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分鐘,為未來10年做準備!只要專注,就能實現目標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能執行能力出眾、取得與眾不同的成就?答案就是這些人的共同點──「目標明確,擁有容易將想法付諸行動的槓桿」。

如果真的想實現理想,就得先放下責怪自己「意志薄弱」的念頭,改為每天提醒自己「該前往哪裡、為何而努力。」(編按)

文/李珉圭

眼前出現障礙物,是因為視線移開了目標

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通常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他們一發動車子就打開收音機或播放音樂,在開車時會不時使用導航,或是打電話、發訊息、與旁邊的人聊天,或是東看西看,就是不看路,還會因為經過的車輛或行人而分心。分心意味著視線轉向了障礙物,而視線轉向障礙物就代表目標從視線中移開了。

如果電視或電腦讓你無法專心念書,那是因為你的視線已經從念書的目標移開了。之所以會忍不住吃宵夜,也是因為減肥這個目標離開了你的視線。

心理學家理察.卡爾森(Richard Carlson)透過諮商確認了思考目標的時間和達成目標的程度有著密切關係。每天花一小時思考如何賺錢的人,兩年後財產真的明顯增加了。韓國首位在大學開設所謂「富人學」課程的韓東哲教授,在他的著作中這樣寫道:「有錢人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中,醒著的十七小時都生活在成為有錢人的『富人觀點』中;但是普通人只會花一個小時左右。」

從足球到高爾夫,所有球類運動都有一個大原則,就是「不要把視線從球上移開」。如果是你追求的東西,就不要讓視線離開它。幸福的人會花時間思考幸福的事、得到幸福的方法;但不幸的人會用大部分時間想著不愉快的事、不喜歡的人。

一個媽媽因為與子女的關係問題前來諮商,我問她:「一天中有多少時間在想孩子的事?」她回答:「我幾乎整天都在想著孩子。」我又問她具體來說想些什麼內容,結果盡是這些:「前世我到底犯了什麼罪」、「為什麼偏偏要來當我的孩子」、「如果不是這個孩子……」。

我對她說,如果目標是和子女建立良好的關係,就應該要有可以實現的想法,然後我請她想一想:「孩子有什麼優點是過去自己沒發現的」、「為了和孩子消除隔閡,可以做些什麼」、「孩子想聽媽媽說什麼」。聽了我的話,她嘆了口氣說:「這些我怎麼都沒有想過呢?」如果想實現目標,就應該要花更多時間思考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想避開的東西。

未能達成目標的人有幾個特點:第一,沒有迫切的動機。第二,容易受到誘惑。第三,常常忘記自己的目標。如果想達成目標,卻總是屈服於誘惑,那麼就想想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話:「障礙是當你將視線從目標移開後,看到的可怕事物。如果將視線鎖定在目標上,就不會看到障礙物。」

請偶爾停下手中的工作確認一下,現在要做的這件事和你的目標有什麼關係?

把天線豎起來,就能找到辦法

一位廣告企劃人員這樣說道:「剛開始想不出好的創意,真的很痛苦。這些年來無論是看書、吃飯、喝酒,只要是醒著的時候,我都全心全意地想著廣告。於是,創意開始慢慢湧上我的腦海。」在某些領域嶄露頭角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目標明確,而且會目不轉睛地盯著目標。

匈牙利足球英雄普斯卡斯.費蘭(Puskás Ferenc)這樣描述奪冠的祕訣:「我有很多時間和足球在一起,不能踢球的時候就談足球;不談足球的時候,就想著足球。」可以說他醒著的時間幾乎都在想著足球,因此成為足壇名人。

有句話說「去去去中知,行行行中成」,意思是走著走著走著,就會懂了;做著做著做著,就會實現。不斷想著目標,就能找到方法;不斷去行動,就能達成目標。最終,我們會成爲每天思考和行動的那種人。

距今兩千三百多年前,亞里斯多德就已經有這種見解了:「如果在腦海中生動描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全身的細胞都會朝著達成目標的方向調整。」

好好制訂目標,那麼一切都會隨之發生改變,遇見的人和經常去的地方都會不一樣。不僅是看的書、聽到的新聞、廣播頻道會改變,對話主題也會不一樣。雖然目標是人訂的,但一旦確認了之後,目標就會引領人前進。

如果專注於一個目標,大腦的網狀結構就會啟動高性能過濾器,對與目標相關的東西會特別有反應,而忽略其他不相關的東西。當決定好買什麼廠牌的車時,就會發現以前不知道的事實:路上竟然有那麼多這種車,多到讓人懷疑「這些車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但其實這些車以前就存在了,只是我們沒注意到而已。如果專注於某個目標,我們的大腦只會對與目標相關的東西做出重要反應,而忽略其餘的刺激,這稱為「選擇性注意力 」(Selective Attention)。

有一個學生說,他的目標是有一天像我一樣成為作家,他問道:「教授,每一刻都有那麼多事情要做,要如何才能讓視線不離開目標?」我問他晚上要做什麼,他說要和女朋友一起看電影,於是我告訴他:「那就盡情享受電影吧。在看電影時,同時可以思考日後寫作時,可以如何運用電影的內容。」

帶著目標意識生活,並不是要你只想著目標,而不做其他事情。無論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做什麼事,都要將其與目標連結起來,不要放棄思考關於目標的一切。我們周圍有很多可以幫助自己實現目標的資源,就像無線電波一樣,只要我們豎起天線,它們就會快速聚集過來,幫助我們實現目標。不會把視線從目標移開的人、能把目標天線高高豎起的人,無論周圍怎麼妨礙,都能捕捉到需要的頻率。

就算只占百分之一,每天都做與目標相關的事

請每天訂個時間思考一下目標。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想目標是什麼、該做什麼,睡覺的時候也要想著目標,檢視當天所做的事。可以選擇一天中的特定時間作為思考目標的時間。只要訂下思考的時間,就不用擔心會忘記。棒球選手漢克.阿倫(Hank Aaron)這樣說道:「每天努力地練習,某天,感覺棒球就像西瓜一樣大。」

想實現目標,就不要讓目標離開視線;想讓目標更容易實現,就要每天都實踐。成功的人無論多麼忙碌,心裡都會一直有個隨時提醒自己未來目標的閃亮北極星。

人們很容易過於放大眼前的小事,卻對十年後重要的事漫不經心。花費時間猶豫著要不要傳訊息給不一定要見面的同學,卻不願意投入時間為十年後的未來做點事。這都是因為眼前的小事遮蔽了視線,讓我們看不見對未來真正重要的事。

電話響個不停必須馬上接起,主管交付的緊急任務也應該竭盡全力,但是再怎麼忙碌,也要有為自己的未來思考的時間。可以看一篇與目標有關的報導、讀一本目標領域的書籍。如果想擁有自己的事業,就要多認識相關人士,努力建立特別的關係。

如果想在十年後出版著作,現在每天至少要花十五分鐘收集資料、整理想法。如果想在二十年後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現在就要思考一下該為伴侶和孩子做些什麼。如果因為忙碌,每天連暫停一下思考未來的時間也沒有,那麼有一天你會突然在鏡子裡看到一個寒酸的老人,很可能還會這樣喃喃自語:「難道這就是我人生的結局嗎?」

請每天留出十五分鐘為未來十年做準備吧。為了自己的未來,每天就算只能挪出百分之一的時間,也絕對不要被任何人占用。

若不想讓視線偏離目標,該做什麼事、見什麼人?

能實現目標的人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可以讓視線不會偏離目標,也就是會透過某些刺激,讓自己可以不忘記目標。這些刺激稱為「提示」(Prompt),有三種類型:

第一,語言與象徵提示(Verbal & Symbolic Prompt)。如果想戒菸,就寫下戒菸宣言,貼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並公開宣布。如果不想忘記該做的事,就自己設定鬧鐘或預約發送提醒訊息,或製成備忘錄放在電腦桌面或手機桌面。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辦公室的小玻璃箱子裡,有一塊取自月球的小石頭。柯林頓表示在遇到讓心情浮躁的情況時,就會看著那塊三十六億年前誕生的石頭,重新調整心態。雖然我們沒有來自月球的石頭,但也可以在口袋裡放一顆棋子,每當觸摸到棋子時就要想起目標,整頓自己的心。

第二,情境提示(Situational Prompt)。如果目標是想進入某個理想中的企業,就把與該企業有關的報導、資訊、照片剪下來或印出來,貼在書桌上。如果想減肥,就在冰箱門上貼一張豬的照片,打開冰箱找零食前對自己說:「你是豬啊!又想吃。」如果因為過度使用電腦導致視力變差,必須定時休息,那麼就設定使用時間,時間到了電腦自動休眠。如果想讓運動時間持續久一點,就播放振奮人心的音樂吧。根據研究,運動時聽音樂平均可以多持續百分之十五以上的時間。

第三,社會提示(Social Prompt)。與目標相同的人在一起,就很難忘記目標。想成績變好就和會讀書的朋友在一起。想變得有錢就和懂得理財的人多來往。和苗條的人在一起會提醒自己注意身材,和肥胖的人在一起就很可能會一起變胖。耶魯大學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的研究小組,用三十二年的時間,以一千六百二十七人為對象進行調查,發現如果朋友變胖,那麼自己變胖的機率會高出百分之五十七。

書名:《執行力的20個槓桿:從下定決心、採取行動到堅持下去,全面提升執行力,實現理想人生》
作者:李珉圭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10月30日

有想要的東西時,一定要確定目標,不要從目標上移開視線,不要放棄與目標相關的思考。只要將目標牢牢地釘在腦海中,就會發揮不可思議的力量。

龜兔賽跑中,烏龜獲勝的原因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是兔子輕視烏龜而放心地睡了午覺,醒來時已經來不及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烏龜獲勝的真正原因是兔子眼中只有烏龜,而烏龜只想著要朝向終點奪標。如果烏龜把注意力都放在競爭對手是兔子這件事上,應該就不會參加比賽了。

當你意識到周圍有競爭者,但仍毫不猶豫地穩步前進時,你想爬上的頂峰在哪裡?你五年、十年後的目標是什麼?為了達到那個目標,你的腦中需要充滿什麼想法?

-Stop:想一想,你是否曾經制訂了目標或下定決心,卻因為其他事而忘記,沒能好好實踐?

-Think:現在選擇一個想達成的目標。

-Action:為了不讓視線移開目標,找尋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馬上付諸實踐。

●本文摘選自之《執行力的20個槓桿:從下定決心、採取行動到堅持下去,全面提升執行力,實現理想人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遠流出版 工作職場 上班族 成功法 心理勵志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