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學才藝更重要的事!日本醫學教授:錯誤的早期教育,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順序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成田奈緒子

比學才藝更重要的事:錯誤的早期教育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順序

每週上六堂才藝班的小孩

小武是個獨生子,父親是研究員,母親則是醫療專業人員。他從兩歲開始上幼兒體操教室,三歲開始進行幼兒學習和彈鋼琴,接著又去上英語會話班,他每一項都做得很開心,連老師都稱讚他「有才華」。由於他本人並不排斥,父母也對他寄予厚望,所以父母也馬不停蹄地每週接送他去上六堂才藝課。

他一歲就進入托嬰中心,雖然他總是好動到坐不住,不過這裡的風氣原本就很自由,因此他的行為並沒有特別醒目,反而比其他孩子更博學,就像個孩子王一樣。然而在他升上小學以後,情況卻急轉直下。

從低年級開始,小武的班導師就常常告知家長他會在上課時間在教室裡走來走去,對班上同學動手動腳,不肯寫功課,經常忘東忘西。導師請家長「在家要好好盯著他」,讓父母很傷腦筋,決定盡可能管教他。

在小武讀到小學四年級以前,母親非常嚴格地執行在家裡能夠管教的部分。夫妻倆原本就是那種「從小學到大學都能輕鬆應付學業」的人,所以對小武在學校的情形真的很困惑不解,便認為「既然他做不到,那就只能由我們管教了」。

小武放學回家後,母親首先就是叫他去洗手、漱口,之後讓他吃點心,再檢查書包,拿出當天的作業,陪他一起寫功課。要是小武無法專心、懶懶散散,母親就會嚴厲斥責他或鼓勵他,督促他繼續寫下去。寫完功課以後,母親才會開始做晚飯。

沒有寫完功課就不准打電玩遊戲,但只要寫完,到上床睡覺以前都可以打電玩。小武從難熬的功課解脫以後,就會一心一意地打電玩。曾經很喜歡彈的鋼琴,如今卻徹底荒廢了。

早上小武會一直睡到母親來喊他起床。每天的上學準備,都是由母親代勞。

後來,他的問題行為不僅沒有改善,還變本加厲。在家念書時只要母親一插嘴,他就會暴怒、亂丟餐具和家具。 在變成這樣以前,這對母子曾經來找我諮詢。我們給了以下的建議:

「每天固定在晚上七點吃晚餐。」

「讓孩子在晚上九點就寢。」

這是很簡單的生活習慣提議,所以小武乖乖地答應了。

接著,我們又建議母親在準備晚餐時,偶爾安排一點事情讓小武幫忙,並記得在他幫忙後對他說「謝謝」。另外我們也請父親配合晚餐時間提早回家,撥時間全家人一起吃飯。

結果怎麼樣了呢?

小武漸漸變得獨立自主,母親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無時無刻照顧他。他開始懂得思考電玩要打到什麼時間,才能在晚上九點就寢。直到五年級、六年級,然後升上國中以後,小武已經蛻變成完全看不出以前是問題兒童的活潑樣子了。

這個時候,我提醒父母「要引導小武說出自己的想法」。後來,小武慢慢能夠做到自律,高中時還表示「想做動物相關的研究」而選擇理科的課程,現在正在大學裡為了實現夢想而讀書。大家應該已經可以看出來,小武為什麼能夠擺脫問題兒童的狀況了吧。

大腦的發育順序

人類生存的機能大部分都由大腦掌握,甚至可以說育兒就等於是「育腦」。父母就是改用正確的育腦方式,小武才得以改變。就像孩子要先會自主活動頭部以後才會說話一樣,大腦的發展是有順序的。所以,培育大腦也有應當遵守的順序。

在孩子出生到五歲以前,必須先培育「體能腦」。睡覺、清醒、進食、靈活地動作,這些全都是由大腦掌管。體能腦主要是指包括負責內臟運作和自律功能調節的下視丘在內等間腦、腦幹部位。

寶寶出生後只會躺著,不分晝夜都會哭著討奶,接著才會漸漸不在深夜醒來、可以持續睡過夜。然後寶寶會慢慢能夠自主轉動頭部、翻身、坐著、爬行。在這段時期,寶寶會和家人一起在早晨醒來,入夜後睡著,一天吃三餐,開始會表現出喜怒哀樂。總而言之,人一出生後,身體和大腦會先開始發育。

在體能腦發育時期後,接著就是一歲要開始培育「智能腦」。這部分主要是指負責語言功能、思考、運動技術(精密動作)的大腦新皮質。智能腦會在中小學的學習過程中大幅發展,不過依然會有個體差異,大致都需要花時間一路培育到十八歲左右。

最後是在十歲到十八歲期間培育的「心智腦」。這部分是指運用大腦新皮質裡功能最頂尖的額葉,來解決需要進行人性邏輯思考問題的能力。

大腦需要依照這三個階段來培育,但是大多數的父母都不管「體能腦」,只一味地講求發展「智能腦」和「心智腦」。這就是導致學歷迷思父母在育兒上受挫的主因,小武也是相同的情形。

小武的大腦培育失敗,是因為父母輕忽了在幼兒時期培育「體能腦」。母親有全職工作,同時又要讓孩子去上好幾家幼兒才藝班,每天都在趕時間。小武在三~五歲時通常都是過了晚上八點才吃晚餐,接著洗澡,休息片刻後上床就寢,早的話十點就能睡覺,偶爾還會拖到十一點。雖然小武培育了「智能腦」,但「體能腦」卻沒有充分培育,因而處於發育失衡的狀態。

孩子會看著父母的樣子長大。父母是否注重早睡早起吃早餐,是否為了做到這些而努力,這些都會在生活中逐漸形塑成孩子的價值觀。

後續我會再詳細說明,不過父母對事物的觀點、發言的內容、面對孩子的表情、是否會陪孩子玩耍,每一件事都會對孩子造成超乎想像的影響。

書名:《為何父母越完美,孩子越痛苦?:化擔憂為信任的教養之道》
作者:成田奈緒子
出版社:如何/圓神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4月1日

比才藝更重要的事

如果在培育「體能腦」之前先培育了「智能腦」,原本童年時期乖巧聽話的優秀小孩,在升上小學高年級以後,就會有很高的機率發生拒絕上學、焦慮症等心理問題。

從小武的例子來看就很清楚了,父母若是輕忽培育大腦的順序,就會得到慘痛的教訓,這就是事實。

「體能腦」先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再依序堆上「智能腦」「心智腦」,這才是良好的育腦階段。倘若「體能腦」太虛弱,不管後面再怎麼努力堆砌「智能腦」和「心智腦」,都可能會失去平衡而崩塌。

舉例來說,大家可以想像住在一棟客廳位於二樓的獨棟房屋。

假設大家都想要有一張放在客廳裡的漂亮沙發,或是超大螢幕的電視。想要這些並沒有問題,但如果一樓(體能腦)面積比二樓(智能腦)要小很多,要是往二樓塞進各種家具,房子就會垮掉。即使二樓什麼也不放,房子也可能會因為一場小地震而崩毀。萬一大地震來襲,全家人都會被壓扁。

只要好好培育體能腦,小學的孩子在入夜後就會睡覺,早上會主動起床、表示「肚子餓了!」並吃早餐,然後心滿意足地乖乖去上學。

乍看之下,所有孩子每天都是很普通地早起去上學,但是根據小學的調查結果,早上強制叫半睡半醒的孩子起床、逼肚子並不餓的小孩吃飯的家庭,其實遠比想像中的多。

各位讀者是不是在孩子尚未培育好體能腦(一樓)時,就強迫他學才藝或運動(二樓)呢?當然,如果孩子自己想學,父母也會想讓他學。父母可以盡全力幫助孩子發展能力,但希望各位要注意「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否均衡」。

當我問家長「想要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時,幾乎沒有人回答「只要健康強壯就好」。希望孩子呼吸均勻,心跳速度適中,有足夠的肌力,具備至少能保護自己逃避危險的運動神經;晚上可以睡得香甜,早上張開眼睛就能起床,總是笑容滿面、活力充沛──我從來沒有聽過家長這樣回答。

然而,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一切都要以這些為基礎才能建立起來。

依我看來,「想要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的答案如下:

一、在「體能腦」時期培養出「像原始人的孩子」

二、在「智能腦」時期培養出「有課外求知欲的孩子」

三、在「心智腦」時期培養出「能夠判讀對方心思的孩子」

●本文摘自如何/之《為何父母越完美,孩子越痛苦?:化擔憂為信任的教養之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圓神出版 親子教育 育兒生活 親子 親子教養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嘴角失守!NETFLIX懸疑幽默新作《正念殺機》原著搶先看

你的房子能抗幾級地震?921地震前興建的房子怎麼辦?

2025年生肖運勢解析出爐!乙巳靈蛇年屬狗、屬猴好運難擋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