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最適當的親密程度如何拿捏? 人生發展階段,父母何時該放手?
文/伊蓮.卡尼.吉布森(Elaine Carney Gibson)
大約從孩子兩歲開始,「關係的連結需要多緊密?」這樣的疑問已經浮現。對一些孩子來說,學習走路開啟了他們個體化的過程,開始體驗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會想自己走出去探索世界,只要回頭時能看到父母就在附近。有些孩子會回頭討拍、親一下,或只是回來「摸摸本壘」;有些孩子只會移動幾呎遠,他們想要,而且需要父母永遠都在伸手可及之處。沒有對錯,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渴望、需求,以及展開個體化需要的時間。
若是這個發展階段出現問題,更有可能與父母相關。父母能否忍受孩子跑過半個院子去抓一隻小鳥?父母會不會立刻跳起來跟著,或者把孩子叫回來?或者,父母不喜歡走不遠的小孩?
往後快轉到青少年時期。這經常是家庭發展生命週期中,自主性和個體化課題最艱難的時刻。大部分的父母,對於不可避免的權力衝突多少有所準備:一邊是想要更多自由的青少年,一邊是認為孩子還未成熟到足以駕馭更多自由的父母。相較於毫無準備的父母,已經在家裡建立清楚層級權威,而且根據孩子不同人生發展週期訂定適當規範的父母,較能輕鬆跨越「教養青少年」這塊往往崎嶇不平的領域。若是家庭較為開放、有彈性,這條讓青少年過渡到接近成年的路程,就能走得比較順利。
接著,家庭會面臨將年輕人「放生」的階段。據我觀察,過去十年,這已成為家庭生命週期中更困難的一段時期。統計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從高中或大學畢業後繼續住在家裡。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通常是財務問題。一般的價值觀是,成年人需要找工作開始獨立生活;然而,這對現今許多年輕人來說相當困難,因為他們的薪資負擔不起高昂的生活費。
有些成年孩子還住在家裡,是因為財務以外的情況。有一種可能,是已成年的孩子對於允許自己成為獨立個體還不夠有把握。另一種可能,是父母雙方或其中一人不願意真的將孩子「放生」,但讓這種情況發生的父母,通常是出於無意識,而非刻意為之。
也有些情況,是成年子女選擇與父母雙方或其中一人共同居住。這不是放生失敗,可能是個別成員為了讓家庭健康運作的選擇。關鍵是,這樣的安排是否對所有家庭成員有益,而不會讓任何一個人犧牲自己的渴望與需要。
●本文摘自方智/圓神出版《重整家的愛與傷:以家庭系統理論重新覺察,活出有選擇的人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