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離世—那些毫無預警就殞落的生命,不容輕忽的「微笑憂鬱」

李玟的R&B抒情歌和能量飽滿的唱腔,一出道立即席捲台灣樂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玟的R&B抒情歌和能量飽滿的唱腔,一出道立即席捲台灣樂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天后李玟(Coco)不敵輕生離世,昨晚由其親姐姐在臉書及微博公佈消息,享年48歲。文中提及「李玟數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鬱症,經過長時間與病魔抗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消息曝光後各界震驚不已。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編按)

文/洪培芸

關於微笑憂鬱

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學者拉姆絲(Olivia Remes)指出,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卻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這樣的人,表面看起來很快樂,內心其實非常憂鬱。

.憂鬱問題

從憂鬱情緒到憂鬱症,是一個連續向度的光譜,也會在兩極之間持續不斷地變動。

情緒會因著每一天的生活事件,或大或小的外在刺激,讓人措手不及的緊急狀況,長期累積的重重壓力,來自社會、家庭環境或個人擁有的內在信念、性格及行為反應模式,而交錯影響及變化著。因此,關於情緒的覺察不能輕忽,而憂鬱問題更是不容小覷。

.成功將問題隱藏

這讓我想到,微笑憂鬱的族群往往能力也相當優異。

換言之,他們可能是該領域中的佼佼者、領頭羊,在他人的眼裡就是成功、傑出及優秀的代名詞,簡言之,就是「人生勝利組」。同時,對旁人而言,他們可能都沒有「客觀的憂鬱理由」。也就是,有工作、有車、有房、有伴侶、有父母、有兒有女……什麼都有。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既然應有盡有了,是要憂鬱什麼呢?

其實,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主觀經驗」裡,外在客觀現實如何,旁人看來有多美好,跟當事者的內在主觀世界,往往都是天壤之別。

書名:《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作者:洪培芸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4月7日

名人自殺,只是冰山一角

生命如同一場戰鬥,誰能來幫助自己?

除了名人案例,更多的,是看不見的黑數。對我而言,能夠勇敢面對,甚至願意在鏡頭前分享自己走過憂鬱歷程的名人,非常地勇敢,更是了不起。他們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那些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敢公諸於世,甚至連對親近的人都不願揭露的憂鬱經歷。

因為他們必須自我揭露,承認自己並不如大家所以為的正向積極,光鮮亮麗;要承認自己,所有的徬徨、脆弱、軟弱、黑暗甚至毀滅性的一面,還有許多撐不下去的夜晚,都在無聲地哭泣。他們讓大家知道,憂鬱並不可恥,更是不罕見。

不僅是前述的公眾人物,我們日常生活中周遭的人呢?

身為創業第一代,隨時枕戈待旦的「老闆」,在公司裡運籌帷幄的「高階主管」,看不見照護及責任盡頭的「長照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或者孩子需要時時跑醫院復健,因為有發展遲緩的「主要照顧者」;看起來是核心家庭,其實是「偽單親」的族群,甚至是老公去大陸經商,早已另組家庭;或老婆有躁鬱症,時常發怒,但是為了事業形象,還有面子,只好繼續當貌合神離的「假面夫妻」;不被家人接受及祝福,被人歧視及訕笑的「同性戀族群」;還有長年的「慢性疾病患者」,目前只能控制,但無法徹底根治的癲癇、僵直性脊椎炎,以及各種免疫系統疾病,例如乾癬、紅斑性狼瘡等。

這些人之中,大都是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看起來正向開朗,也充滿正能量。甚至很多人在大眾心中,就是正能量女神的化身、激勵男神的象徵。然而私底下,在許多人看不見的那一面,卻是高度焦慮、長期憂鬱、持續

在憂鬱症與正常之間:我們都遊走在灰色地帶

沒有得到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的診斷,沒有吃抗憂鬱劑,並不代表不曾憂鬱、不會憂鬱,或毫無憂鬱的情緒。

所有的人,每天、每分、每秒都在兩端之間遊走著。我們都一樣,差別只在於此時此刻的你,是靠近淺灰色那一端,還是深灰色那一端。

每當出現自殺新聞事件,所有人就會開始努力拼湊自殺者的憂鬱樣貌。如果找不到憂鬱症的證明,也會去找出其他的蛛絲馬跡。總之,就是找個理由及解釋,說明他為何會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

要拼湊出憂鬱症的樣貌並不困難,但這一切其實都是事後諸葛。

人都有一種傾向,就是「選擇性」地蒐集證據。也就是,去採訪他身邊的親友,去找到足以支持他早已憂鬱的痕跡。然而,那又如何呢?時光無法倒流,憾事無法挽回。

真正重要且關鍵的是,如何不在憾事發生後,才悔不當初、長吁短嘆,徒留親友的傷痛與遺憾永遠刻在心中。還有,所有人如何能及早自我覺察、辨識及了解內心的訊號,讓自己處在安全的網絡,而不會走到選擇結束生命的這一步。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本文摘自出版之《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寶瓶文化 憂鬱症 失眠 心理疾病 心理治療 醫療保健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嘴角失守!NETFLIX懸疑幽默新作《正念殺機》原著搶先看

你的房子能抗幾級地震?921地震前興建的房子怎麼辦?

2025年生肖運勢解析出爐!乙巳靈蛇年屬狗、屬猴好運難擋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