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文迴響

看聯副.家庭副刊

張桂瓊/有孫沒孫都贏

拜讀2月12日作者曾慧敏的〈關於愛〉,文中提到「讓愛流淌在代代生命之間」是她所祈願,我心有同感。公婆育有三女二男,內外孫共十三個,婆婆九十二歲往生時,只有一個孫女結婚。觀察身邊許多六、七十歲的朋友,...

看聯副.家庭副刊

李月治/心要慢

「心要慢。」走出醫院,醫生意味深長的話語在耳畔反覆回響。近日因為心悸胸悶,到心臟科掛號,做了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檢查。在診間聽見醫生和護理師提及某位住院病人的病況,專業術語聽不懂,但有一句聽懂了:「病...

看聯副.家庭副刊

水蜻蜓/放手讓孩子飛翔

整理家中舊報紙,看到一篇舊文,作者高素娟的〈該讓孩子出國深造嗎?〉,讀畢,內心湧起許多思緒。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也不應限制他們的發展,因為人生是一場個人旅程,而父母的角色應是引導與支持,...

看聯副.家庭副刊

南豐/當個有肩膀的伴侶

拜讀2月22日紫堤的〈媳婦、女兒,待遇差很大〉一文,周遭親友也有類似情況,認同作者安慰當事人「解除婚約是對的」。耐人尋味的是,事件中男主角的毫無作為,我認為更值得探討。儘管孝順父母是為子之道,但雙方...

看聯副.家庭副刊

蔡宛芳/狀況百出的育兒路

閱讀了12月1日作者艾莉貓的〈育兒是整個村莊的事〉一文,想起雷同的遭遇,實在心有戚戚焉。那日清晨,盥洗完準備吃早餐後到醫院上班,同時是外子陪女兒參加OP帆船賽的日子。一下樓,卻見外子抱著肚子,臉色慘...

看聯副.家庭副刊

含光/為什麼愛翻舊帳?

拜讀11月27日作者平野涼的〈往事不要再提〉,令我想到「翻舊帳」的問題。有人覺得翻舊帳毫無意義,事過境遷,這筆帳再怎麼翻,於事無補;也有人覺得愛翻舊帳是心胸狹窄的象徵,總勸人「要放下,讓時間去淡化一...

看聯副.家庭副刊

凱莉貝/捐血這件「小事」

拜讀10月23日作者王大可的〈「捐」滴珍貴〉,不禁會心一笑。右手臂上扎針的疤痕,都是我捐血的印記。最新寄出的捐血報告,登記我的捐血次數是二十三次。填寫資料、測血紅素、消毒扎針、捐出熱血、點心時間……...

看聯副.家庭副刊

藍月/外遇後遺症

拜讀6月30日作者李月治的〈離婚旅行〉,讓我想起在安寧病房照顧過的一位病人J,她與我分享的「外遇後遺症」。我是安寧志工,J則是乳癌末期患者,紀錄顯示她已婚,有一個讀高中的女兒,但先生跟女兒鮮少來看她...

看聯副.家庭副刊

劉洪貞/激出來的動力

看了6月16日牧野的〈無論主外主內,都別忽視伴侶的勞動價值〉,讓我感觸頗深,彷彿看到自己的故事。五、六十年前不時興雙薪家庭,女性婚後幾乎只能當毫無經濟能力的家庭主婦。有回我因為小弟要來台北畢業旅行,...

看聯副.家庭副刊

吳芳枝/與子偕行    

讀完3月6日楊淑芳〈除了頭髮,全身都痛〉,這對患難夫妻令人心疼。兩個身障者相濡以沫數十年,看在旁人眼中也許是不幸的愛情故事,但在艱難處境中用真誠的情感相扶持,更顯現平凡中的不平凡。「夫妻本是同林鳥,...

看聯副.家庭副刊

鄧秋妍/紅豆餅與我

拜讀3月11日王如斯的〈寒夜裡的紅豆餅〉一文,書寫喪親的悲痛,不禁憶起紅豆餅是我與去世多年的爸爸鍾愛的點心。陰冷的周日下午,「嘎」一聲腳踏車的剎車,爸爸很快停好車,興奮地叫我,遞來熱烘烘的紅豆餅。父...

看聯副.家庭副刊

劉洪貞/裝滿祖孫情的聯絡簿

看完2月27日無雲的〈阿嬤的聯絡簿〉,讓我想起一段有趣的往事。那年,我和鄰居張嬸一起報名社大的日語課。我是為了能和受日本教育的媽媽以日文聊天,而張嬸是有個日籍媳婦,結婚生子後回日本繼續學業,把孫子阿...

看聯副.家庭副刊

艾瑪/白髮天使

拜讀2月20日作者山姆〈亦師亦友,有你真好〉一文,心中立馬浮現一位白髮天使,因為他的照顧,我陪著爸爸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那年夏天,父親經過一連串的檢查,證實罹患肝癌。八十五歲的他身體羸弱,不忍他再受...

看聯副.家庭副刊

張桂瓊/勇於認錯,絕不改過

2月19日外子的〈鮮花插在牛糞上〉一文被刊登,我比他還高興;因為他退休後一直宅在家,讓我頗為擔憂。其實外子文筆比我好,算是我寫作的啟蒙老師,只是他的文章不夠生活化,投稿幾次沒被錄用便歇筆;而我在退休...

看聯副.家庭副刊

王如斯/黑暗盡頭的耶誕樹

拜讀1月26日作者李基福的〈點亮〉,令我想起數年前的冬季,陪母親住院時發生的事。那晚是平安夜,病房卻一點都不平安,隔壁房傳來家屬向臨終長輩道謝、道愛、道別的話語,聲聲哀切,句句斷腸。母親的情緒起伏很...

看聯副.家庭副刊

郎英/愛美也是男人的天性

讀到1月14日作者劉雲英〈老了也要美美的〉一文,「愛美是女人天性」這句話,令我不禁笑出聲。正在看電視的老伴詫異地詢問原因,我笑回:「男人也愛美,對吧?」不出所料,他說:「當然!」老伴從年輕時就很注重...

看聯副.家庭副刊

遊俠/敬老卡的悲喜交響曲

拜讀上月4日李麗英的〈成為法定長者〉一文,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終於來到這關口,在上月第一天一早直奔區公所。櫃台人員開口要身分證,我直接掏出準備好的所有資料,對方略顯驚訝地說:「啊,妳都填好了,那直接...

看聯副.家庭副刊

丁學蓮/美景處處有

看診返家路上,公車在鬧區穿梭,秋日午後西曬熱烈,卻阻止不了鄉巴佬以熱切雙眼探索這一路的風景。雖然從小住在城市,卻受個性圈困,極少出門;加上天生路癡,每每與人相約也局限於捷運出站即到之處,是以這次為了...

看聯副.家庭副刊

粼粼珍妮/欲去還留住

拜讀10月17日作者蘿拉的〈當兒離家〉一文,覺得很巧,我也正在書寫與兒子分離的跌宕情懷。和孩子最初的分離考驗著媽媽,之後一次次的聚散是不是也同樣磨人?孩子長大後注定要和父母親聚少離多嗎?討厭兒子放寒...

看聯副.家庭副刊

B&V/明日總有光

拜讀9月6日作者阿繁的〈舊公寓〉一文,如此相似的遭遇,令我充滿感觸。十五年前,我的爸媽為協助剛懷上二寶又無購屋能力的我和前夫,在老家附近的社區買了一間中古屋,僅象徵性地收了少許租金。沒想到前夫先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