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
戰爭下被掩蓋,傷亡超越鐵達尼的船難!回溯俄烏的歷史糾葛
一則虛構故事的血色烙印文/翁稷安(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戰爭根本沒有快樂的結局」,這是《古斯特洛夫號的祕密》書中的一句對白,也可能是全書最完美的注解。在這部以二次世界大戰尾聲,德國郵輪威廉.古斯特...
烏俄戰爭滿一年!台灣人赴烏參戰累積革命情感,多國士兵承諾助台
文/相振為、三立電視參戰的台灣人們基輔獨立廣場前,有一面「萬國旗牆」,這牆面上貼了57個國家的國旗,代表來自57個國家的勇士,投入烏克蘭的國土保衛戰,而在左上角的位置,就是一面顯眼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2023台北國際書展 /反送中後香港作家最大流亡地 鄧小樺:台灣保存著香港自由創作文化
台北國際書展首日(1月31日),近年移居台灣並創辦「2046出版社」的香港作家鄧小樺在主題廣場舉行講座「融合理性與感性,交換美好與感傷——香港作品在台灣出版」,談香港作家反送中事件後陸續流亡海外,試...
2023台北國際書展/1月31日盛大開幕 歡迎民眾踴躍進場體驗五感 一同探索閱讀的多重宇宙
文化部主辦、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的2023年「第31屆台北國際書展」,今(31)日起至2月5日止在世貿一館隆重展開,今年書展以「閱讀的多重宇宙」為主題,主題國為波蘭,展區規劃、活動安排融入五感體驗,並...
《人類大命運(增訂版)》期盼我們能做出聰明的決定
文/哈拉瑞要寫關於未來的事,總是有點冒險。我的前一本書《人類大歷史》,談的是人類有一種獨特的能力,能夠相信集體的神話(例如國家、神祇、人權、金錢),也讓我們這個物種得以征服地球。而到了《人類大命運》...
強權衝突下,如何追求自由與尊嚴——《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
文/謝爾希.浦洛基(Serhii Plokhy)本書寫作的時間,是在二○一四年俄烏戰爭開始後沒多久;在這場戰爭中,俄國非法併吞克里米亞,在頓內次盆地發動混合戰爭,並建立了頓內次克、盧甘斯克這兩個傀儡...
讓奧德薩登錄世界遺產 烏克蘭向聯合國遞申請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今天表示,烏克蘭政府將向教科文組織申請,讓烏國港市奧德薩(Odessa)列入「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俄羅斯軍隊已推進到距...
成功說服澤倫斯基點頭出書 郝明義親揭箇中秘辛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明義今天(26日)說,希望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出書卻未獲同意,直到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他再寫信說服,隔天就獲同意這項跨國出版合作。大塊文化9月將發行「澤倫斯...
穀物貿易如何劇烈影響過去與今天的國際地緣政治?
烏克蘭擁有的土地,可能是全世界最肥沃的土地。人們稱之為「黑鈣土」,顏色深、透氣性極佳的沃土,土壤裡的蟲和細菌因而得以滋養。一七六八年,女沙皇凱薩琳二世派遣超過十萬俄國大軍穿越這個地區,並渡過黑海,取...
NSO「詩琴畫語」音樂會北高登場 蕭邦加「美濃之道」
國家交響樂團(NSO)將於18日(六)、19日(日)晚分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及高雄衛武營音樂廳舉辦「詩琴畫語」音樂會。音樂會將由旅美指揮陳美安攜手俄籍鋼琴家茲拉塔‧喬基耶娃(Zlata Chochie...
【慢慢讀,詩】方聲/落在基輔每一街道的炮彈也落在他身上
他說落在基輔每一街道的炮彈也落在他身上承受不了平行世界的驚惶他自殺來證明自由的渴望微分和積分無法給出答案如生命不必要承受的磨難謊言與真相的距離如何計算?圖靈測不出獨裁者要求的效忠烏合之眾的盲從能否透...
為六四默哀 廖亦武自創詩歌朗誦
今日6月4日正好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3週年,今晚在書展主題活動區,詩人廖亦武也刻意選在晚上的六點零四分,帶領大家為1989年六四事件一同默哀一分鐘。這場以「大屠殺—洞簫與詩」為主題的講座,廖亦武巧妙運...
台北國際書展開箱 感應手套、讀字便利店、烏克蘭吸睛
2022台北國際書展今天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開幕,昨天搶先曝光展場。今年為了防疫,書展出入口裝設防疫門,並提供觀眾口罩與手套、酒精。書展提供手套的設備為感應式,當感應器感應到民眾伸出的手掌,手套便會自...
臺文館推歷史展 窒息年代爭口氣
長時間戴著口罩感到悶熱難受嗎?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推出歷史事件展,看臺灣人如何掙脫令人窒息的束縛,暢快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氣!本展以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拉出時間的弧線,回首力爭權益的...
【故事借閱所】借閱歷史,讓我們更理解這個世界《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
文/讀書共和國|故事借閱所 大家好!我是詹慶齡,在故事借閱所,讓我們借一本好書,探索自己,閱讀世界。 這個世界何其大,而我們的所知卻如此有限,在全球聚焦俄烏戰爭的此刻,閱讀這本《血色大地...
【小品文】杜虹/土半夏開花的早晨
昨夜自工作的鄉鎮歸來,家院有花香浮動,燈光裡,虎頭茉莉正開花。早晨趁陽光未豔,關掉晨間新聞播報的烏克蘭戰火消息,花香中荷鋤下田,挖除春風吹又生的強勢禾草。一邊勞動一邊探看田裡的各式植物,發現土半夏貼...
【當代散文】廖梅璇/俄語課
我的俄語是候鳥。每逢深秋,花式滑冰賽季開始,我便會在網路觀看國際賽,有時也看youtube俄羅斯花滑頻道的賽事和訪談。這段期間索妮亞、薩沙、阿柳娜、熱尼亞等名字翩然歸來,接著貓兒(кошка)、刺蝟...
獨裁者的幽靈仍籠罩東歐:見證共產暴政下的烏克蘭歷史
文/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鑑於《血色大地》的書寫本身仰賴了大量見證者所留下的史料與紀錄,且俄羅斯此時此刻正在延續著書中論及的對烏克蘭侵略史,我們在閱讀之餘或許也能略盡一份力量...
《21世紀的21堂課》後真相始自政治宣傳
文/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不斷有人告訴我們,現在是一個全新而駭人的後真相時代,我們身邊充滿各種謊言和虛假。相關例子簡直是隨手可得。像是在2014 年2 月下旬,一批沒有配戴任何軍...
不一樣的威尼斯雙年展 黑人女性奪金獅烏克蘭總統現身
歷經疫情和參展藝術家的性侵疑雲,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23日於水都開展,以「不可能的夢」為主題,順利完成此次「不可能的任務」。同天雙年展大會宣布大獎得主,最高榮譽金獅獎兩位得主都是黑人女性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