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丟掉吧!斷捨離並非跟風,透過整理才能留下真正需要的

圖/unpslash
圖/unpslash

文/山下英子

調整心靈與人生的整理術

就是「減法解決法」,也就是「減法的美學」。更簡單地說,就是透過放棄東西,讓心情獲得解放,進而使我們隨時保持神清氣爽的一種生活方式。斷捨離的根源,是從瑜珈的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得到的啟發,是一種透過整理東西與空間,進而調整心靈與人生的整理術。

這個境界的具體呈現,就是讓精挑細選的東西,從入口順利地流向出口,像新陳代謝一樣,挑選出來的東西都發揮出最適當的功能。

「斷捨離」這個詞彙,就是代表這三個程序。我在學生時代學習瑜珈,接觸斷行、捨行、離行的理念後,最後領悟出來的真諦就是斷捨離。當時,我和一般女生相同,沉溺於物慾之中。對於一個充滿慾望的年輕女孩而言,要實踐斷行、捨行、離行,理所當然只會覺得:「不可能!」

隨著時間流逝,我所擁有的東西也不斷地增加。老實說,過去我也是個完全不喜歡整理的人。雖然平常還是會收拾家裡,但因為東西實在太多,每天我都花費許多時間和精神,決定這些東西的去留。後來因為東西多到讓我產生壓迫感,有一陣子我買了大量的塑膠收納箱,用來收拾幾乎快滿出來的物品。那個時候,我以為只要收納起來,就能完全解決東西太多的問題。

有了這些收納傢俱,只要把東西塞進去,看起來就像是整理過了的樣子。然而,每當需要某件物品時,就必須從塞滿東西的傢俱裡一件件翻出來才找得到,這樣的過程非常耗費時間。當然,拿出來用完之後,又必須再收起來。

把東西全部收起來,居家環境看來確實是整潔舒適,但每次為了拿出一樣東西,都必須耗費許多體力和時間,這讓我的心情一直處於無法放鬆的狀態。每添購一件收納傢俱,一眼就能看出家裡的東西比過去佔據更多空間。因為東西太多而感到煩惱,只是一味購買收納傢俱來存放,企圖解決問題,這種想法打從根本就是個極大的錯誤。

這個時候,我想到一件事情。如果沒有這麼多東西,自然不會有這麼多煩惱!為了讓房間整潔,心情輕鬆,只要減少東西就好了!為了收納而精疲力盡,此時,腦海裡浮現出大學時代,我曾經放棄的斷行、捨行和離行。每天的生活,都因為收納而忙進忙出,最後我領悟到的結論,就是「不要擁有那麼多東西」。這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瑜珈的精神真諦。

當然,即使我的想法從「收納物品」轉變成「減少東西」,但是家裡的東西也不是馬上就能減少。我自己也經過一段時間,從錯誤的嘗試中學習,才真正達到每天實踐斷捨離的境界。

之後過了大約三十年,直到現在,每次有人來拜訪我,看見實踐斷捨離的居家環境,他們總會驚訝地說道: 「家裡只有這些東西,真的可以生活嗎?」只要確實且不間斷地實踐斷捨離,各位一定可以從「無法整理」的煩惱中解脫。同時,每天過著心情輕鬆的日子。因為我以前也是不喜歡整理家裡的人,這一點我再了解不過了。

人們對東西的「感情」

所謂的斷捨離,就是讓我們透過放棄東西,同時也將感情一併放手。 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眼前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東西+感情」的集合體。

為什麼斷捨離可以改變人生?為什麼只要捨棄東西,心情就會變得神清氣爽?原因在於,過去我們對每一件東西都賦予「意義」,並且抱持著「感情」。舉例來說,一件東西能夠讓我們感到快樂,那就是美好回憶的證據。而價錢高昂卻不常穿的西裝,其實只是表現出「虛榮」這個負面情緒的證據。一件他人饋贈的物品,除了蘊含著送禮者本身的感情,接受饋贈者也會在物品上加諸「對送禮者的感情」。

譬如說,以下情況應該經常會發生吧。對送禮者抱持好感,收到對方送的東西,即使不合自己的心意,卻仍想好好收藏起來。相對地,如果對送禮者沒有好感,收到的物品若不是真的很喜歡,也就不會太過重視。一件物品,原本應該不具任何意義,但我們會憑自己的喜好對物品賦予意義。

當我們對某件物品加諸感情後,「物品的本質」就會因此改變,進而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如果加諸了愉快的感情,其中就蘊藏了美好的回憶,因此這件物品對自己而言,一定也會變成「喜歡的東西」。但是,如果一件物品帶給我們「沉重」的感覺……那該怎麼處理才好呢?

例如,每當看到某件物品,腦海裡就浮現「痛苦的往事」或「討厭的某人」,這些事物絕對不是美好的回憶。更何況這件物品會讓我們心情感到沉重,可以說是看了就覺得討厭。

物品就是物品,但卻又不單純只是一件東西,因為其中摻雜了感情。所謂的斷捨離,就是讓我們透過放棄東西,同時也將感情一併放手。一件物品,並不僅具有物理上的形體與功能。物品本身雖然以「肉眼可視」的形象,存在於這個世界,但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眼前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東西+感情」的集合體。

斷捨離,為何能讓人生更順利?

唯有清除掉心中的廢棄物,那麼總有一天,當好運走向你我之時,運氣方才不致受到阻礙。而藉由丟棄物品,我們才會將關心的重點放在從未注意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會對物品賦予意義、加諸感情。

因此,放棄一件物品,就等於將不自覺中,將賦予物品的感情也一併放手。放棄一件物品之後,賦予該物品的意義,也會同時從我們的眼界中消失。如此一來,聚焦在物品上的動機也消失無蹤,將注意力投注在物品上的頻率自然也會大幅減少。藉由丟棄物品,我們也會將關心的重點,放在至今不曾注意的地方。

我一再強調,實踐斷捨離,會讓我們的心境產生變化,進而也對生活帶來變化,最終能夠改變人生。這也就是丟棄物品之後,心情會變得輕鬆且愉快的原因。

斷捨離,讓你我透過東西,「找尋自我」

請容我不厭其煩再說一次──我們平常就會對物品賦予意義,並且加諸感情。因此,只要觀察某個人總是不肯放手、緊緊抓住,直到堆積如山的物品,就能清楚知道他內心恐懼及不安的根源。

書名:《丟吧!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山下英子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7月9日

我到底在緊抓著什麼?我到底累積了些什麼?我為何總是無法放手?面對眼前的物品,重新審視物品和自己的關係,就能察覺長久以來不曾顯露的深層心理。

面對物品,整理自己加諸於其中的感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和他人討論「是不是應該丟棄」,結果只會變成依賴他人的判斷,就算丟掉再多東西,讓空間變得再怎麼整潔舒適,也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斷捨離。斷捨斷並不是單純指丟棄那項物品。正視我們加諸於物品上的感情,這個過程也是斷捨離的一個重要環節。

專心注視物品上的感情,即使判斷「不丟棄」,這也是斷捨離的真諦。因為唯有將感情放在物品上的本人,才能決定該放手或是該留下。

上述過程雖然看似枯燥乏味,但是,正視每一件物品,能夠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曾察覺的感情,也能了解自己一直以來沒發現的心情。斷捨離就是藉由物品展開一場「尋找自己」的旅程。也是深入了解自己、實踐自我探訪的方法。

●本文摘選自之《丟吧!成為更好的自己(暢銷新裝版)》。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居家整理 斷捨離 壓力 心理勵志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善終前的日子:尊嚴死去前,和親人的道別與交付

設定有效目標避免產生反彈!運用3個技巧達成理想不拖延

被挫敗感淹沒了嗎?避免過度悲觀自責,先好好安撫焦躁情緒

兩位少女突然失蹤 能找到她們的線索藏在人心最黑暗之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