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著竟比沒睡更清醒 想開啟新的意識狀態須先「完全清醒」

圖/Freepik
圖/Freepik

文/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

保持覺醒

對於如何改變和拓寬意識狀態,今日人們有很多討論。通常,大家所謂的「拓寬意識狀態」是指以新的眼光看世界(這裡的「看」特別是指物理意義的看),看到更加真切的顏色和型態。有各種可以讓人改變意識狀態的方法受到推薦,主要是使用心理藥物,使人進入強度不一和自我誘導的恍惚出神狀態。沒有人可以否認意識狀態可以發生改變,但熱中於此的人卻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連正常意識狀態還沒有發展完善,就想改變意識?

事實上,大部分渴望改變意識狀態的人,與只喜歡喝咖啡、喝酒、抽菸的人相比,意識的發展並不突出。他們所謂的拓寬意識只是一時放縱,暫時逃離現實,經過這場「旅程」後,他們和原來相比沒有差別,和其他人也沒有兩樣:都仍處在半睡半醒狀態。

「半睡半醒」一詞需要解釋一下,尤其是因為我要用它來表示大多數人慣常的意識狀態。我們都相信睡眠狀態和清醒狀態有明確區分,某種程度上也確實如此。兩種狀態之間有明確的生理差異,即化學和電學上的差異。從心理——生物學的立場,可以如此描述這種差異:清醒狀態的人能夠吃東西、找住處、獲得其他生活必需品,和保護自己免受危險——主要是透過搏鬥或逃跑,如果不想兩敗俱傷的話則是透過談判。

人在睡眠狀態時,這些功能都擱置了。他不需要為生存而努力,不需要勞動,只有當緊急訊號出現(例如聽到不尋常的噪音),他才會驚醒,進行自衛。在睡眠中,人會轉向內在,能夠為自己轉達訊息,創造、導演和夢到一些場景,這些場景體現著他的願望、他的恐懼,以及他對自己和他人的洞察——他之所以可能得到這些洞察,是因為他不像醒著時會受到常識的干擾和錯覺的入侵。

事實上,弔詭的是,我們睡著時比沒睡時更清醒。我們的夢常常見證我們的創造力,反觀白日夢則常常體現我們的精神怠惰。然而,睡眠狀態和清醒狀態兩者都不是毫無分化的實體。兩者均有很多延伸的狀態:從淺睡到深睡狀態,即從可能做夢的狀態(觀察者可看到睡眠者眼睛轉動,術語稱之為「快速動眼睡眠」,REM)到不會做夢的狀態。

清醒狀態也是如此。透過分析大腦發出的不同種類電波,可以研究清醒狀態的各種延伸狀態。雖然我們在這一領域仍然依靠簡陋的自我觀察法,但在能以更精確的手段研究之前,這仍是獲得資料的重要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感知警覺狀態、開放狀態,或腦力活躍狀態跟懶散狀態、心不在焉狀態之間的不同。與此同時,人們也注意到,這兩種狀態可以非常快速地轉換,所以,諸如「缺乏足夠的睡眠」或「只是累了」之類的一般理由是說不通的。分析是什麼因素促使「疲勞」狀態轉換到高度警覺狀態會很有意思。

最明顯的例子是他人的影響。假設有個男人在辦公室裡做著例行工作,正確無誤但無精打采,只是強打精神把該做的事做好。但當他下了班,遇到一個他愛的女人,他會變成另一個人,突然間變得警覺、機智、有魅力,充滿活力。可以說他是從半睡眠狀態一下子跳到完全清醒狀態。還有相反的例子:一個已婚男人沉浸在他感興趣的工作中,工作期間機敏清醒,回家以後卻完全變了。他可能會變得百無聊賴,昏昏欲睡,只想看看電視,喝上兩杯,希望從中尋找一點刺激。當這些都無法發揮作用時,他就會與妻子隨便聊聊天,然後再看看電視,等到一天結束時頓時鬆了一口氣——有時也會來點「疲倦性愛」為一天作結(這種事當然只會發生在愛已消失的「疲倦婚姻」裡)。

書名:《存在的藝術:藉由創造性自我覺察,實踐生活的藝術,達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作者: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
出版社:木馬文化/讀書共和國
出版日期:2024年1月10日

其他動機也會激發清醒狀態:危險、可以取勝的機會、破壞欲或征服欲。想要滿足任何一種激情的欲望都能激發一個人。我們可以很有道理地說:「告訴我是什麼讓你清醒,我就能告訴你,你是什麼樣的人。

但是,如果認為完全清醒狀態時的品質,與產生這種結果的刺激無關,那就錯了。一個因為發現危險而充分清醒的人,是對與此危險有關的一切因素保持警覺;而一個以賭博而變得高度興奮的男人,可能意識不到妻子因為他沉溺賭博而深感痛苦。概括而言,我們變得警覺是因為需要完成極其必要的任務(如工作或捍衛切身利益),或受某個熱中的目標所驅使(如追求金錢)。

與這類被部分喚起的、具時效性的警覺形成對比的,是完全清醒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不僅意識到為求生存,或為求達到某個熱中目標所需要意識到的東西,還會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他人與自然)。這時,一個人會看穿表層,看到根源。世界變得完全真實,每一處細節都變得有意義。這種感覺就像一直蒙在我們眼前的面紗——我們本來對它的存在不知不覺——突然揭開了。

●本文摘自/讀書共和國出版之《存在的藝術:藉由創造性自我覺察,實踐生活的藝術,達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木馬文化 心理勵志 哲學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