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被取代而陷入擔心焦慮?也許你該好好轉換心態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陳夏民

我們都可以被取代,也必須被取代,世界才會正常運作

高中時,我聽過一個說法:要成為無法被取代的人,才能彰顯在團體中的價值。嗯,的確有道理。有一段時間,這句話是我掛在眼前的紅蘿蔔,在腦海中反覆重播,鞭策自己要更努力、要變得更厲害、更無法取代。

這想法一旦在腦裡扎了根,就會一路往上長、沒有停下來的可能。我從求學階段開始就被這樣的概念高速推著走,幾乎就要飛起來——我總是認真讀書考試,上班後也是每天力求表現,就算開出版社當了老闆也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要如何變成獨一無二,變成在哪裡都會被需要的人。

每每想要放棄,或是想對太陽怒吼「我不想要努力了啊啊啊」時,腦海深處就會跑出一句話:「不行,這樣你會變成普通人。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取代你。」

於是乖乖認命,繼續咬牙跑下去。

就像是只要天天鍛鍊,肌肉就會緊實、茁壯,在社會上打滾了一圈,雖然沒有顯著的成就,但也意識到自己變強了。很多時候只要一通電話,就能找到正確的人幫忙,更不用說受邀到某些以前只能觀望的場合,成為舞台上的一員。

■變得資深之後,可能先變油

有人開始叫你老師。雖然請對方別這樣稱呼,但內心還是欣喜,唉呀,我也來到這個階段了(但是被和我年紀差不多的人叫大哥,還是會有一點不開心)。

慢慢的,有更多拿起麥克風說話的機會,好像你一開口就有人想聽一樣。更不用說,到了某些地方,也有幽微抽象的特殊待遇,雖然不是很高級的那種,但日子似乎越來越好過了。也就在此時,我才發現有些地方不太對勁——我變油了。

對,畢竟不是年輕人了代謝變差,肚子的確有點油。同時,我說話也油了。打哈哈的場面話說得超級輪轉,看到其他人的作品或是想法,評論還沒經過大腦就已經說出去了。雖然不是故意,但總在意外時刻展開男性說教。

油膩——雖然總在我回神之後才覺得渾身黏膩不舒服——是可以忍受的,很低階的自我厭惡,只要回到被追捧的場合就彷彿清新俐落起來。

直到有一天,油花四溢卻沒打算擦拭的我,看到某個風馬牛不相干的陌生年輕人做了非常厲害的事情,甚至滿臉謙虛,我忽然覺得被威脅,好像有什麼東西會被拿走。

那時我才發現自己扭曲了——一旦東西到手,就越來越捨不得放,像是可以霸占溜滑梯的孩子惡霸,不會允許其他孩子與他分享。

當然,我不滑溜滑梯很久了。

我不想放的是頭銜,還有因為頭銜而來的各式優越待遇與權力。

專業上,我越是朝著資深的象限走去,就越是迷惘。

因為在這個社會,充斥著比我資深一輪、兩輪、三輪的人,他們口中的未來樣貌,好像與我無關,但所有資源全部都卡在他們手上。我或是我的同輩們就算滿懷抱負,可能也無法扭轉什麼。有時我還會聽見他們責備一代不如一代,而不免好奇,這個世界不就是在你們手上爛掉的?我們都不計較、還在想辦法解決了,你憑什麼還要對我們下指導棋?

■東西到手了,你願意把機會分享出去嗎?

當我歷經十年努力,終於也變成某些人口中的前輩,我才發現自己畏懼改變,希望世界最好永遠停留在現在這個樣子,我就可以方便地運用手頭上的資源和影響力,苟且活著、繼續當老師對他人指指點點下指導棋。

我在某種程度上的確變成無法被取代的人,但也同時領悟,如果每一個人都沒辦法被取代,都打算卡著地盤不放,整個社會不就成了一片死水,無法流動嗎?

從那時起,我把時間和心力放回自身,有意識地推開麥克風,練習閉嘴,練習節制,練習不要急著回應這個世界。遇到有人尋求協助,就在能力範圍內幫忙,並且克制自己不能下指導棋——這件事真的好難啊啊啊啊啊,該死的男性說教!

能夠在專業上成為無法被取代的人,表示我們都努力過了,也得到肯定。但如果我們期待的未來是開放的,就必須讓更多人踩在我們鋪設好的路上,走到更遠的地方,繼續開拓通往世界的路徑。

於是安靜、沉穩,繼續鍛鍊自己——感受能力持續茁壯,發現有某一種堅硬的物事在核心裡收緊,生出了不擔心被取代的自信,也企盼這樣的堅強能夠變成一座堅硬的基石,最後化作一座橋,讓更多的人可以踩踏而過。

等到世人足以憑借而過的橋樑越來越多,我就會開開心心地坐在自己這一座橋上,等待有更年輕、更厲害的人來取代了。我期待這樣的世界!

乖乖上工!不要逃避、不要貪圖注視

我曾在某高鐵站一狹長型的餐廳裡,看著一位服務生非常忙碌地在廚房與櫃台之間,也就是餐廳的兩端裡來回奔走,速度之快,讓我無比震撼。但後來我發現,他就只是在走,沒有別的了。期間,我向他揮手說需要一杯水,他急煞說好,但一樣來回走動,就忘了我的水。

這大概是我所見過,最會透過高速移動來裝忙的人了。至今我想起來,仍然不得不佩服,那速度之快幾乎在我眼前留下殘影啊啊啊啊!

雖然當下不太舒服,畢竟感覺被呼攏了,但我跟他一樣,也是很會裝忙。不,我是真的很忙,已經忙到快吐了還會主動開更多戰場讓自己更忙。我和那位服務生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在逃避該做的事。

那一陣子,我很沉醉於忙碌之中,好像在展演什麼藝術作品似的,昭告天下我有多忙碌。但後來想想,那其實是一種求救,也是一種逃避。我根本就不想工作了。我的生活嚴重失衡,我搞不太懂到底是職災還是純粹想發懶。我也清楚勢必得有所改變,但又明白如果要調整,那要花上一大段時間與心力才有可能改善。於是,我就透過忙碌來逃避,讓自己不用面對真實的生活與不愉快的心境。

說起來很丟臉,但逃避其實是很舒服的。因為那些新開的戰場,變成了我原有工作無法準時完工的藉口——但我遲早會完工的,終究還是一個很勤奮、很努力的人。

後來,過勞慢慢影響到我的身心狀況,我的身形浮腫變得很胖,心裡則對自己有種虧欠感,於是透過猛吃來發現,睡眠狀況也是一塌糊塗。有一天,我終於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決定一件事:我要停用臉書,我不能在上面繼續炫耀忙碌生活了!

說也奇怪,我決定不再更新個人臉書之後(也不是硬性規定,只是覺得不太需要使用了),就少了一大利器來炫耀忙碌,同時也不再需要跟上最新話題並與人互動,時間忽然多了一大半。不久,疫情開始,有太多工作停擺,Podcast或其他錄影節目也改成線上連線就能搞定,我省下一大堆通勤時間,於是乖乖運動、散步,竟也在這段期間裡,療癒了原本過勞的身心。

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其實有另一個重點,那就是搞清楚真正的戰場在哪裡。沉迷於炫耀忙碌的那段時間,我對社群媒體上癮,各種按讚、各種流量、各種回應,我每天光是忙著回覆、忙著針對時事發表意見,幾乎就沒有時間工作了。

我心理明明就清楚,那些按讚不一定有具體的價值,在上頭的互動或貼文,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別人的消遣,除非真的有幸,才有機會成為改變對方人生的一丁點動力。但我就是離不開啊!我想,或許是因為那些按讚數字或是留言,提醒了我還是被需要的。

這對於一直悶著頭苦幹的出版人而言,好像提供了一點注視,暗示著從事冷門行業的我,其實有著觀眾。但我也就默默地被吞蝕,進而拖延了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我常想,社群媒體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我去練popping時,舞蹈教室的鏡子牆。我總是要盯著鏡子裡的動作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跟上、有沒有做錯,但也因為太在意鏡子所看見的回饋畫面,而總是慢了一拍,沒辦法把動作打在音樂的節奏點上。

我的popping老師曾經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要看鏡子,但也不要看鏡子。或許就是最重要的提醒。有一次上課,他直接要我們free style,不要看鏡子,就自己跳,跳得爛也沒關係。他說,想要把舞跳好,必須先懂得聽音樂,不要只是看鏡子練動作,很容易變成不懂得欣賞音樂的舞蹈機器。

不要被鏡子的倒影給影響了。真正跳舞的人是自己啊。

當我決定軟性退出臉書,沒事絕對不貼文之後,我才發現,除了炫耀忙碌文之外,就連想要發討拍文也都沒管道了。但好強的我絕對不會上去討拍,所以也藉此練習與孤獨相處,重新分配生活的重心,把原本用來經營個人社群媒體的時間,轉換到工作上。

書名:《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
作者:陳夏民
出版社:逗點文創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27日

後來,我乖乖面對工作、面對低潮,去思考可以運用什麼方式來解決各種困境,有哪一些朋友可以擔任我的人生教練,聽我傾訴也給我指引。很幸運的,當我不再想用在社群媒體討拍或是吸引眼球的方式去逃避工作與人生問題之後,遇到困境的機會似乎也大大降低。

不敢說遠離社群媒體就一定會帶來多大的好處,但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懷抱著很大的夢想卻意志不堅,那或許重新思考時間的分配,直面工作、情緒,可能會比較好。

我也下定決心,未來我不想再逃避了,要把工作做好,把生活過好,成為一個不會厭棄自己的人。

●本文摘選自逗點文化出版之《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逗點文創結社 商業財經 工作職場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沙發上的心理治療》:作者菲莉帕.派瑞揭開心理治療的神祕面紗

喜歡戶外露營體驗嗎?不可不知組成露營的8個重要元素

「上課不專心」不代表注意力不集中!4種學習情況,你家孩子是哪一種?

Email 成效率殺手?學會這3招讓時間不再流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