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戰爭千年仇恨難解!到底誰先定居耶路撒冷這塊聖地

圖/美聯社;聯合報系資料庫
圖/美聯社;聯合報系資料庫

10月7日伊斯蘭教、政治、軍事混合組織哈瑪斯朝發射飛彈,多名武裝分子闖入以色列擄走多名人質及濫殺無辜;以色列也不甘示弱回擊,雙方激烈駁火,引發全世界關注。究竟中東長年不斷是為了什麼?!(編按)

從遠古到1936至1939的巴勒斯坦抗爭—簡要概覽

到底是誰先定居在這塊聖地上,以色列人還是巴勒斯坦人?這個問題常常被提出來,但很難找到明確的答案。其實這樣的提問根本就錯了。早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詞彙出現在文字之前,這塊土地已經有人類居住。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兩個族群的共同始祖所留下的遺跡,許多相關資訊也不明確。但是我們能夠肯定的是,以色列人的語言(希伯來語)和巴勒斯坦人的語言(阿拉伯語)是有共同的來源。

導致今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衝突的主要關鍵來自於二十世紀初的國際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來自不同國族,人數遠超過六千萬的大軍互相對峙。巴勒斯坦當時隸屬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省分,土耳其帝國的開國蘇丹是鄂圖曼一世,所以此帝國也被稱為鄂圖曼帝國。土耳其軍隊是德國和奧匈帝國的盟友;但是土耳其帝國自己內部的問題已經讓掌權者頭痛,地方勢力忙著鞏固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理會中央政府的指揮。

英國人早就知道鄂圖曼帝國內部衝突,他們藉機與海珊.本.阿里密談商討合作謀略。海珊.本.阿里掌控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麥加,是位舉足輕重的領導人物。麥加城位於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是西元570年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地點。著名的黑色立方體建築「卡巴天房」(Kaaba;阿拉伯語「立方體」)就在麥加城內,根據伊斯蘭教的說法,這座黑色建築物是亞伯拉罕和他兒子以實瑪利所建造的。全球的穆斯林在禮拜時都要朝向麥加的方向。

英國人提供相當優厚的籌碼給海珊.本.阿里:英國人承諾要幫他建立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帝國;交換的條件是海珊要在鄂圖曼帝國內策畫叛變。英國外交官亨利.麥克馬洪爵士(Sir Henry McMahon)藉由信件往返與海珊商討這件利益交換計畫。

海珊接受了英國的條件,1916年策動了對鄂圖曼帝國的抗爭。英國間諜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上校(Thomas Edward Lawrence),也就是著名的阿拉伯的勞倫斯,大力協助海珊的叛變計畫。勞倫斯之前在敘利亞進行考古工作,因為熟悉阿拉伯語而很快贏得當地人的信任。海珊.本.阿里其實最後沒有拿下英國人原先答應的大餅,但是他還是誇口封自己是「阿拉伯之王」;西方國家最後只將今天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漢志地區(Hejaz)給予海珊.本.阿里。

瓜分鄂圖曼帝國/賽克斯—皮科協定

但是英國人也瞞著策動鄂圖曼帝國內部叛亂的領導人,早已偷偷地與法國人磋商;在完全沒有徵詢這個領土當地住民意見的情況下,英法兩國就盤算著在第一次大戰結束後如何私下瓜分鄂圖曼帝國領土。這個祕密協商就是賽克斯—皮科協定(Sykes-Picot Agreement)。佛蘭索瓦.傑歐-皮科(François Georges-Picot)是駐貝魯特的法國總領事,馬克.賽克斯爵士(Sir Mark Sykes)則是英國政府的近東問題專家。

大部分的巴勒斯坦民眾對背後一大堆協定和談判一無所知。巴勒斯坦人莎哈爾.山姆哈(Sahar Samha)1917年出生於拉姆安拉附近的小村莊,她還記得1920和1930年代發生的事。「我們是務農的,生活簡單純樸,忙著播種和收割。我每天都在農地上忙碌,清晨四點到五點之間就開工了,忙到約下午四點才回家。我們採收番茄、黃瓜和無花果;我們摘取橄欖來搾取橄欖油。我們收成的農作銷售到全國各地。遇到齋戒月*時可就慘了,我們白日要整天採收水果和蔬菜,但是要等到晚上才能進食。」

以色列家園 貝爾福宣言

每年一度的齋戒月是齋戒禁食的月分。對於像莎哈爾.山姆哈這樣勤奮勞動的農民而言,不吃不喝的月分特別難捱。虔誠的穆斯林在齋戒月的三十天中,每天從日出到日落的那段時間是不飲不食。只有等到黑夜降臨,一家人才共同結束齋戒。

除了阿拉伯革命者海珊和法國人之外,英國政府還有其他合作對象:當時許多猶太移民紛紛來到「以色列家園」(猶太語Eretz Yisrael)尋求出路。「以色列家園」指的就是當時的巴勒斯坦。1917年11月時英國政府公布了當時英國外相阿瑟.詹姆斯.貝爾福(Arthur James Balfour)起草的貝爾福宣言:「大英國協國王陛下的政府對於猶太人民建立屬於自己家園的國家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並且會盡力促成此建國目標達成;但是這些支持是以下列原則為前提,也就是在巴勒斯坦居住的非猶太族群的公民權和宗教權不受到影響,猶太族裔在其他各國的權益和政治身分也不會受到影響。」

猶太移民米歇雷姆.薛希特(Mischelem Schächter)遷移來這裡主要是出於宗教的動機,而不是政治因素。「我在波蘭就讀一所猶太教學校。我受到的教育告訴我,猶太人只有一個屬於自己而且應該居住其中的家園:『以色列家園』。我接受了這個想法。從小我就聽說我父親有一位表兄弟已經遠行搬去那裡了。年紀稍大時我就想,這位親戚可以到那邊居住,顯然可以在那邊找到工作而生存。我來這裡可不是為了錢,賺錢絕對不是我的動機。我要建設以色列,這是我的家園。」

這樣一句話,一直到今天都可以重複在不同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口中聽到。這塊三千多年來紛爭不斷的土地,早已經成了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國族歷史。這塊土地罕有超過百年以上的和平歲月。握有權杖大位的人來來去去,常常改朝換代。入侵者可以追溯到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然後亞歷山大帝,托勒密王朝、塞琉西王朝、最後是羅馬人。西元600年時,伊斯蘭信仰的阿拉伯人征服這塊土地。四百年後在血腥的十字軍東征時,基督徒橫掃這片土地。以色列作家阿默斯.埃隆(Amos Elon)曾以城為例來說明這塊土地不斷引燃的紛爭。埃隆細數過去三千年來五十件重要的「圍城、掠奪、征服和毀滅」。

西元1000年前,以色列各族首先在國王掃羅,之後又在大衛王和所羅門王的帶領下,逐步征服這塊區域。當時以色列最常受到威脅是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是航海的民族,「巴勒斯坦」這個名字就是從「非利士」衍伸出來。從西元1516年起鄂圖曼人統治這個地區,他們就用「巴勒斯坦」稱呼這塊領土。巴勒斯坦這個區域雖然從來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這塊土地上的住民在文化特質和社會風俗上,明顯地與其他近東地區的住民不同。

猶太移民潮

許多猶太人遷移的理由,就如同波蘭出生的米歇雷姆.薛希特一樣是出自宗教動機;許多新一代猶太移民則是出自政治的考量。1880年之後,許多來自俄羅斯的猶太人選擇逃難到巴勒斯坦。那時候在俄羅斯出現反猶的血腥衝突,當地歧視的法律讓猶太人成為二等公民。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估計已經有超過兩百五十萬的猶太人逃離俄羅斯。一百位難民中有九十七位會選擇到美國尋求新生活,三位則選擇巴勒斯坦。

這個數字差距背後有許多原因:巴勒斯坦的劣勢在於當地就業前景堪憂,政治局勢不穩定,交通不便,缺乏適宜居住空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搬進來的移民如米歇雷姆.薛希特遇到的情況也沒有太多改善。「我從伊斯坦堡出發到海法,一艘船上大概有近千名旅客,都是年輕人。一開始時我們先被安頓在一處營地,然後我們就收到指示:『出去找工作!』但是我起先找不到工作,因為找工作的人實在太多了。我一開始時幫忙建造街道,非常辛苦。不過我能接受事實,不會去幻想不切實際的白日夢。我在海法與十個人同住一間公寓,一直到我找到一份當銷售員的好差事,才能擁有自己的公寓。」

屈里弗斯事件

來到巴勒斯坦的移民除了面對經濟困難之外,政治局勢也讓人擔憂。許多人期待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所主張的建立獨立自主的猶太國。1860年出生於布達佩斯的赫茨爾從事新聞記者工作,1894年在巴黎擔任新聞通訊員時,親眼目睹一場從此改變他命運的司法訴訟。法國軍官阿弗列.屈里弗斯(Alfred Dreyfus)因為背負替德國蒐集情報之嫌疑而被起訴;但是引發公眾注目的焦點並不在於他的德國間諜身分是否屬實,反而是他的宗教屬性。屈里弗斯是猶太人,光是這一點就讓許多法國人認為可以判他有罪。事實上幾年後真相大白,屈里弗斯受到的控訴根本是子虛烏有。

圖說:西奧多.赫茨爾(1860-1904)想要建立「猶太國」。1896年他於同名著作中說明他心中的建國藍圖。

法國公眾反猶的舉動讓赫茨爾非常震驚。屈里弗斯審判過後兩年,赫茨爾在1896年發表《猶太國》(Der Judenstaat)一書。書中他說明猶太人必須建立一個自治國家的理由、方法和地點。「巴勒斯坦是我們無法遺忘的歷史家園。只要提到巴勒斯坦之名,就像是對猶太民族發出強烈動人的集體呼召。如果蘇丹陛下願意將巴勒斯坦交給我們,我們會負責調理整體土耳其財政的問題。對歐洲而言,我們將是一道抵禦亞洲的城牆,我們將建設阻擋外來蠻族的文化前哨;我們將以中立國家的身分與全體歐洲國家共榮共存,這才是我們生存的保障。」

錫安主義

赫茨爾發表論述後馬上就付諸行動。1897年他在瑞士巴塞爾召開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者大會(The First Zionist Congress)。錫安主義者是那些想要在巴勒斯坦創建猶太自治國的猶太人的自稱。地理上的錫安指的是位於耶路撒冷附近的錫安山,也就是歷史上猶太聖殿所在的位置。錫安其實是象徵性的名詞,錫安主義者不只是希望猶太移民定居錫安一地而已,而是希望布滿聖經上提到的整片以色列之地。巴塞爾大會的參與者隨後創立了世界錫安主義者組織(World Zionist Organization,簡稱WZO),選出赫茨爾為第一任主席。

大會參與者在「巴塞爾計畫」(Basel Program)中提出他們奮鬥的目標。他們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為公法所保障的家園。」大會結束後數天,赫茨爾在他的日記中寫下:「我用一句話來總結巴塞爾會議:我已經在巴塞爾創立了猶太國。但是這句話我自己會留意,不要公開說出去。……我如果大聲說出來,一定只會招來全世界的嘲笑。但是,也許在五年之內,或者肯定在五十年之內,大家都會贊同。」

有些阿拉伯的大地主高價出售土地,想要趁機在這些猶太移民身上大撈一筆。土地買賣可以成交主要是萊昂內爾.沃爾特.羅斯柴爾德爵士(Lionel Walter Rothschild)的協助。這位英國富豪蒐購土地,投資幫助巴勒斯坦的猶太農莊。直到1930年代早期之前,巴勒斯坦大約有百分之六的土地轉手更換地主。

希伯侖大屠殺

在此之前,在大地主土地上耕作的巴勒斯坦農民是沒有發言權來衛護自己的權利。土地易主後,許多農民在猶太人企業和農業界找到工作。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和睦共處,過著非常安穩的生活。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才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衝突。基督徒和穆斯林對猶太移民越來越抱持批評的態度。1929年時對立情況加劇,在希伯侖(Hebron)發生穆斯林攻擊猶太鄰居的事件,而在此之前,穆斯林和猶太鄰居可是和平共處了數十年之久。當時還要動用英國託管地的軍人介入來弭平這些爭端。

1933年的猶太移民潮

1929年的衝突過後才四年就開始湧入史上最大一波移民潮。從1933年初到1935年底,估計有十三萬猶太人遷入巴勒斯坦。當時納粹已經在德國掌權,對許多人而言,遷移可是攸關生死的大事。巴勒斯坦會成為猶太難民喜愛移民的目的地原因有二:其一是巴勒斯坦是創立猶太自治國的地點,讓反猶的攻擊成為歷史,不再發生;其二是許多國家的法律修改變為更加嚴苛,讓難民更不容易遷移進來。

猶太人約瑟夫.阿南(Josef Arnan)於1933年隨同父母由杜塞道夫逃難到巴勒斯坦。「我逃到這裡時才九歲。在德國時我住的屋子有三層樓高,還有地下酒窖。而這裡我們全家擠在一間房間內。對我父母而言特別辛苦。我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駱駝,貨車很罕見。過去準時紀律的生活已經不復可得,我們現在是住在東方。我們和其他移民在一起同屬於一個大家庭。」

1933年開時出現的大量移民風潮讓當地巴勒斯坦人的怨懟越來越深。鄉村和城市中漸漸出現不同的政治團體。1936年出現的阿拉伯高等委員會(Arab Higher Committee)也是從這些團體中發展出來的。這個委員會要求終止接受移民進入巴勒斯坦,也停止土地交易,也號召巴勒斯坦人加入全面罷工。這是阿拉伯抗爭的開始。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起義

巴勒斯坦人艾蜜莉.札卡曼(Amelie Dschaqaman)在伯利恆親身經歷了這次暴動。「罷工持續了六個月之久,開往耶路撒冷的巴士也停駛。所有的商店老闆,甚至市場上的攤販都加入罷工。但是我們總得想辦法維生啊,我家有五個小孩而我父親很早就過世了。還是有些攤商會販售一些食品如米、麵粉和橄欖油等。我母親有時候會要我出門購物,她一定會再三叮嚀:『不要等太久,趕快跑!』」

工匠技師也不去上工,雇員們也不出現在辦公室,勞工們留在家裡。但是並非每一位都是自願加入罷工,在伯利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自願加入。艾蜜莉.札卡曼說:「街道上就可看到槍擊衝突,阿拉伯革命分子不只是對付英國人,還會攻擊拒絕罷工的人;在市集廣場就常有攻擊謀殺,因為有些攤商想要結束罷工。」

革命分子的目的是要催逼英國託管地的掌權者改變想法。巴勒斯坦人認為只有英國人有權力可以改變現況。1920年在義大利聖雷莫(San Remo)會議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決定如何處置分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國和英國拿出在戰爭結束前就祕密談妥的協定,讓這些協定在此會議中正式通過。法國政府拿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託管權;英國則是拿下巴勒斯坦和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後來的伊拉克。

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抗爭在一開始時的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但是幾個星期後,英國人已經可以掌控整個局面了。英國人採用挑釁的策略來解決問題:英國人託管地政府加強雇用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來取代那些加入罷工的巴勒斯坦員工和勞工。叛變者無力長期對抗龐大的英國行政機制,許多罷工者最後都必須面對經濟瀕臨破產的慘況。

皮爾委員會

1936年10月罷工終於結束。雖然這次抗爭沒有獲得具體成果,但是這個第一階段的阿拉伯革命至少刺激英國人重新思考。英國政府想要追查這次叛變的根本原因,所以派遣了一個由威廉.羅伯特.皮爾伯爵(William Robert Peel)帶領的委員會到巴勒斯坦實地考察。委員會在1937年發表的調查報告中建議將這塊託管地分割:「在這塊面積狹小的土地上面,兩個民族之間僅僅隔著狹隘邊界,終究難免爆發衝突。這裡估計約有一百萬的巴勒斯坦人和四十萬猶太人生活中有(公開的或隱匿的)衝突。兩個族群之間缺乏共同的基礎。阿拉伯族群和猶太族群之間的融合是不可能的。雖然國際上認可猶太人有回歸老家的權利,但是這並不表示也賦予猶太人權利,允許他們可以在違背阿拉伯人意志下來統治阿拉伯人。」

皮爾帶領的委員會建議重新劃分邊界:北方和其他地中海沿岸屬於猶太國,其他地區屬於阿拉伯國。而宗教聖地則繼續由英國託管機構統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滿意這項提議。尤其是這兩個族群對耶路撒冷舊城權利各自的堅持,成為未來數十年之間不斷爆發衝突的導因。

三教聖地耶路撒冷

為何耶路撒冷舊城對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如此重要?答案要從這三個一神論世界宗教(monotheism;希臘文的monos意謂「唯一」,theos意謂「神」)的聖典中去找尋。這三個宗教的共同點不只是三者都信仰唯一的神;這三者的共同起源都在猶太人的信仰中。例如「亞伯拉罕」之名可以在猶太教的《妥拉》*、基督教的舊約聖經(這裡也包含了《妥拉》中的篇章)、和穆斯林的可蘭經中都可以找到。

這三個宗教的信徒都相信,上帝要求亞伯拉罕將他兩個兒子中的一位在山上獻祭給上帝。根據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信仰,這名要獻祭給神的兒子是以撒,根據可蘭經則是以實馬利。猶太人在獻祭的地點建造了兩座聖殿,所以今天稱之為聖殿山。巴比倫人在西元前600年時拆毀了第一座聖殿,羅馬人在西元後70年時毀滅了第二座聖殿;今天猶太人到聖殿山的哭牆前禱告祈求,這座哭牆就是第二座聖殿的遺跡;哭牆之前的功用是聖殿平台的擋土牆。

穆斯林禱告的地方則是哭牆後面一處位置較高的地方,根據伊斯蘭教信仰,這個地點是先知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帶有金色拱頂的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和阿克薩清真寺(阿拉伯語Al-Aqsa Mosque,原意是遠方的清真寺)都在聖殿山(阿拉伯語Haram al-Sharif,原意是可敬的聖所)上。對基督徒而言,耶路撒冷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是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和復活的地點。

除了耶路撒冷之外,皮爾委員會1937年的報告中還建議將兩處基督徒朝聖之地伯利恆和拿撒勒交給英國人託管。根據基督教的記載,耶穌出生於伯利恆,在拿撒勒成長。1930年代中期,這兩個地方住民以基督教信仰的巴勒斯坦人為多數。皮爾委員會估計,百分之八十的巴勒斯坦人會支持一個自治的阿拉伯國家。但是預定的阿拉伯國家區域包括了在南方的內蓋夫沙漠,而猶太國則是拿到北方豐饒的沃土。還有個最大的麻煩:在預定的猶太國土內還有二十五萬巴勒斯坦人。

第二階段起義

從猶太人的角度來看,只分到一塊狹小的土地讓大家很失望。但是1937年在蘇黎世舉行的第二十屆錫安主義者大會上,與會者還是通過了皮爾計畫。巴勒斯坦人對皮爾計畫的回應很快就出現了,1937年9月,叛變人士在拿撒勒射殺了一位英國高級官員。這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起義第二階段的血腥開場。接下來幾個月,抗爭者攻擊猶太屯墾區,破壞重要鐵道路線的鐵軌,引爆橋梁,搶劫英國和猶太人的車隊。

英國人以嚴刑峻罰來回應抗爭行動。軍隊處罰暴動的方法是常常以集體連坐方式處罰所有巴勒斯坦人。從事農業的莎哈爾.山姆哈回憶:「有一天來了一群數百人軍隊,闖進我們的村莊;我從我耕作的山中看到山的另外一邊出現了士兵和坦克;英國人驅趕所有村民出來聚集,然後逐一搜尋清查村落。」

村民夏里夫.哈米達(Scharif Hamida)說:「英國軍人要搜尋的是革命分子。軍人對我們的態度也很粗暴;搜尋的第一天就殺害了六位村民,受傷者更多。其實這些殺戮和攻擊的對象都是白白犧牲了。叛變者已經早一步離開了,他們把我們村民拋棄在村莊裡自生自滅。」

英國軍人又到隔壁村莊搜尋喬婕特.薩黛(Georgette Saadeh)家族的房子。「從白天到夜晚我們都提心吊膽。三更半夜時英國軍人從街上看到我家客廳發出亮光,他們就叩門進來,仔細搜尋房子。但是士兵只找到我媽、我睡著了的兄弟姊妹和我;我父親在海法過夜,他在那裡有律師工作,我們因此在哪裡租了一間房子。英國士兵以為我們藏匿了革命分子。」

百姓的受苦是來自兩方面:其一是英國軍人富爭議的行動,其二是叛變者對待自己同胞的過程。伯利恆來的艾蜜莉.札卡曼回憶說:「我看到英國人和叛變者都心懷恐懼;叛變者全身包藏起來;英國人殘酷打壓革命者,很少活捉叛徒,通常是就地處決。英國巡防車在街道上常常巡邏,阿拉伯抗爭者是一間又一間的找人募款,用來支援與英國託管機構的抗爭。有時候阿拉伯革命者也會綁架人質,威脅家人付款來贖票。」

當地住民中有部分人對革命者的暴力行動抱持批評的態度。很快的還會出現其他讓革命者煩惱的問題。阿拉伯革命者之間並不是團結一致共同對抗英軍,不同革命團體之間其實沒有互相溝通。常見到的反而是彼此之間的競爭,不同的派系或家族之間的恩怨也會捲入其中。農村人口、都會居民、不同的宗教派系之間的隔閡也是問題的來源。在那個時候,大約每十位巴勒斯坦人才有一名基督徒,而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是穆斯林。此外,也有與英國人利益掛勾,為英軍工作的巴勒斯坦人。

英國軍隊無論在經驗上、人力資源上或現代武器裝備上都遠遠超過叛變者。英國軍人日以繼夜仔細清查村莊和城鎮,追捕叛變者,當眾處決他們。1930年時,傳道者伊宰.丁.卡桑(Izz ad-Din al-Qassam)創立了一個伊斯蘭地下運動組織*,五年後英國人將他處決了。卡桑鼓動發起聖戰來對付猶太人和英國託管威權。四十五年後,有個極端的巴勒斯坦團體用此傳道者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戰士團體為卡桑旅和卡桑火箭。

儘管派系和宗族之間存在各種衝突恩怨,阿拉伯革命還是有位公認的領袖:在叛變團體頂端領導的就是穆罕默德.阿明.侯賽尼(Mohammed Amin al-Husseini)。英國人對他並不陌生,1921年時英國人才任命他為耶路撒冷的穆夫提(Mufti)。穆夫提是在託管區中最高位階的伊斯蘭教的法學者,所以他對公眾的影響力深遠。1936年「阿拉伯高等委員會」成員任命他為委員會主席。

猶太地下武裝組織「哈加納」

1937年9月爆發了第二階段的阿拉伯人叛變之後,阿拉伯高等委員會的所有委員和主席都列入英國拘捕的名單上。侯賽尼趁機逃亡,從國外發號指令。叛變一開始叛軍方面頗有斬獲,後來英國趕緊增派兵力。況且英國還有其他助力,英國允許猶太組職哈加納(Haganah;希伯來文原意是「捍衛」)裝備武器。在此之前,猶太屯墾區為了要防患阿拉伯人的攻擊,必須依靠哈加納武裝團隊的保護;但是武器必須由祕密的管道取得。獲得英國託管政府官方認可的哈加納團體,就是後來以色列國家軍隊的前身。

圖說:1936至1939年的阿拉伯人叛變讓英軍進入警戒狀態。照片是英國士兵於耶路撒冷在巴勒斯坦人身上搜尋槍械。

英國人和猶太人合作抵抗阿拉伯革命組織的行動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是英國軍官奧德.查爾斯.溫蓋特(Orde Charles Wingate)。溫蓋特帶領英國人和猶太人合作的特種部隊,夜間搜尋巴勒斯坦叛軍,然後加以殲滅。從英國人的立場出發,與猶太戰士合作是有實際的好處。巴勒斯坦人最喜歡攻擊的目標是從伊拉克的摩蘇爾(Mosul)連接到巴勒斯坦的海法煉油廠的英國石油管線。溫蓋特的官方任務就是保護英國的「伊拉克石油公司」不受到外來的破壞。

書名:《認識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從古到今的紛爭》
作者:諾亞.弗洛格(Noah Flug)、馬丁.薛伯樂(Martin Schäuble)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19日

猶太家園

猶太戰士們還有另外的目標:建立自已的國家;或者,借用英國人在貝爾福宣言中的用詞「猶太家園」(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從巴勒斯坦革命者的立場來看,1930年代的抗爭並不是為了爭取獨立自主屬於自己的國家,而是要阻擋建立猶太國的計畫實踐。巴勒斯坦國族主義,也就是爭取一個獨立自主的巴勒斯坦國,要再等數十年之久才會受到重視。在國族主義出現之前,許多巴勒斯坦決策者還是期盼一個阿拉伯大帝國的出現,一個遠遠超越巴勒斯坦邊界,北方通達敘利亞,而南方通達埃及的大帝國。

●本文摘選自《認識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從古到今的紛爭》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商周出版 社會人文 以色列 巴勒斯坦 戰爭 耶路撒冷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