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職父母真的讓孩子不幸福?靠自我覺察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文/翁士恆
如何走出父母的陰影,走出自己的人生?
多年來我與創傷的孩子們工作,與身為治療師與社工的伙伴們一起陪伴了許多辛苦的孩子,看著他們走進青少年,然後步入成年,甚至有了自己的家庭與孩子。我們謹慎地走在陪伴的窄路上,一邊穩穩的讓孩子感覺到與我們的情感關連,一邊心思翻湧思忖著怎麼讓孩子度過一波又一波的父母陰影。
然而,兒童保護的道路卻是異常的崎嶇,稍不小心就會掉下萬丈深淵,要不讓孩子失去信任、拒絕我們,要不就是無法抵禦來自父母的黑暗風暴,令身為治療師與社工師的我們也被吞噬。我們也親身體驗著孩子的生存困境,在掙扎中希望找到一條路,讓受暴的孩子能看到自己、認同自己,踏在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空間中前行。
所有的兒童保護工作,都有一個最基礎而核心的目標,就是在孩子的荒蕪世界中建立第一個孩子得以擁有的依附關係。那是在黑暗中讓孩子可以感覺到緊握著自己的手,是一個孩子可以一閉眼就想到的關切臉龐,是在害怕時能夠記住的溫柔呼喚,是一個能夠叫喚自己名字的「人」。讓孩子可以在充滿暴力與破壞的主觀世界之中,可以全然尋找到安定的根源。
當然,原生家庭的位置無比重要,但是最讓我們揪心的,是受暴的源頭,往往也來自過去受到暴力對待的父母,他們也是在充滿毀滅力量的世界中長大,他們可能也用最大的力量在愛孩子,但卻無法抵擋自己的父母加諸於身的暴力本質。代際傳遞的現實,是兒保工作最困難突破的糾葛,父母也成為了我們必然與孩子工作的對象。
在我學習精神分析時,第一次學習了「母親」這個詞語的豐富與複雜性,與孩子要成為「母親的孩子」並非如此理所當然。從經歷早期困境經驗的孩子身上更是看到,溫尼考特說「夠好」與「平凡」的母親一點都不容易。這樣子想吧,孩子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意識好比水一樣的承裝在「母親」這個容器裡,這瓶水不時的洶湧波動,不斷地測試著容器的堅固與韌性,因此母親和孩子之間可以擁有的,不只是一瓶水,可以是涵納想像的河流,甚至可以擁有一整片湛藍的海洋。倘若「母親」這個容器有些脆弱,心理治療的工作,就是盡其所能,去幫孩子從更寬廣的人生經驗中,用情愛經驗去穩定「母親」這個容器。
約翰.鮑比從深厚的學術基礎奠定了兩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是安全依附的重要性,而在不安全的依附狀態下,會需要整個人生持續修復與世界的安全連結。第二,是在分離焦慮與安全感間往返所建立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孩子會用與原初環境所建立的行為認知模式去對抗焦慮與追尋安全。
但是,要怎麼才能走出父母的經驗範圍,活出自己的人生?難道失職的父母真的就會讓人「不幸福」嗎?在這本書中,高橋和巳說,不是這樣的!關鍵在,是不是可以覺察到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只要能覺察,就可以找回自己的自由意志,就有掌握自己命運的可能。很有意思的是,高橋和巳回到了發展階段論的觀點,清晰的解釋了青春期與成年期的重要發展目標。在青春期孩子第一次擁有了超越父母經驗框架的超越性,這是理解父母的絕佳時刻,無論透過抵抗還是對話,這時有了「自由」得以掌握的可能。
在成年時,透過伴侶,得以重新理解孩童時期所存在的經驗「容器」,透過對於他者的責任,以及與照顧或陪伴的人性反思,「父母性」會再度生成,形成與自由對抗的矛盾。而這時,用很長的時間去瞭解很細緻的生活經驗,就可以重新覺察「矛盾」的本質,與內在父母的限制性共存,全然接受自由與責任的存在本質。
高橋和巳的論述與總結擲地有聲。正如他開頁所呈現的黑格爾名言:「自由,是對『必然性』的洞察」。逐漸找到緩慢而堅定的態度,從一個生命的時間點開始,面對自己內在來自父母的羈絆,緩慢而細緻的找到自由與責任的矛盾本質,終究能夠擁有超越性,超越父母,成為自己。
●本文摘選自心靈工坊出版之《父母不能選擇,但人生可以》。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