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由誰來主導元宇宙?虛擬未來應如何與世界串聯

(圖/Freepik)
(圖/Freepik)

文/赫曼.納魯拉 (Herman Narula)

如同金字塔或哥貝克力石陣,打造有價值的同樣是深具挑戰的大型任務,甚至是一項世代任務。誰將協調這項工作的所有環節?誰會幫助各方共同合作,並將各個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我們如何長期得到社會的認同?

在考慮元宇宙發展的組織架構時,必須問自己以下的問題:哪一種架構最有可能促進多數人的長期最大價值與意義?過程中的任何特定時刻,元宇宙開發者都必須在技術和社會限制的範圍內確定優先順序,這代表勢必要權衡沉浸感、存在感、可及性、逼真度,以及在世界之內與之間的意義、跨幅要有多大。我們如何確定做出的取捨可以增加或維持價值,而不是減少?我說到的「我們」,又是誰?

有些大公司已經大肆宣揚了他們的元宇宙願景,言外之意是這些公司在建造元宇宙這方面具有領導地位,也有主權控制元宇宙。我們暫且稱這種模式為「臉書模式」,當然你可以用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名字來替換臉書。這或許是我們最熟悉的元宇宙模式。臉書對於自己建造與主導元宇宙的計畫向來直言不諱,透過提前放話,希望把自己和元宇宙牢牢綁在一起,好讓它在元宇宙的中心地位成為定局。

這種元宇宙發展的組織架構將塑造出一種很像綠雕的元宇宙,只有相對少數的人能夠決定元宇宙的模樣和意義,其他人則將受到限制。這種元宇宙的經濟價值,將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平台提供者的周圍,其他人只能分到剩下的殘羹。

由一家大企業帶頭打先鋒,隨後控制元宇宙,這種概念聽起來很熟悉,因為這就是當前網際網路的運作方式。現代網路由幾家垂直整合的超大公司主導,他們擁有平台使用者產生的所有資料。在很多情形下,使用者資料成了這些公司販賣的產品,也因此產生了一句名言:對於臉書、Google 和其他許多有類似組織的公司來說,「用戶就是產品。」一家公司儲存和控制的用戶資料愈多,資料的價值就愈大,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公司不斷努力發展平台的原因,同時,他們也會設法讓用戶難以離開平台,或者難以在平台內行使任何有意義的自主權。

在這些平台缺乏自主權的使用者,不只是個人,商業活動的權利也遭到剝奪。平台裡產生的收益,有相當大的比例掌控在平台手中,因此即使技術上可行,創業者或新創公司也沒有誘因投入必要的金錢,在這些平台上建立各種業務。你可以在基礎設施上建立商業活動,也可以使用社群平台行銷,但多數重大機會遭到扼殺,或者只是變成某種功能,然後被規模最大的公司複製。

這種「擁有平台,就擁有用戶」的模式已經被科技公司奉為圭臬,但這種有爭議的控制模式不適用於元宇宙。幾乎可以肯定,元宇宙若採用企業模式,不會讓使用者社群覺得自己有責任維護這個生態系的健康,或者能從中得益,也無法使元宇宙的潛在價值最大化。

當今網路上大多數平台的價值結構都是金字塔形的。這些平台構成了金字塔的底部,這是大部分的價值所在;創作者位於金字塔尖端,他們獲得的價值相對較少。創作者對於平台及網路效應的依賴如此之高,讓他們就像被這些平台綁架一樣。 即使是收入最高的 YouTube 創作者或 Instagram 網紅,相對來說仍是小角色,一方面因為與平台賺到的錢相比,這些人的收入微不足道,另方面是因為夢想創立自己的競爭平台的創作者或網紅寥寥無幾。除非你擁有世代累積的財富、天大的自信,以及商業才能。

為了讓元宇宙充滿虛擬世界與體驗,不論在質或量上都必須值得人們花時間,那麼它的形狀必須像倒金字塔,也就是基礎設施提供者分到最小百分比的價值,其餘的價值由創作者自行創造並享有。否則,元宇宙的創建者將不得不為所有內容買單,即使是臉書,也負擔不起每年花 2,000 億美元請人製作刺激的元宇宙體驗。

書名:《虛擬新世界:元宇宙如何為我們擴增全新體驗、啟動更有價值的成就感經濟》
作者:赫曼.納魯拉 (Herman Narula)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24年2月29日

企業模式有一定的優點。首先,從可用性的角度來看,企業建造的元宇宙很可能行得通。這些公司手上已有大把資金,不需要從零開始辛苦籌錢,他們大可放手去做,也比其他實體做得更快。

但即便是像臉書這樣能夠很快打造元宇宙的公司,我也不相信他們會做得很好。在我下筆的時候,臉書對於不同世界之間的意義的理解,是以整合為重點,也就是說,元宇宙中的「你」就是真實世界的你。

你可能會在臉書元宇宙中使用你的真實身分,這代表該公司的元宇宙願景基本上缺少了反結構。他們的元宇宙更強調沉浸感勝過存在感,而且堅持要打造VR頭戴裝置。然而,發展並填滿一個與現實生活差不多的沉浸式虛擬環境,與元宇宙的真正價值沒有太大關係。

●本文摘自出版之《虛擬新世界:元宇宙如何為我們擴增全新體驗、啟動更有價值的成就感經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雜誌 元宇宙 數位 商業財經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這是個天生邪惡的孩子, 或是太早看見真相的觀察者……?

夏日極致療癒愛情電影《到我們為止》,布蕾克萊芙莉領銜主演──原著小說《以我們告終》

習慣表現「我很好」?心理師提醒:「負面情緒影響更超乎想像」

關於藝術,先知道這些就好!現在就跨出認識名畫的第一步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