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之道‧評審短評】林佳樺/在喧囂的縫隙種下一株寧靜

這次參賽作品共有九十二篇,是九十二種安頓、尋找與修復自我的方式。不同的靜心景窗都有光的質地。我偏好的作品是光打在窗上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影、帶出深淺交錯的韻致──陌生題材要深入,尋常事件視角要獨特,而隨之流洩的隱喻與哲思,便是光影裡的舒爽微風了。

〈讓水帶走〉以「液態隱喻」貫穿:從實體水流(洗澡/洗手)到抽象意象(洗去日子重量的情緒漂流),忙碌裡水流經身上,而主體沒有被吞沒,還能察覺「肌膚仍濕」。末尾融合「水星守護」之說具有巧思,自然地將感官、哲思與星座三支細流匯聚成河。

〈好好呼吸〉直面迎擊育兒壓力下即將崩潰、又強自鎮定的母者心情:「妳的孩子早就瘋掉,妳也想跟他們一起瘋掉……當我承認這一切確實糟透了,就不再被事實脅迫了。」前段用渦旋、溺斃堆疊窒息感,後段以「十秒定格」讓繁忙的生活節奏留白,以「窒息──換氣」與呼吸的節奏形成了文本共振。

〈南摩 觀世音  菩薩〉書寫「無論者」面臨官司與父病時皈依了,如此衝突呈現精神危機與救贖,低沉、緩慢、停頓的佛號節奏讓讀者同步感受聲音穿透紙頁,及在生老病的苦難中、信仰如何成為泅游者的浮木。

〈山中取靜〉的空間運鏡很魔幻,從枝搖鳥鳴、昆蟲苔蘚的「微觀」拉到城市國家、山巒海洋的「宏觀」,再收到岩石與自己的「小我」視角,呼吸吐納因為心靜時的冥想而自由,為減壓文學的靈動之作。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生活 信仰 家庭好時光‧網路徵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2025第五屆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佳作】李淑貞/西瓜錢

莊樹諄/綠色城堡

【2025第五屆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佳作】陳思齊/房裡的光是藍月光

可樂糖/文鳥教會女兒成長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