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比一比!走進韓國傳統市場,看兩地文化差異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文/Blue Chiou

城市文化的場域象徵:

有人說,要了解一個城市,就必得造訪當地傳統市場,因為其中販售的不只是生鮮飲食、日常必需品,也包含許多歷史與文化,例如蘊藏豐富文化特色的傳統市場:南大門市場、廣藏市場等,不僅吸引影視製作團隊前往拍攝節目,也是旅客訪韓時不會錯過的觀光熱點。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錯綜複雜的韓國傳統市場,來看看台韓兩地有哪些異同之處吧。

가자!搭上時光機,尋找韓國市場的祕密

朝鮮半島最初的攤販集會,可追溯到新羅王朝(約西元490 年),當時首都慶州就已出現為了祭祀而形成的市集,庶民們藉著這個臨時性場域,將農村與城鎮連結了起來。韓國的市場發展史之初,有個特殊的集市活動—五日市集,被視為固定式市場的前身,因當時各地區物資需求與人潮甚少,營業時間並不固定,有三日、五日、十日等不同天數的流動市集,而後,雖大多數都被永久性市場取代,但在河南、順天,抱川和濟州島等地,尚保留著相似性質的傳統集市活動,亦成為當地的觀光特色之一。

朝鮮王朝初期,由於皇室貴族們的物資需求,開始出現了시전(市廛),主要的交易區域為鐘路至南大門之間的관설시장(觀雪市場),後來再有南大門附近的칠패시장(七牌市場),也就是現今的南大門市場。而廣藏市場的前身,則是位於東大門和宗廟一帶的이현시장(梨峴市場,後變化成東大門市場,再成為廣藏);正祖李祘於水原華城南門所建設的市集,如今也變成了水原八達門市場、南門市場等共九大區塊的超大型商店聚集地。

圖/Shutterstock

似曾相識,卻又充滿文化差異的市場元素

台灣市場使用的紅白袋,以及韓國隨處可見的黑色塑膠袋,可說是台韓購物文化中的一大差異,半透明和全黑色,或許各自透露了民族性的熱情開放與保守合群。而比起殺價打折,攤販阿姨大叔總喜歡用多送東西或去掉零頭的方式來表達人情味,這點是台韓十分相似之處。再者,台灣初一十五的拜拜或中元節等,和韓國秋夕與春節的祭祀採買,也同樣表現了傳統信仰與市場供給差異的特性。

台韓皆有路邊攤,但為了因應當地氣候狀況,傳統街市飲食型態稍有不同。溫暖又容易降雨的台灣,路邊的露天座位常配有可捲收或撐起的遮雨帆布傘棚,延伸至騎樓下的小吃店面也隨處可見;而韓國特有的包裝馬車,則像是升級版的帳篷路邊攤,即使處於嚴寒氣候也能遮風蔽雪,繼續開張營業。若聚焦於桌面,一杯清涼暢快的台灣啤酒,對比杯身小巧,濃度卻高的韓國燒酒,也代表著不同的民族歷史、社會壓力與情緒。

台韓市場翻新改造比一比

為保留傳統市場,台韓皆進行了市場改建與更新。台灣有更新過的士東市場、大龍市場、碧砂漁港和高雄鹽埕第一市場,以及改建中的南門、東門與環南市場等。而韓國由於都市更新速度較快,市場改建的腳步也比台灣快了一些,新式市場可分為全棟式和巷弄式兩種,整棟的有南大門市場、鷺梁津市場、釜山札嘎其市場,以及大田市場等;重新翻修街道、加裝遮雨棚並改善環境的商店街式巷弄市場,則有最知名的廣藏市場、京東藥令市場和釜山國際市場、富平罐頭市場等。光首爾市內就有超過300 個市場(160 多個巷弄式市場與150多個全棟市場),從數量上就能看出台韓首都的地域廣幅和人口的巨大差異。

以市場探訪為核心的節目,台灣有公視的「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韓國最近則有飲食天王白種元主持的「님아 그 시장을 가오(一起去那個市場吧)」,對於各自傳統市場的視角詮釋與解構都非常值得一看。

圖/Shutterstock

保留傳統的同時接軌未來

除了環境再升級,台韓亦有為了活絡傳統市場所舉行的活動。台北有傳統市場節、迪化街年貨大街,聯合全台特色市場的台灣世博會等,眾多地方農會也順應消費者購買習慣,建立了電商購物管道,讓民眾不必出門就能買到各地特產。而首爾市政府,不僅曾在市廳廣場舉行傳統市場博覽會,一次集結推廣眾多城市、自治道的當地名產和特色店舖,更在多年前就開始積極輔導傳統市場商家使用無現金支付技術,並邀請了數個大型企業提供資源共同協助。

書名:《MOOKorea慕韓國第三期:傳統市場 재래시장》
作者:EZKorea編輯部
出版社:EZ叢書館/日月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5月4日

在韓國,到處都能刷卡已不是新聞,但營業額較低的小商家,較難負荷額外的手續費成本,玲瑯滿目的行動支付軟體中,有個由首爾市政府推出的ZeroPay,APP 直接串聯銀行帳戶,拿出手機掃描店家條碼即可付款,無需額外機器支援,大大降低技術門檻,且因有政府機關的補助,商家不必負擔手續費,顧客更能獲得稅金扣除優惠,自2018 問世後,成功地推廣進許多傳統市場與店家。

回到台灣,相似支付方式除了LINE Pay,近幾年也出現悠遊付和台灣Pay 等管道,但在傳統市場的普及程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台灣特有的電子發票手機載具,和韓國人在消費時先以電話號碼或刷卡記錄,再以總額扣除部分所得稅的功能上,面向雖不同,卻是異曲同工。另外,近年的農遊券、地方創生券和熊好券,也是科技銜接傳統的進展,這與韓國的온누리(Onnuri)市場禮券是類似的存在,在無現金交易的層面上,台韓皆往同樣的目標持續發展中。

結語

無論是台灣或韓國,傳統市場皆猶如一面反映在地文化的無形之鏡,外在環境隨著時代變遷不斷變化,卻又不著痕跡地,將歷史與庶民生活的集體記憶保留下來。從農村與城市的交會點,成為了非正式的文化空間,即便現今大型連鎖超市林立,傳統市場所乘載的情感與溫度,卻是怎麼樣都無可取代。下回造訪韓國時,別忘記安排一趟傳統市場之旅,體會絢爛的韓國文化與氛圍。

●本文摘自EZ叢書館/出版之《MOOKorea慕韓國第三期:傳統市場 재래시장》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日月文化 傳統市場 韓國 台灣 文化觀察 生活休閒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被挫敗感淹沒了嗎?避免過度悲觀自責,先好好安撫焦躁情緒

兩位少女突然失蹤 能找到她們的線索藏在人心最黑暗之處

關於女性友誼的真相:「失望」也是友誼的一部份,發現吸引妳的有毒關係

越南也慶祝中秋節!看看他們和台灣過節方式有什麼不同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