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餵藥案的「巴比妥」竟是可讓人昏睡和致命的毒物!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近日接連爆出老師為了方便管教餵幼兒藥物,在小朋友體內驗出「巴比妥」成分。巴比妥屬於管制藥物,更被列為「第三級」,究竟吃下肚對人會產生什麼影響呢?。於5月11日推出新書《A代表砒霜》,作者凱瑟琳‧哈卡普是化學家,不僅從科學角度闡述毒物的化學性質、效用,更結合了目前使用該毒物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

文/凱瑟琳‧哈卡普(Kathryn Harkup)

新北市私幼餵藥案延燒,讓同體系汐止某私幼家長不放心,帶去衛福部專案尿檢。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林伯東/攝影;聯合報新聞資料庫)

使用巴比妥類藥物(〔barbiturates〕又稱巴比妥酸鹽)做為毒藥,透露了克莉絲蒂寫作的年代,她作品中描述的服裝與汽車也有同樣效果。大抵在一九二○年到一九七○年之間,巴比妥類藥物享有短暫而風光的日子。起初,大家認為這類藥物是安全又有效的鎮靜劑,但是到了一九六○年代,其危險性為人所知,加上有更安全的藥物可用,巴比妥類藥物便逐漸退出常用藥物之列。巴比妥(barbital)是第一個商品化的巴比妥類藥物,商品名為佛羅拿(Veronal),於一九○○年代初期上市。如同《十三人的晚宴》中的醫生所指出的:「佛羅拿是很難拿捏的藥物。你可以吃下極大的量,卻不會死,也可能只吃一點點,人反而走了。基於這個原因,這種藥物很危險。」

克莉絲蒂在好幾部小說裡寫到巴比妥類藥物的用途,但用在只有四次;她筆下有兩個角色利用巴比妥類藥物自殺,這是很合理的選擇,由於在她創作的年代,服用大量的巴比妥類藥物是常見的自殺方式。

克莉絲蒂一九三三年的小說《十三人的晚宴》對於佛羅拿有極其詳盡的描述。故事圍繞著主角埃奇瓦男爵的死亡展開,他被發現遇刺身亡。最後一個見到埃奇瓦男爵還活著的人是已分居的妻子──珍.威金森,威金森是美國演員,一位聲勢日盛的明星。第二天,報紙報導發現埃奇瓦男爵屍體的消息,並透露威金森前一晚參加了一場重要的晚宴,這似乎讓她的不在場證明牢不可破。

書名《十三人的晚宴》與一種迷信有關:如果餐桌上有十三個人,最先站起來的人會死掉。威金森參加的那場晚宴有十三個人,她好像是第一個起身的人。不過,好運似乎站在她那一邊,接著死亡的人是卡洛塔.亞登絲,另一位來自美國的年輕演員,出色的模仿者。卡洛塔的原型是美國演員露絲.德蕾珀(Ruth Draper),德蕾珀以刻畫角色入微的獨白表演著稱,但是這個角色的死亡與另一位現實生活中的演員比莉.凱勒登(Billie Carleton)有許多雷同之處。

比莉.凱勒登的故事與《十三人的晚宴》有一些相似之處,無疑是克莉絲蒂短篇小說《凱旋舞會》(The Affair of the Victory Ball)的靈感來源。凱勒登死於一九一八年,當時還是很年輕的演員與歌手,這或許是演藝圈第一起牽扯到性和毒品的醜聞。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一天晚上,她出席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舉行的「凱旋舞會」。派對延續到凱勒登的寓所,通宵達旦,直到賓客終於在上午十點離開,她打了一通電話,這是她最後的對話。上午十一點半,凱勒登的女傭來了,聽到她發出鼾聲。到了下午三點半,鼾聲停止。醫生被找來,他嘗試用注射白蘭地與番木鱉鹼的方式讓她甦醒。但是沒有成功。雖然那時公認的死因是古柯鹼過量,但是後來認為凱勒登其實死於她用來減輕古柯鹼「宿醉作用」的巴比妥類藥物。

在《十三人的晚宴》中,卡洛塔的死因判定為佛羅拿過量。起初以為是意外,因為卡洛塔的手提包裡有個裝著佛羅拿粉末的鑲珠寶匣子,顯示她經常服用,而這一次她吃太多了。一樁謀殺案、一起意外死亡和一個似乎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的女演員,這個謎團需要傳奇的比利時偵探的聰明腦袋來解開。

巴比妥類藥物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活性,導致嗜睡與反應遲緩。這種情形常被形容成像喝醉了一樣,尤其是在服藥後沒有很快去睡覺。最終結果是進入類似睡眠的無意識狀態。睡眠分成三種不同階段;人通常在夜晚經歷每一種階段,睡眠時間約有百分之二十處於「深度」睡眠,百分之二十處於「做夢」睡眠,百分之六十處於「淺度」睡眠。巴比妥類藥物會改變睡眠模式,讓做夢與深度睡眠變少,淺度睡眠變多(增加到將近百分之八十)。吃安眠藥的人常常反應說,他們從藥物誘導的睡眠醒來後,不像正常睡眠後那樣精神煥發。他們還可能很難醒來,第二天早上仍覺得昏昏沉沉。在服用巴比妥類藥物的例子中,這種情形有時被描述為「宿醉」。

這些人停止服用安眠藥後,由於睡眠模式再度改變,睡眠情況通常會變得更混亂。停藥後,他們的做夢睡眠時間大幅增加(到百分之四十),深度睡眠減少(到百分之十)。常見的後果就是出現夢魘以及逼真的夢境。突然停用巴比妥類藥物,特別是在長期服用後停藥,症狀會更加嚴重,甚至因而致命。他們可能產生極度焦慮、抽搐及幻覺,尤其是重度使用者。其他症狀還包括噁心和嘔吐,極端情況下,還會出現譫妄、發燒與昏迷。

當人體攝入過量的巴比妥類藥物,中樞神經系統的活性受到抑制,可能發展至呼吸停止。不過,其他作用也會促使或導致死亡。巴比妥類藥物會導致液體在肌肉、肺部和大腦中積聚,造成水腫與肺炎。呼吸速率變慢會使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因為二氧化碳不能有效地從肺部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會形成碳酸,使血液的酸性增加。人體還可能缺氧,因而出現發紺,也就是皮膚變藍的現象。由於咳嗽反射受到抑制,清除肺部與喉嚨的液體將變得困難;如果巴比妥類藥物造成患者嘔吐,這種情況會特別危險。

巴比妥類藥物也能與肝臟代謝藥物的酵素發生交互作用,這些酵素代謝的藥物包括巴比妥類藥物本身。長期使用巴比妥類藥物,會導致這些藥物更快代謝成不具活性形式(然後排出體外),從而產生耐受性。為了趕上肝臟的分解速度,劑量就必須不斷增加,同時還要保留足夠的量作用於神經上。這也代表其他藥物與巴比妥類藥物一同服用是有風險的,因為肝臟代謝率提高,導致其他藥物對人體的效果變差。巴比妥類藥物是危險的藥物,在其日益累積的耐受性與鎮靜效果加乘之下,患者會神智不清,而更可能不小心用藥過量。這似乎是《十三人的晚宴》中卡洛塔的情況。

書名:《犯罪手法系列SP-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
作者:凱瑟琳‧哈卡普(Kathryn Harkup)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3年5月11日

在《十三人的晚宴》中,卡洛塔.亞登絲的死被精心布置成服藥過量造成的意外。這位女演員在死前幾小時,還與凶手一起喝了一杯摻了佛羅拿的酒;帶苦味的飲料可以掩蓋巴比妥類藥物的淡淡苦味。佛羅拿的症狀大約在攝入後一個小時開始發作,因此卡洛塔還來得及回到自己的公寓,然後才感覺到藥物的影響。她想要打電話,但是巴比妥讓她覺得疲累而作罷。她決定上床睡覺,睡前還喝了一杯熱牛奶,這是女傭愛麗絲.貝內特為她煮的。卡洛塔不太可能是回家後自行服藥的;要是這樣的話,她會在打完電話後才覺得昏昏欲睡。如果她嘗試打電話時已經睏了,何必還要吃佛羅拿呢?基於同樣的理由,我們可以排除那杯牛奶做為致死劑量藥物的媒介。而且,愛麗斯第二天早上也喝了同一瓶牛奶,沒有發生不良反應。

卡洛塔在半夜睡夢中死去。女傭愛麗斯第二天早上發現她摸起來冰冷,所以她應該是在幾個小時前過世的。醫生抵達後很快得出結論,從屍體外觀和卡洛塔的手提包內有一個鑲著珠寶的匣子裝有佛羅拿粉末來看,是藥物過量致死。卡洛塔身上沒有注射針孔的痕跡,所以醫生判斷她不是癮君子。但是,匣子指向她有用藥習慣。因此她的死被認為是意外。卡洛塔深夜回到家,覺得疲倦,最近的表演也讓她很「緊張」,所以吃了一劑佛羅拿幫助入睡,卻不小心服用太多。然而,女傭愛麗斯和死者的妹妹露西.亞登絲都不相信卡洛塔會吃安眠藥。露西說:「她很討厭那類東西。」

她服下的巴比妥類藥物的劑量顯然足以致命,但其實這不需要很大的量。如果女傭和妹妹都這麼相信這位女演員沒有使用巴比妥類藥物的習慣,那麼她不會有耐受性。凶手把佛羅拿加到酒裡,會讓藥效變得更強;只要幾公克的藥物,就足以確保卡洛塔一睡不醒。

本文摘自麥田出版之新書《犯罪手法系列SP-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麥田出版 社會人文 新北 幼兒園 殺人 毒品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