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書別急著闔上,知識內化3步驟讓閱讀體驗昇華
文/荒木博行
用適合自己的方法, 將知識「銘刻於腦」─知識內化的第一步
銘刻於腦,就是牢牢記住閱讀到的學問和感受。簡單說,別只是閱讀文字,也要試著寫出來或是說出來。我過去曾把一些商業書名作,每本整理成四頁的圖解筆記。至於筆記的架構,一頁是整體摘要,然後搭配三頁分論。
為什麼要做圖解筆記呢?因為在畫圖的過程,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銘刻於腦。我將閱讀心得歸納成三點,思考淺顯易懂的架構,然後動手描繪……由於在繪製的過程中,也夾雜著讀後感,所以書中的內容會完美地灌輸在腦中。
由於有著讀過的內容會成為「死沉澱物」囤積於腦的危機意識,我認為圖解筆記是最適合自己的做法(畢竟我很愛畫無厘頭的插圖)。順帶一提,我後來將圖解筆記集結成冊,出版了《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和《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未來教養篇》,但這是意料之外的副產物,我只是憑著一股傻勁,去追求能有效將知識銘刻在自己腦內的最佳做法。
後來,我在聲音平臺Voicy開了自己的節目《荒木博行的book café》,學會了新的做法,那就是「說出來」。
我會在讀完書後,將十分鐘的內容分成三天播放。要想談論一本書,不僅要重溫內容,還要思考書中架構,最後再正式錄音。待節目播出後,我還會重聽自己說過的內容,回答聽眾提出的問題和評論……這全部的過程,幫助我將讀過的內容化作腦內的「活沉澱物」。
而且我是連續三年全年無休,持之以恆地做下去(也就是連續一千天以上),因此我的大腦應該積累了一千天份的活沉澱物了吧(純屬個人猜測,畢竟我也沒看過自己的大腦)。
當然,將知識銘刻於腦的方法不僅限於「圖解筆記」和「廣播節目」,關鍵在於使用能讓知識在自己記憶內紮根的方法。也可以是心智圖、透過社群媒體發文、做個人閱讀筆記,或是與別人談論等等。
無論如何,別讀過書就算了,嘗試去建立自己的讀後習慣。只要傻呼呼地持之以恆,沉澱的知識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積極運作起來。
用輕鬆的心態閱讀, 才能將知識「冷藏封存」─知識內化的第二步
另一方面,「冷藏封存」是知識沉澱時少不了的步驟。雖然很多人會透過各種形式去實踐前述的「銘刻於腦」,但往往會忽略掉「冷藏封存」。
「冷藏封存」就是讀完書後,將當時看不懂卻隱約覺得重要的部分,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例如,先前提過的蒂姆.英戈爾德那句「世界反而是接連不斷地在形成」, 就被我「冷藏封存」在腦海裡。我會把看似意味深長,卻難以參透的話放入腦中的保冷箱,而不是直接略過它。
例如當我打開保冷箱,就會看到這段話: 應該去研究過去究竟有什麼。上帝在我眼中是個無限、獨立、全能和全知,並創造出人類及我想像的世間萬物的實體。越是審慎思考這一切,越認為不可能全憑一己之力辦到。由此可證,上帝必然存在。
抱歉,這裡的內容很艱澀難懂。這是笛卡兒在《沉思錄.我思故我在》中第三個沉思:「論上帝及其存在」。
當時我讀到這句時,我無法理解「全知和全能的實體」究竟是什麼樣的感受。雖然經常會感受到超越自我的無形之力,像是自然法則、運氣和緣分等。我認為超乎人類能想像的「無形之力」確實存在,但我從未感受過「無形之物」的「實體」。
讓存疑萬物的笛卡兒能輕易接受的「實體」究竟是什麼?需要透過宗教才能感受到「實體」嗎?由於缺乏真實感,所以這段證明上帝存在的內容,給我牽強又摸不著頭緒的感覺。
但在此同時,我也隱約預感到,人生撞牆期會是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因此我沒有忽略這段話,而是原封不動地冷藏封存起來(順帶一提,這個疑問在我後來重讀遠藤周作的《沉默》,思考上帝和「那個人」那段故事的意義時,才終於解凍)。
由此可見,我認為保留未解的知識很重要。太講求目的性的閱讀,遇到無法理解的概念時,腦內浮現「看不懂」三個字的瞬間,就會自動貼上「用不到」的標籤,選擇直接略過。
唯有抱著「閱讀未必要派上用場」的放鬆心態來閱讀,才能留意到這點。將知識原封不動的保存起來,期盼未來的自己能找到答案。那些保存起來的知識,會在自己受到某些衝擊時,帶來深遠的啟發(應該啦)。
順帶一提,我在智慧手機裡有準備一個「冷藏封存」專用箱,我會用打字、拍照等方式,好方便隨時取用,同時也會三不五時重溫內容,等待解凍的時機到來。
透過「產生連結」來攪拌腦袋─知識內化的第三步
探討完「銘刻在腦」和「冷藏封存」後,最後的「產生連結」是我為了留下沉澱物的實踐行為。也就是把當前持續生成的沉澱物,與舊沉澱物有意圖性地連結起來。
例如姜峯楠(Ted Chiang)的科幻小說《妳一生的預言》(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他透過這本小說提出一個問題:擁有預知未來能力的人,能否在知曉悲慘未來的情況下,依然活在當下?
讀完這部作品後,我透過「時間」這個關鍵字,試圖從讀過的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 的《時間的秩序》(L’ordine del tempo), 還有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的《論生命之短暫》(On the Shortness of Life)等書尋找答案。
結果卻冒出了新的問題,像是「時間該不會是極為相對的概念吧?」,還有「從大家都是活著邁向死亡的意義上來說,不就是明知未來而活在當下嗎?」。
在獲得新知識的時機,把新舊沉澱物強行連結起來。借用藤原先生的話,就是用這種方式攪拌腦袋,賦予奄奄一息的舊沉澱物嶄新的力量,並且慢慢增加腦內的活沉澱物。
總結來說,我在本章探討的是「閱讀是否有用」這個問題,而我的「答案」就是要「忘記閱讀是否有用」……也就是閱讀悖論。
無論你是多麼忙碌的商務人士,不對,正因為你很忙,所以才要享受這份矛盾來閱讀,這樣一來,閱讀肯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之《我們為什麼要閱讀?: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你更要知道自己在讀什麼?怎麼讀?為何而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