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魚如何成跨國美食?為何被世界稱為「牛奶魚」?

記者王思慧/攝影;聯合報系資料庫 劉沁娥
記者王思慧/攝影;聯合報系資料庫 劉沁娥

●本文摘選自之《的身世:從台灣到世界,從產地到餐桌的完全考察》。👉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曹銘宗、盧靖穎

世界的虱目魚

野生虱目魚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食用的魚類,也有各自不同的名字。

世界通稱牛奶魚

虱目魚在全世界通用的英語名字是Milkfish,直譯就是「牛奶魚」,此魚與牛奶有何關係?

本書作者之一、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在《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二○一六年)一書中,提及一般對「牛奶魚」之名由來的說法:

書名:《虱目魚的身世:從台灣到世界,從產地到餐桌的完全考察》
作者:曹銘宗、盧靖穎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21日

 虱目魚魚體、魚肉的顏色有如牛奶。

 虱目魚富含蛋白質,最早的烹飪是用烤的,烤熟時魚身會滲出蛋白有如牛奶。

A-Z Animals(線上動物百科全書)對牛奶魚由來的說法如下:虱目魚白色、薄片狀的肉,煮熟後很鮮嫩。經過蒸、煎或烤後,肉的顏色很像牛奶(After being steamed, pan-fried, or seared, the meat has a color closely resembling milk)。

中央研究院院士、虱目魚苗專家廖一久認為,虱目魚的特徵之一是銀白色的魚鱗,愈小愈明顯,應該就是以「牛奶」為魚名的由來。

不過,台灣自由作家陳峙維在Yahoo奇摩新聞的【陳峙維專欄】(二○二四年一月三日)中指出,曹銘宗只是參考民間說法,並沒有針對英文字源進行考據,於是他從《牛津英語詞典》著手,尋找牛奶魚的詞源。

根據陳峙維的說法:Milkfish首見於一八八○年刊載在《新南威爾斯林奈學會會刊》(Proceeding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中的一篇文章,文中說明:這種魚之所以稱為牛奶魚,或棉花魚,是因為魚皮會散發白色黏稠液體,會像棉絮一樣沾黏在物品上。一八九八年出版的《澳洲英語詞典》(Austral English)收錄了這個字,並引用前述文章裡的文字做為例句,Milkfish自此正式進入英語世界。

全球最早養殖虱目魚的紀錄在印尼

在印尼,虱目魚稱之Bandeng,目前印尼擁有全世界最早養殖虱目魚的紀錄。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有關虱目魚養殖的資料,以「半鹹水魚池」(印尼文Tambak)養殖虱目魚,最早在十五世紀之前印尼爪哇島的東部,以及爪哇島東北方的島嶼馬都拉(Madura)。此一資料是根據荷蘭文獻的記載:在一四○○年爪哇人的法律中,從Tambak偷魚的人會被處罰。

印尼雅加達烤虱目魚

上述的荷蘭文獻,出自荷蘭人舒斯特(Schuster, W. H.)的荷蘭語著作,一九五二年在印尼出版英語譯本:Fish-Culture in Brackish-Water Ponds of Java,中文直譯:「爪哇半鹹水池的魚類養殖」。

Tambak在印尼文、馬來文指魚池(英文fishpond),也有堤岸(英文embankment)、土堆的意思。菲律賓文也有Tambak,指的也是堤岸、土堆。

印尼至今盛行養殖虱目魚,所以有人認為,虱目魚養殖可能從印尼傳到菲律賓,再傳到台灣。

台南的文人醫師吳新榮(一九○七~一九七六)在《南臺灣采風錄》書中說,十七世紀荷蘭人殖民台灣期間,從東南亞的殖民地印尼找了當地的華人來台灣養殖虱目魚。

但中研院臺史所兼任研究員翁佳音認為,荷蘭人從印尼找華人來台灣養殖虱目魚的說法,應該出於推測,因為荷蘭文獻中並沒有紀錄,而荷蘭文獻有記載從閩粵招師傅來台灣種植甘蔗、蠶葉(桑葉)等。

翁佳音說,根據台灣日治時期日本學者的調查研究,印尼、菲律賓、台灣都有養殖虱目魚,養殖方法也很相像,但看不出有互相學習的跡象,並提及十七世紀印尼人會把養殖的虱目魚賣給當地的華人,顯示華人也喜歡吃虱目魚。

虱目魚堪稱菲律賓的國魚

根據菲律賓人的說法,菲律賓在十三世紀就有虱目魚養殖,再散播到印尼、台灣及太平洋島嶼。

在菲律賓,虱目魚一般稱之Bangus或Bangos。Bangus是他加祿語(Tagalog),Bangos被認為來自菲律賓中部維薩亞斯(Visayas)地區的語言。

另外,菲律賓有人稱虱目魚的幼魚為Bangus、成魚為Sabalo,或稱養殖的虱目魚為Bangus、野生的大虱目魚為Sabalo。

Sabalo是西班牙語,西班牙歐洲本土沒有虱目魚,Sabalo本指鯡科魚類(英語Shad),但也用來泛稱其殖民地中南美洲、東南亞海域的虱目魚。美洲的西班牙語則稱虱目魚為Sabalote。

菲律賓的虱目魚養殖非常興盛,虱目魚也是該國的重要海產,因食用人口眾多,故被稱為「國魚」(National fish)。不過,菲律賓政府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已經聲明,虱目魚是菲律賓國魚之說,並沒有法律依據。

在呂宋島北部邦阿西楠省(Pangasinan)的達古潘市(Dagupan,當地福建話稱之「拉牛坂」),以養殖虱目魚著稱,不但產量最多,魚肉也最多汁好吃,每年舉行虱目魚節,號稱「世界虱目魚首都」(World's Bangus Capital)。

菲律賓呂宋島的虱目魚節。

世界各地的虱目魚

印尼、菲律賓、台灣都有悠久的虱目魚養殖史,目前也是世界三大虱目魚養殖國,其他還有小規模養殖虱目魚的國家。

在島嶼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有小規模養殖虱目魚,新加坡主要在南部海域及柔佛海峽(Johor Strait)。

馬來語、印尼語都稱之Bandeng,新馬的華人社會或跟著台灣叫「蝨目魚」,或直譯英文Milkfish稱之「牛奶魚」。

馬來西亞華人有一種說法:此魚因營養價值等於牛奶,在魚苗時期食用奶粉,故得名「牛奶魚」。

圖/貓頭鷹出版

在印度,虱目魚的官方印度文音譯英文Milkfish為羅馬拼音Milkaphish,民間則俗稱Paal Kendai、Poo Meen。

印度也發展虱目魚養殖,主要在印度最南方的坦米爾那都(Tamil Nadu),南臨印度洋,以及西南方的喀拉拉(Kerala),臨近阿拉伯海。

在越南,虱目魚稱之C măng sữa,越南文c是魚,sữa是牛奶,其命名來自英文的牛奶魚。

越南地方上俗稱虱目魚為尖嘴鱸魚(C chẽm),也有稱之酸魚(C chua)。越南的虱目魚以酸為名,推測因虱目魚富含脂肪酸、胺基酸而魚肉較酸,但也有說是比喻養殖虱目魚的辛苦和焦慮。

台灣的越南配偶則有稱虱目魚為「符吉酸魚」(C chua Phù Ct),符吉是越南中南部沿海平定省的一個縣,其半鹹水的潟湖以養殖虱目魚著稱。

另有「符美酸魚」(C chua Phù Mỹ)則來自平定省的符美縣,有網路銷售指其肉質含天然的淡酸風味。

中國沿海和香港都沒有養殖虱目魚,也不常食用野生虱目魚。在香港民間,虱目魚的用字是「蝨目魚」(蝨同虱),也稱「牛奶魚」。

在日本,虱目魚稱之サバヒー(Sabahii,sabahī),其發音源自台語sat-bk-hî,其漢字「虱目魚」也源自台灣。

為什麼日文漢字不是源自華語?而是源自台灣的台語?因為多年來有大量日本人來台灣旅遊,其中有很多人喜歡吃台灣的虱目魚,而且聽到的大都是台語發音。

不過,日本有的地方也直接以日文音譯Milkfish稱之ミルクフィッシュ(Mirukufisshu)。

日本海域有野生虱目魚出沒,主要在九州的宮崎、鹿兒島、沖繩,也有人食用。此外,日本人也進口廉價的冷凍虱目魚。

在太平洋島嶼,虱目魚也有不同的名字,北太平洋的夏威夷稱之Awa,南太平洋的諾魯稱之Ibiya,馬克薩斯群島、大溪地稱之Ava。

多年來,台灣也支援吉里巴斯、斐濟、帛琉等太平洋島嶼友邦的虱目魚養殖及魚苗培育技術。

在帛琉、夏威夷等地的虱目魚養殖,以長到約十五公分的活魚,賣給鮪釣船當活餌。

圖/貓頭鷹出版

中國南方沿海沒有虱目魚文化

虱目魚分布的範圍雖然很大,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養殖,除了歷史悠久、規模很大的印尼、菲律賓、台灣之外,相對規模較小的還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越南等,以及太平洋島嶼國家。

全球主要的虱目魚養殖區域,包括南亞、東南亞、東亞,台灣位在最北。然而,在台灣海峽對岸的中國南方沿海,雖然與台灣有很多相近的,卻沒有虱目魚文化。

有一個中國視頻(影音檔案)的標題:「虱目魚,赫赫有名的台灣第一魚,為何在大陸沿海默默無聞?」

二○一六年,報載因台灣蔡英文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中國福建水產商終止與台南學甲的虱目魚契作。然而,台灣虱目魚無法打進對岸市場,到底是政治因素?行銷問題?還是涉及飲食文化?必須釐清。

所謂終止契作,精確的說法應該是:二○一一年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促成兩岸展開五年虱目魚契作,二○一六年期滿不再續約。為什麼不再續約?或許與政治有關,但主要原因恐怕是對岸一般民眾無法接受養殖、多刺、整尾冷凍進口的虱目魚,這不是改名「狀元魚」就能解決。

事實上,自二○一五年起,福建水產商在台灣收購虱目魚後就全數在台灣轉售,一尾也沒跨過台灣海峽。台灣雖然仍有少量非契作虱目魚銷到對岸,但大都只在台菜餐廳及台資超市販賣,消費者主要是台灣人。

總之,中國也有發達的養殖漁業,但沒有養殖及食用虱目魚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有「四大家魚」的說法,指淡水養殖的草魚、青魚(烏鰡)、鰱魚(白鰱)、鱅魚(大頭鰱)。台灣也有淡水魚養殖,但更大規模、半鹹水養殖的虱目魚,才被稱為「台南家魚」、「南台灣家魚」。

圖/貓頭鷹出版

牛奶魚聯盟

社群網路有一個「奶茶聯盟」(Milk Tea Alliance),最早以泰國奶茶、台灣珍珠奶茶、香港絲襪奶茶形成,後來擴及澳洲、蒙古、印度、緬甸、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

以此來看,或可組「牛奶魚聯盟」(Milk fish Alliance),包括台灣、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度、帛琉等。

虱目魚也是遊戲魚、運動魚

世界各地的野生虱目魚,除了食用,也是一種休閒的「遊戲魚」(Game fish)。

這種魚類因體型、力氣較大,或游泳速度很快,甚至兇猛具攻擊性,讓釣者必須消耗體力、承擔風險才能釣到,其釣魚過程被視為運動競技,故也稱「運動魚」(Sport fish)。

根據「國際釣魚運動協會」(International Game Fish Association)在網路上介紹野生虱目魚的文章:對釣者來說,虱目魚有如魚雷般的身體,超大而分叉的尾鰭,因而被視為難纏的「叉尾魔鬼」(Fork-tailed devil),難釣的「千拋之魚」(Fish of a thousand casts),堪稱世界級的挑戰對手,想要釣到一尾就是一項艱鉅的工作。

●本文摘選自貓頭鷹出版之《虱目魚的身世:從台灣到世界,從產地到餐桌的完全考察》。👉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貓頭鷹出版 社會人文 虱目魚 飲食文化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