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絡還是資助?為了贏得一次世界大戰的金錢交易!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賄絡還是資助?為了贏得一次世界大戰的金錢交易!

文/梅里杜爾(Catherine Merridale)

非法資助也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玩的遊戲。不過,光砸錢不保證一定會有結果。在伯恩,納塞驚見一波「英國黃金」。他報告說:「協約國為了支持戰爭努力和收買有影響力的人物,投入了鉅款。」若論到在地的間諜,從打板球的英國人到布洛姆海德上校和他的電影攝影隊。法國人在彼得格勒設有一個宣傳局,由舍維伊伯爵領導,他是電影的另一個熱心提倡者,也是里昂私人銀行的代表。這些人的努力,還有小冊子、禮物和演講之旅全都所費不貲,但稱之為「英國黃金」則有一點誇張。事實上,布坎南曾經在五月要求倫敦撥款,理由是「軍隊、工人和農民都絕對無知,不曉得戰爭的起源或我們戰鬥的目標,盡是相信無數煽動家對他們說的謊話,以致於反對協約國和不惜代價追求和平。」但他只獲得區區的一萬英鎊之數。

英國有很好理由看緊荷包。在白廳,當官員計算他們花在俄羅斯的宣傳經費時,最讓他們驚訝的是異乎尋常的失敗率。好些人被派去了彼得格勒,但不知怎地從來沒有一個是真正稱職的人選。所以,他們需要的也許不是黃金,而是改變政策。英國到了五月想必已經猜到普列漢諾夫在促進俄國的戰爭努力一事上毫無效果。他們的其他方法包括把作家派到防線缺口,彷彿俄國人需要睡前故事慰藉似的:蘭塞姆和他一些不刮鬍子的朋友就是因此去了俄羅斯。一九一七年七月,美國的威爾遜政府加入計畫,同意派作家毛姆取道東京前往彼得格勒。

就像許多人一樣,一到達俄羅斯首都之後,作家毛姆就會和英國宣傳事務的首腦―小說家沃波爾―發生爭吵。兩人在這個過程中都為日後的著作搜集到不少材料,但兩人在爭取俄羅斯大眾一事上都沒有多大進展。就像諾克斯在一九一七年十月一封私人信函上說的:「最近負責宣傳工作的沃波爾不是勝任的人,因為他不認識俄羅斯,只是一個小說家和一個舞會需要的人。」從來沒有人會這樣說列寧。不管他是受到誰的支持,他傳揚的訊息都正中人心。到了五月底,任何到過前線的人都會看出列寧和他的追隨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對他們起不了作用的英國黃金,兩者之間的差異。

德國人一直不太挑。他們的間諜願意資助從芬蘭分離主義者到愛沙尼亞分離主義者到土庫曼聖戰士的任何人。不過,當他們把列寧和部分這些人物比較時,外交部的官員可以為自己願意冒的風險自豪。這位布爾什維克領袖沒有他們喜歡的那類血緣,也沒有承諾把忠心的哥薩克騎兵派到西線,但他的文章為士兵的倦怠發聲,他的黨也是夢想和不滿的焦點。列寧的德國資助者需要的只是俄國保持中立,他們甚至不用考慮他的未來,更遑論他的政權是否可存活。漫畫中的起義者會把刀咬在黃牙齒裡,但這一位只靠手上的筆就做了大事。

儘管如此,把列寧送回國都是一個賭局,花費不是小數目,特別是把帕爾烏斯要的錢算在內的話。不可避免地,接受這個責任的一小群人有時會覺得他們必須為自己辯護。當外交部長庫爾曼在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日寫信給大本營的外交部聯絡官時,距布爾什維克軍事政變成功不到一個月,他容許自己自誇了一下。這時候他的主要目標是在布爾什維克安排單獨媾和的細節,強化對列寧的進一步支持。他不認為布爾什維克會掌權太久,所以急於在俄羅斯再次改變軌道前為和約創造最佳條件。

庫爾曼把自己的目的說得很清楚。「打亂協約國和創造一個有利於我們的政治組合,構成我們外交政策的最重要戰爭目標。」他寫道:

俄羅斯在敵人的鏈索上看來是最弱的一環。因此,任務是逐漸鬆動它,在可能的時候把它移除。這就是我們在前線後方的俄羅斯進行顛覆活動的目的―首先是促進分離主義傾向和支持布爾什維克。直到布爾什維克從不同渠道收到我們穩定釋出的資金,他們才能夠建立起他們的主要喉舌《真理報》,從事活力充沛的宣傳和把黨原來的狹窄基礎擴大。

書名:《1917列寧在火車上》
作者:梅里杜爾(Catherine Merridale)
出版社:貓頭鷹/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6日

德國資金是怎樣向東流始終只能用猜的。完全有理由假設,帕爾烏斯的幾百萬馬克有一些進入了列寧的戰鬥基金。有可能,大胖子是利用他在丹麥的研究機構把錢輸送給布爾什維克―其途徑由他和拉迪克在四月的祕密會面敲定。有些研究者提到一個名叫沙辰斯泰恩的密使。其他移動資金的路徑也許是透過斯德哥爾摩。最方便的中介應該是菲爾斯滕貝格為帕爾烏斯和他的德國朋友斯克拉爾斯管理的公司:它把部分利潤導回生意經營,但把其他利潤用在俄羅斯進行政治運作。檔案已經打開,但很多文件已經消失。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列寧在一九一七年四月計劃前往俄羅斯時,接受了菲爾斯滕貝格給的兩千盧布,又為季諾維也夫要了八百盧布。他並沒有對這個部分的「德國黃金」猶豫不決。對於那些仍然拒絕相信世界上最偉大的社會主義者會在拿德國鈔票一事上撒謊的人而言,他們選擇說服自己列寧是用從鉛筆和保險套黑市貿易獲得的利潤補貼自己。

●本文摘自社出版之《1917列寧在火車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貓頭鷹出版 社會人文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鐵飯碗」不好捧!上級指令、民眾需求使公務員心力交瘁

拒絕瞬間衰老!參加活動讓日常變有趣、多與人對話表達想法

當育兒成為一種懲罰,高昂學費成為父母對子女不得已的投資

購物讓人上癮?廠商用哪些方法,讓你的錢消失但感到幸福?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