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心中的詩》運用詩突破人們的界限,得到療癒!

書名:《喚醒心中的詩》 
作者:瑪戈.法契斯.尼爾、莎莉.阿特金斯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時間:2023年7月18日
書名:《喚醒心中的詩》
作者:瑪戈.法契斯.尼爾、莎莉.阿特金斯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時間:2023年7月18日

文/瑪戈.法契斯.尼爾、莎莉.阿特金斯

詩是最古老的藝術形態之一。人類有史以來,世上所有的人都會藉著歌謠、吟唱與意象述說故事及神話(Dissanayake, 2002, 2012)。詩就像所有藝術,始於感官:視覺、感覺、聽覺、嗅覺與觸覺,觸及了人類與世上一切的關係。詩歌、歌曲和故事提供了以聲音和文字來命名的能力,從而尋求理解我們人類與生活的世界、與大地和宇宙、與動物和植物以及與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不寫詩,

我寫小小的奇蹟。

淘氣的小小奇蹟——

嚇走山岳或平靜海洋的那種奇蹟。

你正尋著

並將在我身上覓得的那種奇蹟。

——湯瑪斯.雷恩.克羅(Thomas Rain Crowe)

詩的語言

一首詩是一群經過精挑細選的字,濃縮成為行與節、注重聲音與節奏。這種書寫需要有技巧的工作與耐性,詩人要耐在詩裡面,直到完成。同時,詩的出現也是慈悲的行動。最早的詩從口說傳統開始,因此,聲音與節奏一直都是詩的重要元素(McKim 2018,個人通訊)。書寫詩也有重要的視覺元素;字詞在頁面上的排列、字詞四周的空白、字詞間的空白,都傳達了意義。

大多數情況下,詩大量使用隱喻,即用另一件事來描述一件事物。詩不僅僅是文字而已。美國詩人瑪麗.奧利弗(Mary Oliver, 1994)用隱喻來描述詩:「因為詩畢竟不是文字,而是冷天裡的火、遞給迷失者的繩索,就像飢餓的人口袋裡的麵包一樣。」(p.122)奧利弗指出了詩超越文字的能力,可以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連結個人與宇宙,並提供安慰、創造轉化的可能性。

詩是語言最為複雜的運用方式。詩人兼教授格雷戈里.歐爾(Gregory Orr, 2018)認為,寫詩運用的語言種類有四種:命名、唱誦、說和想像。他描述了在詩中是如何運用這四種語言。

命名(Naming)是指用字詞指涉世上的事物或行為,以及心理、情緒經驗,例如痛苦與喜悅。

唱誦(Singing)是指字詞的聲音。當文字放在一起時,會產生一連串的聲音,形成節奏與韻律。歐爾以「唱誦」一詞為喻,描述語言如何運用聲音與靜默形成節奏與韻律的模式,以表達慈悲經驗的品質,也就是「呼吸著祈禱的嘎嘎聲,用心跳敲打的鼓」(Atkins 2005, p.34)。

述說(Saying)是指語言對經驗、洞見與想法陳述的能力。詩可以述說,具有說服力和威權性,例如:你昨晚做了什麼,很重要(Atkins 2005, p.37)。

想像(Imagining)是指從記憶與想像中喚起意象的語言能力;透過隱喻與比喻,用一件事物表達另一件事物。意料外的比較可能特別強烈。

語言屬於人類,讓我們與其他生物有所分別。我們人類是唯一會「說話」的物種。我們用語言許願、求情、命令、安撫自己、發表聲明。同樣的,這些功能也可以指引我們寫詩。我們可以寫懇求的詩、許願的詩、表達渴望的詩、創造現實的詩,或是描述的散文詩。

根據史蒂芬.萊文(Stephen Levine, 1997)的說法,詩意的語言特別有力,因為詩能夠壓縮和提煉經驗,並使用隱喻來捕捉情緒或經驗的本質。詩,以其創新的文字運用方式,與一般語言相較是一種生動活潑的語言。正如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 1983)指出,一般語言往往被削弱或毫無意義。當我們過度努力解讀一首詩的時候,我們可能失去詩象徵的與音樂性的語言。詩人在這世界有個重要的任務,特別是在黑暗的時刻;詩人協助我們「再一次看到真實世界光明的可能性」(Heidegger 1975, p.xv)一個向我們展現它自身的世界。

詩意的理解

理解(knowing)有很多種。一種方法是詩歌的方式,它作為一種慈悲的行動發生在我們身上。詩是一種實驗,讓我們開始追尋、試圖理解,而且我們必須放下我們自以為知道的一切。這可能就像在閱讀神諭。在詩中,我們矛盾地同時完成追尋者和先知者的任務。當我們寫詩,我們在詩中創造了新的想法,從中學習。我們不僅僅是寫下我們已知的;我們試圖形塑我們未知的、令我們疑惑的,以及我們的熱情所在的。這熱情有兩層意義——充滿熱情的和受苦的。詩意的理解也是體現的理解。我們可以打從心底、打從骨子裡感覺到真實。我們在我們的移動、呼吸、血液與心跳中,感覺到詩的節奏。

詩人兼教授卡爾.勒勾(Carl Leggo, 2008)將詩視為理解世界、在世上存在與成為(become)的方法。他指出,情緒和想像一直都是人類理解力的一部分。他說:「詩邀請我們做語言實驗、去創造、理解,並以創意和想像的方式參與經驗。」(p.165)勒勾提醒我們,詩創造文本空間,邀請我們傾聽。這個空間讓我們得以接近神祕與神奇的事物。詩邀請連結、情緒互動、心智與美學的回應,並結合了身心與想像。他說,在詩中,我們用文字創造世界。

詩讓我們用不同的、新的方式思考。我們學著以隱喻的方式思考。意象讓我們看見思緒在我們的內在之眼中,立即且整體地出現。這和邏輯的、抽象文字的線性本質不同。在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工作中,我們鼓勵和激發一種創新思維,這思維是體現及奠基在好奇心中、從對失敗的恐懼擺脫出來、超越對錯,並且多方面的,和日常語言中充滿批判的本質不同。詩意的理解是內在的看見,既具體又超越、超越了語言,同時又由語言所創造。

●本文摘自出版之《喚醒心中的詩》。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心靈工坊 心理勵志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看過的書馬上就忘了內容?做好讀書筆記幫助你完整吸收內容

溝通時避免太含糊!直接講重點幫助有效表達,切忌拐彎抹角

邁可.洛勃森《守護妳》懸疑推理小說 探究人心的無底黑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