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是無法擺脫情緒勒索?你需要擊退不斷踩線的那些人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泰莉・柯爾

你是否先答應, 事後卻又懊惱?

你是否曾經同意和親朋好友或同事一起做某件事,或為他們做某件事,但是事後馬上就後悔不已:「該死,我幹嘛答應?」心生不滿是意料中事,這一切只因你想避開一時不安的短痛,卻造成日後的長痛。

我有個經典案例。有個案主是來自美國中西部的貧困農家,即將嫁給曼哈頓富有的地產大亨。她不可自拔地愛上對方,但男方的家人卻對這個女孩超不爽,只當她是個討人厭的拜金女。她發現他們的想法後,立即同意簽署對她極為不利的婚前協議。她吿訴我:「當時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轉。」結果並沒有,一點都不好。

十年過去了,他們有三個孩子,經歷了幾次男方出軌之後,他家人的願望終於成眞,他們的婚姻破裂,但她卻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她失去家庭、贍養費,以及兩人多數的共同「朋友」。為什麼?因為她決定簽署婚前協議是為了討好他的家人,卻忽視了自己的權益。當初她天眞地認為夫家會看出她是出於一片眞心,繼而願意愛她、接納她,但她始終沒等到那一刻。

往往我們在同意的當下,就讓自己承受了諸多壓力,卻根本沒意識到(甚至只是隱約感覺到)結局可能會令人非常火大。這類的同意有時是擔心別人覺得自己自私,於是我們讓自己的權益受損,還以為這麼做會更討喜或讓人覺得更大器。

各位,我們得認眞思考這種過時、尋求認可、自我放棄的行為。所謂的界限大王就是要懂得照顧自己,優先考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且能辨識糟糕的協議,而這是一件好事。

你是否拒絕別人幫忙?

「放心,我可以自己來。」如果你覺得這句話很耳熟,那麼你可能常拒絕別人伸出援手,即使對方是自願,也眞心出自一片好意。對多數高功能關懷強迫症的姊妹而言,即使你眞的需要協助,求助也絕對是最糟糕、最不得已的手段。如果你對多數事情都不自覺地說「不用,我可以。」就該好好自我檢討了。

我很瞭解這種習慣。我剛開始和我先生維克約會時,已經習慣凡事都自己來(我也會為某些人赴湯蹈火)。他開始追求我之後,時常獻殷勤,好比在接我之前先買好歌劇門票,這樣我就不必在雨中排隊。每次他有體貼的提議,我都會說:「喔,不用啦。」當時我完全不明白為何他顯得如此失望。後來我母親聽說了這事,她問我:「維克喜歡照顧妳,妳為什麼要拒絕他享受這種快樂?他的確沒必要做那些事情,但是他想做啊!」

是喔。我想都沒想過。她還說:「如果把他的提議想成包裝好的禮物,每次妳說不必,就像把禮物扔到他的臉上一樣。我就是妳的前車之鑑。如果妳從不要求或接受協助,堅持凡事自己來,最後別人就不會再獻殷勤,然後妳就會像我一樣,凡事眞的都得自己來。」媽媽的眞心話切中要害,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接受並允許維克和其他人的協助。(謝謝媽咪。)

身為準界限大王,你的任務是開始覺察為何自己會拒絕別人的好意,或為何不對外求援。問問自己:「為什麼我不答應?為什麼不開口表明我的需求?我到底在怕什麼?」

拒絕別人的協助往往是一種想繼續掌控大局的隱密方式。你可能不想成為他人的負擔、不想欠人情,也不希望別人有任何機會覺得你很脆弱。這種情形可能以大大小小的方式表現,你可能堅持只靠自己,甚至去機場都不肯讓計程車司機幫你把重死人的行李搬進後車廂。或者你可能面對家人健康出問題或陷入工作糾紛時,就乾脆自我封閉,獨自承擔一切。但合理的示弱(或主動示弱,也就是第六章的主題)是眞正親密感的基礎。事無大小,你都要提高覺知,因為你可能阻擋了別人為你的人生增添價値的善意,你也値得人們深入瞭解你、支持你。

你是否過度樂觀?

你是否曾與朋友分享痛苦的事情,無論你的感受或語氣如何,對方都會回答:「啊呀,事出必有因啦!」我信你個鬼!這就是過度樂觀的一個例子,這類人會為令人討厭或難受的事情勉強找理由(如前例),或輕鬆地回妳道:「事情終究會過去的。」多謝妳鼎力相助啊, 貝蒂。

但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眞心樂觀看待人生可以提高你的能量,同時這種心態也是我開心過日子的有力工具。但是用樂觀「修復」對方分享的消息並不是好的傾聽者,而且也不是你的責任。

過度樂觀代表拒絕或無法面對現實。當我們不願面對不舒服的情緒時,就會用這種方法。任何經歷過離婚、生病或任何危機的人,都可能遇過別人對他們的處境做出過度樂觀的回應。我剛得知自己罹癌時,有個朋友說:「這是個讓你探索內心陰暗面的好機會。」當時我正處於健康危機中,並不想聽到這種反應。雖然我不反對深入探究內心,然而她堅持要用她的方式來解讀我所經歷的事,好讓她能有某種程度的控制感,這讓我很不悅。

書名:《有界限,才有自由:擺脫內疚與情緒勒索,設立健康的人際邊界》
作者:泰莉・柯爾(Terri Cole)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8月22日

聽到唐突的過度樂觀回應,可能會令人覺得很不舒服。任何使用這種方式的人(包括你自己),都是因為他們無法忍受痛苦或不安,因此依賴這種扭曲、逃避的自我保護機制,學會輕鬆而優雅地劃淸界限,並透過說眞話尊重自己,就不必以過度樂觀當擋箭牌。如果發現自己過度正面、盲目樂觀時,先暫停一下。相信你的覺知,你就可以在眞正的樂觀和事情的眞相之間取得平衡,進而發現眞正的自我。

●本文摘自之《有界限,才有自由:擺脫內疚與情緒勒索,設立健康的人際邊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心靈勵志 人際關係 社交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我是酒鬼──」承認自己有酒癮,下定決心就能成功戒酒?

近海潮流變化導致秋刀魚漁獲量大減,日本庶民美食短缺危機

早上那杯咖啡賣的是什麼?《峰值體驗2》:快,才是最重要的賣點!

睡滿八小時才有好精神?照光、喝水也能養成清爽早起體質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