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進行式!從技能失傳、倒店到產業失衡,台灣如何因應人才缺口?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你是否能想像這樣的世界:餐廳沒有店員、宅配沒有司機、工地沒有工人、長照沒有看護?這種情境已越來越迫在眉睫,越來越多店家因為倒閉,越來越多企業開著萬年職缺,當人力連基本的社會需求都無法滿足,我們該怎麼因應?(編按)

● 本文摘選自之《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書名:《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倒店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
作者:古屋星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7月9日

文/古屋星斗

維持生活的服務萎縮與消失

勞動力供給受限並非單純人力不足而已。問題不在於找不到繼任者,或是找不到傳承技能與數位人才,因為這些都是從產業或企業的立場來看的問題,問題是「日本社會無法提供足夠的勞動力,維持現有的生活品質」。

全國各地像是一日三餐般,不斷地報導各業種、各職業人力不足的問題,但從上述的情況來看,報導的方向似乎有誤。

.照護職 四○年度缺少四千兩百人

知事答辯「留住人才,人力吃緊」(富山)

.九州、沖繩的建築業、運輸業人力嚴重不足

.因為老舊與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而遍體鱗傷的自來水基礎建設

.觀光業、業互相爭搶人才 五成企業有「正職員工不足」的問題 民間調查

.汽車技工不足 疲於奔命的第一線 修理汽車要等一個月

.六成設施找不到藥劑師 外縣市、中小企業尤其顯著

.找不到老師,沒有人擔任級任老師 不願長時間工作 無法填滿缺額,學生只能繼續自習(大阪)

.希望成為警察的人明顯減少 靜岡縣各警署透過各種活動,讓民眾體驗警察的業務

.自衛官不足 在「從根本強化防衛力」的過程之中,遇到少子化與「慢性人力不足」問題

每個人都知道照護業、建築業、物流業的人力不足,假設第一線總是人力吃緊的狀態,服務品質遲早會下降。

照護業的問題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而建築業或物流業的人力不足,會導致房屋的建造速度變慢,或是假日收不到宅配的貨物,而且建築業和物流業的人力不足,也會讓災後重建的速度變慢,由於日本是與災害為鄰的社會,這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問題。

觀光業、餐飲業的人力也完全不足。還記得二○二三年夏天去九州時,餐廳老闆告訴我:「雖然想接待更多客人,但是員工很有可能因此辭職,所以現在只好改成完全預約制,也只能減少座位數。」

此外,旅館老闆也告訴我:「之後還有可能會發生新冠病毒這類疫情,所以要趁賺得到錢的時候多賺一點,否則根本養不起員工。現在只能拜託員工多接待一點客人,然後提供員工臨時獎金作為補償。」雖然餐廳老闆與旅館老闆的經營方針不同,卻同樣都遇到人力不足的問題。

由於外國觀光客增加,觀光業與餐飲業面臨勞動力供需嚴重失衡的問題。對這類產業來說,留住人才是最該優先解決的經營課題

必要行業工作者不足

勞動力供給受限不會只在模擬的職業發生,無論是什麼職業都已經出現勞動力供給受限的問題。我們在進行相關調查之後,也是驚呼連連,接下來列出的例子不過是冰山一角。

汽車技工這類與設備檢修有關的工作,也出現人力不足的問題。我們常常聽到「駕駛不足」這類消息,但是說不定駕駛連「安全地、正常地開車」這件事都求之而不可得。除了汽車外,火車、飛機也都發生相同的問題。

鐵路公司與公車公司曾發表下列的言論:

「火車的司機員不足問題或許還可以靠著自動駕駛解決,但最大的問題在於軌道維修技師與電車檢修人員、站務員不足。其實司機員只占少數,鐵路正常運作所需的人員有四分之三都是這類人員和維修技師,而這類人員也是目前最為欠缺的。」

一旦讓那些承載乘客與貨物的機械正常運行的檢修人力不足,這些機械就無法正常運作,我們的生活也將停滯不前。

藥劑師也有人力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外縣市尤其嚴重。一提到醫療從業人員,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在醫院服務的醫師、護理師、技師及各種專業人員,但照顧我們健康的必要行業工作者並不只是在醫院存在,說得更精準一點,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那些被稱為專家的必要行業工作者,有許多工作如果沒有必要行業工作者的協助將無法完成。

學校的老師也不足,其實這早已是眾所周知的熱門話題,而且我也親身遇到下述這個事件。

朋友有一個正在念小學的孩子,聽說這個孩子的班級沒有級任老師,所以由副校長「代班」。由於找不到老師,所以不需要帶班的副校長明明是管理職,卻還是得跳下來當級任老師。一問之下才知道,這類班級的老師有可能在年度中才上任,所以可能一年還沒過完就更換級任老師。有家長就曾在班級說明會上提出:「為什麼我家小孩非得進入沒有級任老師的班級呢?」(想必副校長也很想抱怨師資不足的問題)。

問題的確是師資不足,但是卻完全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跡象,所以這並非暫時性問題。一旦這個傾向擴大,幾年後很可能會有家長問「為什麼我家小孩的班級會有級任導師」這種問題。

想成為警察或自衛官的人明顯不足

最後要舉的例子是警察、自衛官這類保障生活安全的工作,也越來越缺乏人力。雖然警官的人力問題還沒有浮上檯面,但其實應徵者正在急速減少,所以這不啻為幾年後會引爆的大問題。

以鹿兒島縣警為例,二○一四年度的應徵者為一千零二十五人,但是二○二三年為三百八十七人。看到這個數據,我不禁懷疑自己看錯。短短十年,減少了六成之多。對於警官的需求當然也會有所增減,需用名額也可能過多或不足,但是社會大眾對警官的需求,不太可能在這短短的十年內「減少六成」,身為一個在日本社會生活的人來說,我對這種情況實在感到不安。

至於大阪府警方面,二○一八年度的應徵者為一萬人左右,但是到了二○二二年之後,減少至六千七百八十九人,短短幾年減少了三成以上。不管是大都會還是外縣市,想成為警察的人正在急速減少。警官與消防隊員的人力不足,很可能發展成難以忽略的社會問題。

除了人口變化的問題之外,民營企業也積極地改革工作方式與提高薪資,所以公務員的待遇或是工作環境,就顯得不像以前那麼有吸引力。

在此想請大家仔細回想一下,民營企業之所以會競相提高待遇及改善工作環境,在於很難招募到年輕員工。由於勞動力供給不足,民營企業被迫透過加薪、改善工作環境,「爭搶」年輕員工,導致無法一起競爭的政府難以募得公務員。沒錯,一切都是勞動力供給不足造成的。

自衛官的情況也一樣,在二○二一年之前的十年內,應徵人數減少了二六%,而二○二二年雖然預計招募九千兩百四十五人,但實際應徵到的人數卻只有四千三百人,「徵才計畫」大幅未達標,如果是民營企業的話,負責徵才的人早就被開除了。我們都知道,自衛官是人民的安全保障,每逢災難發生時,他們更是不容忽視的存在;除此之外,許多人也提出「防衛力倍增」這個目標,但是今後的日本真能提供足夠的人力,讓自衛隊達成任務嗎?

在此列出的職業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不過,大家應該已經知道,勞動力供給不足會讓我們的社會變成什麼模樣。維持我們生活的專業人士,以及支持這些專業人士的人力都不足,企業也為了爭奪人才而進行各種競爭。

接下來的話題雖然有點偏離主題,不過我認為,不適合用來解決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從人力充沛的領域將人力調往人力不足的領域」,也就是「讓人力移動」的想法。區域振興,也就是地方振興計畫經常祭出各種鼓勵移住的政策,但日本的人力本來就不足,也就是所謂的零和賽局或負和賽局,所以不是挖東牆補西牆就能解決問題,意思是一旦人力移出,原本的地區就會缺少人力。

各業種也不能透過這種方式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假設想透過改革工作方式解決照護人力不足的問題(革新工作方式當然也很重要),會發生什麼事?很有可能會輪到護理師或醫事檢驗師這類醫療從業人員的人力不足。假設為了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而大幅提升教師的待遇,就有可能輪到警官或消防隊員的人力不足。

由於勞動力供給的絕對數量不足,所以就整個社會來看,爭奪人力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改善特定職業的待遇也無法解決問題,而這就是勞動力供給受限社會的真面目。

之所以要想辦法讓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域發揮更大的力量,正是基於上述的理由。這部分將在第五章之後的「解決篇」進一步詳述。

生活變得不方便,就沒有時間工作

各領域的人力將越來越拮据|在模擬生活維持服務的勞動力供需之後,才敢大膽揭露這個真相。以下提出的數字都來自模擬結果。

.因為缺乏駕駛,有些地區將無法收到貨物(二○四○年的駕駛人力不足率預測為二四.一%)

「貨物能否送達」將由住在哪裡決定。日本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地區無法收發貨物,也會變得無法居住。

.長照設施因照護人力不足,導致無法補齊人力變成常態(二○四○年的照護人力不足率預測為二五.二%)

之前可以一週提供五天居家照護服務,但現在幾乎是每週有一至兩天會突然接獲「照護人員無法到府服務」的通知。如此一來,高齡者與高齡者的家族必須自行照顧家人,整個家庭的生活也將陷入困境,有工作的家人甚至必須放棄工作。

.建築業的工地主任或工頭的人力慢性不足(二○四○年的建築業人力不足率預測為二二%)

只有七八%的道路能夠維護,外縣市的道路有可能變得坑坑窪窪,也可能不時傳出橋梁塌陷的意外。如此一來,將導致塞車,移動時間也會變長,做什麼事情都得耗費更多時間。

.找不到足夠的醫療人員(二○四○年的保健醫療專業人員的人力不足率預測為一七.五%)

將變成醫院空有設備,沒有醫師、護理師這類醫療從業人員的狀態。就算是能夠營業的醫院,門診也將大排長龍。去醫院看病這件事會變成需要耗費一整天才能完成的任務。急診室也空不出位子,救護車排隊等著進入醫院的情況將變成常態。

容我重申一次,勞動力供給受限社會最令人擔心的,便是生活維持服務無以為繼這件事。從我們模擬的結果來看,上述的未來已迫在眉睫。貨物的配送、垃圾處理、災後重建、道路除雪、育幼服務、照護服務,這些我們平日蒙受其惠的「生活維持服務」,都是由許多不可或缺的人力提供的。

我們認為二○四○年的日本將因為勞動力供給受限,而無法維持這些生活維持服務,我們的生活也將變得極度不便,進而發生下列的狀況。

.就算是白領階級,也要面對因為人力不足而下滑的服務品質,甚至無法獲得需要的服務

就算努力工作,也無法得到需要的服務,導致無法將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上。這意味著當生活變得不便時,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工作。

.第一線人員因為人力緊繃,沒有餘力培養後輩或新進人員

中小企業有可能因為找不到傳承技術的人而被迫停業,大企業有可能因為找不到年輕員工,導致資深員工或銀髮族必須加班,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勞動力供給不足這個問題,不僅會影響都會區白領階級的生活,也會影響所有人的生活,會有許多人因為「生活過於不便而沒有時間工作」。

沒有餘力創新

「生活過於不便而沒有時間工作」,將會導致以下的惡性循環。

當生活變得窘迫,無法正常工作時,每個人就無法透過自己的專業為社會做出貢獻,需要這些專業的人們也會因此變得無法正常生活。如果找不到年輕員工,無法培育下一代的人才,現職員工就必須一直工作到八十幾歲、九十幾歲,直到油盡燈枯為止。

生活與工作本來就是息息相關的關係,生活維持服務的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當然也會改變所有人的生活型態。社會的經濟活動將長期停滯與萎縮,維持生活所需的各項服務也將消失,生活品質跟著下滑。

當生活層面的負擔變重時,我們便會陷入人才難以嶄露頭角,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生活變得很困難的惡性循環。

經濟社會也將出現規模更大的惡性循環。由於大部分的勞動力都得用來維持生活,所以尖端領域將無法優先取得人才,經濟成長將因此停滯,如此一來,生產力將無法提高,更多的勞動力也被迫流入生活維持服務。

從經濟社會的角度討論勞動力供給受限這個問題,再預測日本的經濟之後,將會發現「沒有足夠的人才開發提高生產力的技術,也沒有足夠的人力打造理想的社會,而當生產力無法提高,就更沒有餘力創新」這個劇本,這個劇本可以說是讓人怵目驚心,每個人也都擔心日本社會將「走到盡頭」。

就全世界來看,這是人類社會首度遇到的困境,日本也必須想辦法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要趁著所有勞動力都得用於維持日常生活之前,就想辦法解決這即將到來的危機,以免落入沒有餘力執行解決方案的困境。

● 本文摘選自商周出版之《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倒店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商周出版 缺工 人才外流 倒店 後繼無人 人力資源 餐飲 工作職場 商業財經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