇》
文/魏與晟(諮商心理師)學習精神分析的矛盾 學習精神分析的歷程會有種矛盾感,一方面會渴求嚴峻的理論,像是伊底帕斯情結、投射認同、防衛機轉,用這些知識來解釋棘手的臨床現象,好像獲得了什麼答案一般欣喜...
當了父母後長年追尋的自我變成「無我」在養育中找尋新定位
文/黃之盈(心理師)成為父母之後的我們,更有機會透過陰影的力量撞見脆弱、擁抱真實學家裴士塔洛齊曾說:「當你把魔鬼趕出自己的花園,你將在兒子的花園中找到他。」成為父母之後令人沮喪、困難、恐懼的時刻,正...
邪惡是與生俱來的嗎?不要恨你的敵人, 那會影響你的判斷
文/蔡榮裕(精神科醫師)不要恨你的敵人, 那會影響你的判斷 電影《教父》裡,教父對兒子說:不要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那麼邪惡是什麼,是你的敵人嗎?如果是,你如何對待這位敵人呢?不過邪惡代表...
當精神分析治療碰到僵局 造成反治療效果的三大因素
文/林玉華(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兒童暨成人精神分析師,《僵局與詮釋》譯者)分析師選擇做何種詮釋的能力,以及他能否藉由詮釋傳達他對患者的理解,使患者感受到分析師對他的接納是療效的另一重要因素。詮釋不僅僅是...
精神分析師使病患病情惡化的經驗 讓他更信服心理治療
文/赫伯特.羅森費爾德(Herbert A. Rosenfeld)在莫茲里醫院工作後,我開始在塔維斯托克診所接受心理治療的訓練。塔維斯托克的心理治療訓練課程包括接受院內同事或其他診所分析師的分析、治...
重新認識精神分析!關於解離、創傷與自我狀態的當代觀點
文/史蒂芬.庫查克 古典的精神分析把重點放在被潛抑(repression)的衝突感受、願望、記憶與其他內容上,而治療的目標就是讓潛意識能夠浮上意識;與之相反地,關係取向會把重點放在解離上,...
從科學、實務與靈性見證內心的成長 指出全人類的存在之道
文/歐文.亞隆聽一個不懈的鬥士娓娓訴說初任教職,卡爾‧羅傑斯與一群心理學系學生擠在一塊,當時,他約三十八、九歲的年紀。錄音帶剛問世不久,學生們津津有味地聽著一場心理治療晤談的錄音,只見他不時停下來,...
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生 以戰鬥美少女角色探究御宅族心理
文/梁世佑1961年出生於岩手縣的齋藤環經常自詡(事實上也是)為日本最懂阿宅的精神科醫生。他的《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被漫畫評論家竹熊健太郎(1960-)認為是第一本「從精神病學角度出發的御宅族理論...
孩子有話不跟你說?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 深入了解小孩身心
文/黃之盈「謝謝妳,多爾多醫師!」閱讀完這本書後,好想跟妳說這一句話。很榮幸我能在第一時間接連拜讀多爾多醫師兩本書籍,這不但拯救和舒緩我的親職焦慮,更藉由當年節目裡信件往返的各種疑難雜症中,看見跨古...
療癒自己的認同創傷,成為靈魂所渴望的自己!
文/王曙芳過去幾年,我的工作當中,突然出現大量且密集的個案,這些人所呈現出來的表徵包羅萬象,從腫瘤、癌症、皮膚炎、身體疼痛, 到焦慮、憂鬱、幻聽幻視,乃至被某種觀念或行為桎梏、被無力感癱瘓、找不到生...
世界級榮格大師集體創作,最具系統性與前瞻性的榮格思想導覽!
榮格臨床工作者的時代實踐:關於帕巴多博洛斯這個人《榮格心理學指南:理論、實踐與當代應用》文/王浩威(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作家) 1913年,當榮格離開了佛洛伊德,開始發展他自己的心理學時,採取...
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
文∕黃天豪,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這幾年,心靈工坊陸續出版了「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這是薩德博士原先規劃好的「經驗式心理治療藝術」四部曲:2019,《經驗式治...
從失語的台灣看,集體無意識如何影響生活平常的認知判斷?
文/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失語的台灣關於這個時刻的台灣,我其實是悲觀的。一位移居自香港,成為台灣新住民的朋友,這幾年開始有了很多的觀察。他問起了很多他自己覺得無法理解的台灣現象:學歷造假的事件爆發,卻...
心理治療是現代人面對人生難題不可或缺的資源,榮格派與其他心理學派有何不同?
俯視榮格心靈疆域的鷹架:走向內在工作的四大基石文/鐘穎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榮格心理學的目的,那會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內在工作。榮格學派的內在工作有哪些特徵,足以區別它與其他學派的不同?答案就在這本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