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推「心靈救援」政策 緩解憂鬱、焦慮症帶來的社會壓力與孤立問題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我會好好聽你說:對話困難的時代,聽人說話,和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東畑開人

聽的力量,關心的力量

在你的內心種下一個堅強的種子

我想談談最近日本政府推行的一項小小的政策。從龐大的國家預算來看,這項政策就像砂粒一般的渺小。但是,這項政策卻反映出我們社會的各個角落所面臨的苦惱。

書名:《我會好好聽你說:對話困難的時代,聽人說話,和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作者:東畑開人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3日

這就是所謂的「心靈的救援者培訓計畫」。今年的預算規模還不到三千萬日圓。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福利部+勞動部)的說法,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安心安全的社區,政府計畫在十年內培訓一百萬名「具備正確的心理健康、症等精神疾病知識與理解的傾聽型援助者」,以便為正為心理問題所苦的家庭或公司同事提供支援。但是,實際上,這個計畫只夠讓社區民眾接受大約兩小時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坦白說,這樣的訓練也只能讓一些非專業的素人懂得一些皮毛而已。但是,我們千萬不要低估這樣的培訓,雖然只是些皮毛的訓練但也極為珍貴。

當我們談到所謂的「心理健康」照護,聽起來好像是專門的人才能做的專業工作。其實不然,這些工作的真正主角其實大多都是一般的素人。因為當我們的內心受創時,最早伸出援手、並且始終陪伴我們的,絕對不是所謂的專業人士,而是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等這些非專業的一般人。

例如,如果你的同事最近因為離婚,而在精神上出現了異樣,你可能會擔心他可能在精神上因此受到了打擊。因為擔心,所以你可能會體貼地主動分擔他的工作,或是邀請他外出散心。因為這樣的關懷,他也就逐漸釋懷,最終得以回復並如往常一樣的工作。許多精神上的危機,其實根本不需要借助專業人士的助力就可以克服度過。

這種情況,從前的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就曾將這樣的力量稱為「社會常識」。也就是說,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我們,對這個世界抱有相同的認知,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一種可以互相體會的理解。這樣的社會常識可以讓我們理解離婚所帶來的傷痛,以及會有一段必要的時間,作為回復的過程,讓我們有應該關懷對方的心理準備,並且維護他在群體中的位置。基於這樣的社會常識,也就形成了這一群非專業素人的互相支援與幫助。

這樣寫或許過於樂觀了,畢竟世俗的社會常識也可能是群體中一種排除異己的力量。舉例來說,如果那位離婚的同事一直活在受挫的沮喪之中,久久無法恢復,工作總是一再拖延、心情煩躁不已,總是莫名地對周圍的人發脾氣,如此一來,所謂的「社會常識」便會開始對他感到不耐煩。慢慢變得不能諒解他,甚至把他視為麻煩人物,使他漸漸被孤立。

這時,專業知識就是解藥。開始會有人說:「他是不是得了憂鬱症了?」周圍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人們的視角就會跟著改變。原來延宕的工作和煩躁開始被視為憂鬱症的現象。接下來,周圍的人可能開始建議他去就醫,或是對他給予更多的耐心。

這樣的非專業判斷也正是種在對方內心那一顆小小「心靈的援助者」的種子。如果此時能夠立刻與這方面的專業人士聯繫,周遭的人也能獲得正確的資訊,了解他的情緒變化其實是他的求救訊號。如此一來,原本被視為「麻煩人物」的人,就會轉變為需要被關懷的人。

這就是「心靈的援助者」背後的「心理健康急救」的理念。所謂的「心靈的援助者」指的就是透過專業知識的淺層學習,學會基本的急救處理和如何引導他人尋求專業幫助的非專業素人。「社會常識」的不足之處,就可以用專業知識來補足。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專業知識有時也可能成為一種暴力。當一個人被貼上「憂鬱症」或「焦慮症」的標籤時,原本應該在周圍的人的照料下即可解決的人生課題,反而被歸類為心理學或醫學上的問題。這會使得這個人再次以另一種方式受到孤立。這也顯示了專業知識所擁有的強大力量。

身為心理師,我深有體會。我們在研究所時必須學習大量的專業知識,但是,這些專業知識若無法結合一般生活的「社會常識」,便無法發揮作用。如果無法透過「社會常識」來想像當事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處境,那麼援助就變成一種強迫性的專業知識,變得不切實際。因此,身為心理師的專業人士在私領域中也應脫下專業人士的帽子,好好地過好自己的真實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體會社會常識與生活的酸甜苦辣,可免於受困於專業知識的束縛。

我們現今的社會太大也太複雜,因此,僅憑世俗的社會常識或專業知識都難以完全理解每個人複雜的心理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專業知識能彌補社會常識的不足與局限,而社會常識則可以抑制專業知識的暴走。兩者互相抗衡,試圖理解陷入困境的人同時附帶的種種複雜情緒。總歸一句,身心關懷才是這種社會常識與專業知識的不斷累積所產生的理解。這種透過各種方式所累積的理解才能夠保證這個需要被關懷的人的個人尊嚴,並為他們在群體中找到他們的位置。這樣做才不會讓他們感到被孤立。

其實,不僅僅是身心的問題,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如此。即使是在COVID-19的疫情期間,所有的因應措施,政府有政府想法,專業人士有專業人士的意見,而輿論也有不同的聲音,這些都會產生摩擦。社會常識與專業知識的對抗和衝突導致了混亂。因此,非專業的素人就要讓內心「種下堅強的種子」,專業人士則需要「脫下帽子」。透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地進行對話和調整,這些都是逐步改善這個複雜且缺少彈性空間的社會所必須的協調。

(摘自《朝日新聞》,二〇二一年七月十日專家觀點專欄)

●本文摘選自經濟新潮社出版之《我會好好聽你說:對話困難的時代,聽人說話,和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經濟新潮社 心理勵志 人際關係 溝通技巧 書摘 出版風向球 憂鬱症 焦慮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