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你的「職涯存摺」!避免職場的重大轉變把你逼入絕境

圖/freepik
圖/freepik

文/喬恩‧阿考夫

工作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以為自己沒得選

我曾在一家沒賣蘋果卻叫「蘋果國」的便利商店工作過;還待過一家叫「莫里斯褲人」的店,那家店裡沒人叫莫里斯,但是賣很多褲子。我在美國工作了 16 年,曾經幫家得寶(Home Depot)寫廣告文案、打造博士音響(Bose)的品牌,還幫史泰博公司(Staples)行銷。

我先被一家新創公司解雇,後來到另一家公司也被開除;之後我自己創業卻失敗了,接著找到夢寐以求的工作但還是離開了。這一路走來,我學到一個與工作有關的道理:你能控制的事比你想像中更多。這是真的,不管是好工作、壞工作、夢想中的工作或失去工作都一樣。

不管你對工作抱持什麼態度,責任都在自己身上。我們可能經常責怪其他人或景氣不好,或是跟到一個無法賞識我們的老闆。但現實情況是想要有更好的工作,就要先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記住,工作不是我們的敵人。相反地,工作也可以很棒、很精采。

想要打造傑出的事業必須先擁有四項投資,這些投資雖然很明顯,但是你可能會錯過它們。

再穩定的工作也有被分手的風險

我的鄰居奈特在某個星期五失去了他的工作。如果你的主管在星期五下午接近傍晚時,要求跟你面談的話,那絕對不是面談而是殺人陷阱。奈特的工作在那天迅速改變,忽然之間他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迷失方向。一個星期之後,我與他見面喝咖啡。他用茫然的表情告訴我,失去做了八年的工作是什麼心情。

他對工作非常上手,大家都很喜歡他。客戶在他被解雇之後還傳簡訊安慰他,無論是過去或現在奈特都是個很棒的人。但是他遇到麻煩了,八年來待在一家穩定的大公司中與世隔絕,他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站在大街上一片茫然。他為自己建造的鐵飯碗已不復存在,而這個世界從他進入溫室中工作之後已經急劇改變,他以極其憤怒的語氣對我說:「我甚至不知道要怎麼用LinkedIn!」

在職業生涯劇烈變遷的浪潮之中,還有其他問題也會對我們的工作造成威脅。當你遇到升遷的瓶頸通常有幾個選擇,你可以:

1. 到其他公司另謀高就。
2. 做你不想做的工作,例如當個創意總監。
3. 繼續容忍,在未來30年之中逐漸凋零。

第一個選項無法解決問題,只是讓問題晚一點出現。你或許會獲得不一樣的職稱與更多薪水,可是最後你還是會像前一份工作一樣,遇上同樣的升遷限制。

第二個選項,只是讓你用自己的階梯去交換另一個不同的階梯。這個計畫不會成功,因為到頭來你必須做更多自己一開始不想做的事情。如果你不想當創意總監,持繼在這個階梯往上爬,並不會讓你感覺自己獲得了升遷,那反倒像是一種懲罰,讓自己不斷深陷在錯誤的職業中。

第三個選項,毫無疑問的是最消極卻也最熱門的選項,這也是為什麼在 2013 年的蓋洛普調查中,有 70% 的美國人表示討厭自己的工作或對工作感到漫不經心。在這個文化中,我們集體創造出「工作本來就要讓人感到悲慘」的謊言。呆伯特的書之所以能賣出數百萬本,可不是因為大家都很喜歡工作。我們去吃飯的那家餐廳是星期五餐廳,而不是星期一餐廳。

我們為了週末而活,因為我們都接受了週間就是夢想枯萎期。如果你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抬起頭來,在你的視線範圍中肯定有 70% 的人都不想待在原地,沒人想要待在他們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上。

如果你可以避免上述情景發生?如果想擁有渴望的工作,前提就是要先成為自己必須成為的那個人呢?因為對所有人來說,那些情況必定會出現。所有人都將會經歷躍進、職涯低潮、職涯天花板或是職涯契機。在每個人的職涯規劃上,一定會問這四個問題:

我們要如何在職涯上向前躍進?

我們要如何克服工作低潮?

我們要如何突破升遷瓶頸?

我們要如何善用職涯契機?

其實這四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建立一個職涯存摺。

經營四件事,工作是你最穩賺不賠的投資

面臨工作驟變的人都應該是絕望又可悲的。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倚靠。意想不到的工作變化,迫使他們認真去看自己的職涯存摺,而這也是他們第一次驚恐地發現,裡面竟然空空如也。他們從來沒有建立過職涯存摺,直到事業被迫中斷時才驚覺自己需要一個帳戶。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因為這個社會總是教育我們要好好工作,而不是打造職業生涯。

我深刻體會擁有職涯存摺的好處,當我離開上一份工作後,在24小時之內就有多達一百位朋友與我聯繫。在一星期之內,我就擁有一個能幫助我建立新部落格的團隊。在一個月之內,已有數個新的創作計畫等待我實行。

這一切並不是因為我很了不起,而是因為過去五年來,我都在被我稱之為職涯存摺的錦囊中持續存款。我的數學不好,也因此我想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能解釋所謂的職涯存摺。如果要用推特上的用語來解釋,那就是:

(一幫人+神技+好人)×吃奶的力氣=職涯存摺

而其中每一項投資又代表什麼呢?以下逐一解釋:

人際關係=你所認識的人,那你在職業生涯中緊抓著對方的手,併肩作戰的一群人

技能=你會做的事情,即你用來打造職涯的工具

態度=你是誰,即結合整個職涯存摺的黏著劑

努力=你工作的方式。那是一股動力,會促使你去做其他人不做的事情,享受其他人無法採收的成果

職涯存摺對你來說其實不陌生,先不管你目前的工作情況是好是壞,當你聽到需要上述要素時,應該不會感到太驚訝。沒有人會看著這個公式心想:「態度?我從來沒想到我會需要刻意練習這件事!」

其實在你的人生歷程中,你早就已經運用過職涯存摺中的四項投資了。你努力磨練高爾夫球技能,讓自己在比賽中表現得更好;當你跟另一半交往時,你拚命想讓對方相信你就是對方命中註定的對象;即使已經從大學畢業很久了,你還是會與朋友持續聯絡、保持關係。

這些東西一點也不新奇,但是我們將之集中起來想達成的目標卻很新奇。你早就擁有當遇到職涯躍進、低潮、瓶頸或契機時所需要的大部分東西,只是從來沒有想過運用在工作上而已;或就像我工作的頭七年一樣,你以前只是沒有把這四項投資整合起來罷了。

現在,為自己的職涯開個戶

每當提到銀行帳戶我們會想到該未雨綢繆,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好讓我們的職涯免於受到狂風暴雨侵襲。當然,也有一些職業會讓從業者持續學習。我認識一些房地產仲介和財務顧問,都會與人生指導員或精神導師合作。但是對我們之中大部分的人來說,當我們在工作上走不小心進了死巷或遭遇危機時,都很毫髮無傷地存活下來。

如果現在的你是個34歲的網頁設計師,當你覺得目前在職場上的位子並不適合自己,你會想到要聯絡誰?雖然我是個人諮商的忠實支持者,但是我知道有許多人不會將之列入選項之中。如果你想直接拿起電話,打給某個可以幫助你解決個人危機的人,你得先跨越一道寬闊的情感鴻溝。

或許你可以打給朋友畢竟他們能理解你,或許他們也討厭自己的工作;或許喝完咖啡後,會換成你就可以對他的現狀表達憐憫之情。可憐之人喜歡惺惺相惜,但是惺惺相惜只會讓你顯得更可憐。像這樣沉默地啜飲咖啡,通常不會對事情有任何幫助。

或你可以登入推特或臉書大肆抱怨你的工作,忘我地把公眾傳播平台當成私人的領域。別忘了,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公司,會對員工進行背景審查,並且搜尋他們在網路上做過的任何事情。有 80% 的雇主在通知你進行面試之前,會先在網路上搜尋你的資料。雖然在網路上抱怨或許可以讓你暫時鬆一口氣,但同時你也建立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論點:你在現有的工作上本來就不該被看重,而你也沒辦法找到下一份工作。

你隨時都可以精進一些技能,那應該是自從上次檢視過自己的履歷之後,就再也沒出現在你腦海中的事情。結果往往是當你再次投入求職戰場時,那裡已經充滿了許多參賽者。於是你掛掉所有電話,關上電腦、遠離網路,並決定再忍耐一天,或者再一星期或再一年。

書名:《工作最重要的投資(新編版)》
作者:喬恩‧阿考夫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br> 出版日期:2020年7月2日

其實,職涯存摺讓重建職涯一事變得簡單到不可思議。你必須做的就是結合你早就知道的事,像是人際關係與技能,然後加以拓展。

現在你已經知道,人生中只需要面對四種職涯轉變。你會撞上職涯天花板、身陷困境,需要拿手技能才能拯救自己;你會毫無預警地失去工作,需要強健的人際關係,才能拯救自己;你會在職銜上大幅晉升,需要正確的態度,才能撐過那些突如其來的混亂場面;你會獲得一個過去從未預見的契機,需要你全心投入的努力並善用這個機會。

上述正是人人都會遭遇的四種工作上的重大轉變。而職涯存摺幫你設計了一項專屬於你的投資,能讓每一個轉變都得以發揮最大功效。換言之,職涯的建立與潰散取決於我們如何投資。

職涯之所以令人感到困難,原因在於我們無法確實地預測未來發展,或可能出現任何變因改變我們的計畫。是時候改變我們看待職涯的方式了;是時候讓我們追尋過去一直逃避的夢想了;是時候做些我們在乎的工作了;是時候讓自己擺脫困境了;是時候有意識地累積職涯資產,追求真正的工作自由。

●本文摘自出版之《工作最重要的投資(新編版):打破表現出色等於職涯成功的迷思,經營4件事, 你可以控制的事比你想像中更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雜誌 工作職場 職涯 成功法 上班族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療癒系韓劇《我的出走日記》 劇本書收錄編劇朴海英創作動機

越是背稿效果越差!克服演講緊張、多製造與觀眾交流機會

為什麼獨居老人變多?久違親子同住壓力讓長輩幸福度偏低

《琪拉與我》暖心金句,獻給所有喜愛動物、以及任何需要微小安慰的人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