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學霸都這樣讀書!讓平板成為學測考試助力、不補習照樣考高分

圖/Freepik
圖/Freepik

家中準考生的備考意志力是否不足?建中學霸賈子謙善用手機App的限時功能,以及平板電腦再多考卷講義都裝得下的優點,建立學習計畫表,不停刷題、有效複習學科;家境無法選擇,但可以翻轉未來,建中學生蕭椏杰從未補習,靠著有意識的努力讀書,從校排吊車尾,到考出59級分的好成績,用超齡的成熟與意志力,以知識翻轉命運。

透過兩位建中學生各自大學備考的歷程分享,讓各位家長們陪伴家中準考生的備考路上,看見孩子潛在的可能。(編按)

文/王蘭芬

賈子謙─運用iPad複習學測範圍、完成百餘張考卷

是的,你沒看錯,家長們最煩惱頭大的3C也可以幫助小孩考上台大醫喔。

我在臉書上認識了建中英文老師曹靖儀,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曹老師極用心教學,會注意到每個學生特別的地方,學測放榜後跟我聊到,「有個學生今年台大醫正取二,他是我遇到第一個使用3C產品來幫助自己做非常有效學習的人。」

我一聽,這一定要訪問的啊,馬上跟老師要了LINE,那天就跟賈子謙約在中正紀念堂的春水堂見面。

子謙的爸爸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國小老師,但不知是不是看過太多學生,領悟強扭的瓜不甜道理,所以從沒逼迫子謙跟他哥哥念書,也沒要求他們補習。

「我小時候有跟外師學英文,然後台大醫一階過了之後有去補二階的科目,除了這些沒有補其他的,主要是我的原因,覺得自己念比較容易理解。」

從小學到國中永遠全班第一,但這同時他大班開始學鋼琴,小學二年級開始學小提琴,高中進了建中弦樂社,「發現居然缺長笛手,於是我又跑去學長笛。」高二不但當上社長,還自組五人室內樂團,常去醫院、老人院、偏鄉演奏。

「天吶這麼忙,你什麼時間念書?」

「高一、高二放學要練團三個小時,回到家吃飯洗澡後,大概只能再念兩個小時。不過從要參加社團開始,我就在心裡跟自己約定,一定要維持在校排或類排的前三十才行。」

「如何能做到呢?兩個小時不算多耶。」

「可能參加社團跟好好念書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會有自律的意識,上課跟念書時專注力很夠。」

高二下大概五、六月時,因為疫情開始在家上網課,「覺得在電腦上寫考卷有點麻煩,剛好看到Youtube上有人介紹使用iPad Pro加上Apple pencil可以直接寫在上面,就拿給我爸看,他同意幫我出一半,買到之後又加貼一層觸感較粗糙的膜,這樣寫起來就很順了。」

高二下卸任社長後,他先畫好一大張計畫表,「也是看我爸的例子,他說以前做研究非常認真,但因為沒有明確的規畫,走了很多冤枉路,我記取這個教訓,覺得規畫是很重要的事。」

在計畫表裡他擬定在兩個月的暑假裡先把學測範圍,也就是每科的一到四冊全部念完一遍,「因為沒有補習,補充教材不夠,先買一堆複習講義回來寫,之後上網下載各種考古題跟模擬考題,直接在iPad上寫,這樣資料存檔很清楚,也不用把一堆書帶來帶去。」

「這上面也可以計算嗎?」我歎為觀止地看他的iPad。

「可以,我都直接在上面計算,再也不用買一堆計算紙了。」

「那這樣寫了多少考卷。」

「大概有一百多張。」

子謙強調「不斷寫題、一直寫題」的重要,「寫題才知道哪裡不會,一直寫才能維持手感跟速度。」

像這次數A題目超難,他卻沒有太大感覺,「因為寫過太多題目,解題很快,之前寫模擬考卷大概都在規定時間的一半就寫完,還可以檢查兩三遍,但學測時發現怎麼只夠時間檢查一遍,可能這張算難,不過我考完本來以為可以一百分,後來是多選錯了一個,所以九十八分。」

我趕緊請教如何抵抗打電動跟看手機的誘惑。

「喔,」小帥哥笑了,「打電動我其實還好,打電動對我來說是社交,同學約我就打幾場,回家不會再拿起來打,至於手機我是使用iPhone內建的App Limits,設定每種App一天只能使用多少分鐘,密碼只有我媽媽知道,如果還有需要用的地方,回家再請她解除。」

「我看有人是用『番茄』來計時。」

「我本來也有用,但後來就不用了。」

「為什麼?」還以為學霸也會有鬆懈的時候,但我錯了。

「因為我就一直念下去,不想休息。」

「天吶,那沒有社團後,你一天念多久的書啊?」

「一開始是十幾個小時,但那維持不久,之後差不多就固定一天八小時左右。」「那高三之後呢?你是跟學校進度還是自己的進度?」

「我高三上還是有顧學校功課,因為面談還是會看在校成績,至於學測的部分我就跟著模擬考,考到哪複習到哪。」

他說準備學測的過程實在很痛苦,「我有想過,如果現在再把我丟回去那段時間,不知道能不能熬過去,想想那樣拚命的自己真是不可思議。」

蕭椏杰─靠自覺建立讀書習慣,用毅力通往學醫之路

常有人跟我說,「會上建北的小孩,家境應該都很好吧。」

因為大多普遍理所當然地這樣想,所以不管怎麼解釋,「公立學校大家各憑本事考進來,什麼背景都有。」或者,「就我觀察到的,並不是這樣喔。」好像朋友們也不是非常認真地聽進去。

這種時候我就會想講一下蕭椏杰的故事。

椏杰原本住在桃園,爸媽離婚後,六歲的他和三歲的妹妹跟著媽媽搬回北投娘家。在同齡小孩課後忙著補習跟學各種才藝時,上國中之後椏杰沒去安親班了,而是每天放學後獨自一個人背著書包,先在小吃店吃一碗魷魚羹當晚餐,「吃膩了就換吃超商的魯肉飯。」然後去住家附近的秀山圖書館寫功課,寫完找小說來看,「主要看金庸,但好像只看完《天龍八部》跟《射鵰英雄傳》吧。」

沒大人盯著的聰明男孩子,電動是一定要打的,「鄉下國中很輕鬆,幾乎每天都跟同學一起玩遊戲,國二我媽媽把她舊手機給我,愛怎玩怎麼玩,沒人管過我,但國二下開始,段考前同學都在念書,一個人玩很無聊,而且玩太多會厭煩,所以也跟著一起念書,漸漸發現越來越多東西需要複習。」

我非常佩服地聽椏杰說,他是如何小小年紀便察覺念書的重要,「把前面的東西弄懂,後面準備起來才輕鬆,也是這時候吧,領悟到我需要有效率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哪些時間拿來念書,哪些時間拿來休閒,例如模擬考前一個月要集中火力地讀,念到九點或十點,回到家就好好放鬆,不念書了。」

「畢竟,」他的聲音總是聽起來很沉穩,「沒有人管我,我得自己管自己。」

感謝沒有放棄的自己

進了建中,照例都要先混一段時間的,「然後高一上最後一次段考校排出來,發現自己在全年級九百人裡面排七百五十名,眼睛看著成績單心裡頭想,我應該不只能這樣吧。」

當時的班導也很關心椏杰,鼓勵他不要氣餒,可以趁寒假努力一下,「於是我買參考書回來預習下學期的數學跟英文,結果下學期第一次段考數學考到九十分,立刻變得很有信心,覺得能堅持讀下去了。」

「從此懸梁刺骨嗎?」我問。

「沒有沒有,」他笑了,「沒那麼誇張,算是有把讀書跟休閒的時間分開,放學後在圖書館認真用功,回家還是會放鬆,打電動、看影片、跟朋友聊天。」

「在圖書館念書時也會分配各科時間嗎?」

「喔,有的,我英文不太好,所以剛開始撥很多時間念英文,像是我決定晚上六點到九點專心念書,這三個小時間會有一半用在英文上,剩下時間讀數學、國文、社會,後期英文有起色,就再多出一些時間讀物、化。」

「所以高中都沒補習?」

「對。」

「有擔心過大家在補習班寫很多題目而你沒有嗎?」

「有,所以國中開始我每學期都買徐式數學還有物化參考書回來寫,另外高一發現很多同學在補習班有開始寫英文作文,或是下課討論補習班的東西,有些很難的,很怕自己會跟不上,但手上也沒資源,只好盡量收集題目來寫,像是補習班發的範本或是網路題庫。」

「只要多寫題目就會進步嗎?」

「一開始會,但到後來會進入撞牆期,也就是說我題目量寫到以前的兩倍,但成績並沒有明顯的更好,這時候要停下來想一想是什麼地方出錯了。」

「哇,你真的是靠自己在考慮全部的事耶。」

「不這樣不行,沒有人可以讓我靠,家裡人也完全不懂。」

「後來找出突破撞牆期的方法嗎?」

「找到了,發現自己因為追求刷題的數目,一直做重覆的動作卻沒有思考,於是決定回頭,從最基礎的觀念下手,去理解底下最厚實的那一層,大量做基礎題,觀念搞清楚再著手困難的,後來真的就進步了。」

解決了英文、數學的困境,椏杰高三成績突飛猛進,三次模擬考成績分別是五十九、五十七、五十八,原本校排吊車尾的他,最好曾進步至全校前四十名,並一路維持至學測,考出五十九級分成績,順利進入成大醫學系就讀。

「對於這樣的結果你滿意嗎?」

「算,滿意吧⋯⋯。」

「怎麼聽起來有點猶豫。」

書名:《那些學霸教會我的事:20位建中、北一女學霸的Z世代青春哲學,陪你在制度裡、校園外無懼前行》
作者:王蘭芬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23年9月6日

「其實一直到學測申請學校時,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太晚知道一些資訊,以醫學系來說,很多人高中時考過生奧跟數奧,甚至已經超修,比起來我什麼都沒做就很傷,人家的備審資料好得要命,如果我早點做了這些功課,說不定第一志願的醫學系也進得去了。」

「你會遺憾自己家境不好嗎?」

「的確物質、資源上沒人幫忙,但很感謝自己至少知道要好好念書,在學校時老師跟同學也給我很多鼓勵,至於家境,那是一個無法化解的難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背負著它,然後繼續走下去。」

●本文摘自出版之《那些學霸教會我的事:20位建中、北一女學霸的Z世代青春哲學,陪你在制度裡、校園外無懼前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雜誌 親子教養 學測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睡滿八小時才有好精神?照光、喝水也能養成清爽早起體質

菜鳥法醫直擊死亡現場!工作時必須壓抑情緒、物化死者

不只京都排外?旅客被討厭之因:太重視體驗、忽視文化習俗

「永遠交不到女朋友」是事實還是想像?關於自我對話的力量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