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掉壞習慣?主動創造「歸零」、「重啟」的契機,改變更容易!

圖/Pexels
圖/Pexels

文∕凱蒂‧米爾克曼

我們都知道,要改變行為是很困難的事。但有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讓我們從醫界的一則成功範例說起。

猝死綜合症(SIDS)光聽名稱就令人生畏。每年,全世界有數以萬計的新生兒因不明原因在睡夢中猝死。數十年來,醫學界對於防治SIDS束手無策。然而,一九九○年代初,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學者發現,相較於趴睡,讓嬰兒平躺仰睡可減少因SIDS猝死的一半機率!

有機會拯救千百條生命,公共衛生機關自然刻不容緩,馬上開始對外傳播新知。美國政府發起「仰睡運動」,教育新手認識嬰幼兒仰睡的重要性。國家衛生研究院透過電視廣播大力放送廣告,醫院診間和醫師辦公室也擺滿說明手冊。

當然,這些並非成功的保證。許多同性質的宣導行動都失敗了。只要想想,近期連鎖餐廳被要求標示食物的熱量,希望減少肥胖。結果證明,告訴民眾一份大麥克或一杯星冰樂有幾大卡,消費者的卡路里消耗量絲毫沒有減少。所以我們有充分理由可以預期仰睡運動也會走上同一條老路。

所幸,仰睡運動意外收到奇效。從一九九三年到二○一○年,美國嬰幼兒仰睡的比例翻升超過四倍。SIDS導致的死亡也隨之驟減,而且讓嬰兒仰睡的呼籲至今未過時。二○一六年,仰睡運動發起二十多年後,我在費城生下兒子,醫生依然遞給我宣導仰睡的小手冊。

但如果仰睡運動是一大成功,為什麼其他類似運動卻窒礙難行?這啟發我建構了一個假說。當上父母以後每件事都是嶄新體驗。也正因為這樣,你沒有舊的習慣需要破除,也沒有長久以來既定的作息規律會被中斷。不論好壞,這真的是全新的開始。

仰睡運動傳遞的訊息,恰好就在這個重要關頭來到。此時的你願意主動嘗試各種方法。不論你父母以前怎麼做,聽見醫生宣導讓寶寶仰睡的重要性,你就會迫切地聽從醫囑,況且這時你也沒有相關的舊習慣需要對抗。

相較之下,設法改變成人飲食、抽菸或疫苗注射習慣的公共衛生倡議活動,試圖要在忙碌生活中抓住我們的注意力,但根深蒂固的日常作息限制了我們對改變的開放心境。儘管那些資訊事關生死,也難怪我們往往置之不理。

但問題是,這種回到白紙狀態的經驗極為難得。我們希望改變的行為,幾乎多是每天日常、深嵌在忙碌固定作息中的習慣。我們想研究,也許有方法能控制回復成白紙的感覺。

新起點效應

研究發現,比起把時間看成連續的整體,我們更傾向於把人生想成一段又一段的「篇章」。這一章,可能始自你搬進大學宿舍的那一天,另一章,則得從你找到第一份工作說起。

人生新篇章的開頭不管再微小,都能給人一種重回白紙的印象。每當踏入新的篇章,我們用以形容自己、描述自己的標籤也會跟著轉變,促使我們想一同改變。彈指之間,我們從「學生」變成「上班族」,從「租屋族」變成「有房族」。而身分標籤與我們的行為息息相關。倘若我們被貼上「投票族」、「紅蘿蔔控」等標籤,這不只會影響我們形容自己的方式,也會左右我們的行為表現。

假設你曾在新年許下願望,自信滿滿地預測「新的你」在「新的一年」必定能做出改變,標籤也許會產生對應的效力。

邁入新的一年,過去那些想遠離社群媒體、拿到好成績、飲食健康而未果的嘗試,彷彿都能當成是另一個人的過錯而拋在腦後。去年的你在工作上未能大放異彩,或是戒菸失敗,「那都是舊的我了,」你心想,「現在的這個我是全新的我。」

書名:《零阻力改變》
作者: 凱蒂‧米爾克曼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22年4月28日

實驗證實,大學生除了在一月更常使用健身房,在一週的開始、放假之後、新學期開始,及自己生日過後,都比較會去運動。我們也記錄到,每年一月、每週一及連假過後,設定目標的人數皆會上升。分析結果呈現出驚人的一致趨勢,我們決定稱之為「新起點效應」(fresh start effect)。

新起點為人們的心理上帶來一種「重新來過」的感覺。大家覺得自己與過往的挫敗拉開了距離,覺得自己是不同的人了──而這個新的自己有理由對未來抱持著樂觀的希望。

這些新起點時刻能幫助我們克服邁向目標時常見的一大阻礙:既然以前曾經失敗,以後仍會失敗的那種感受。這說明了為什麼每逢星期一,我都深信接下來的一星期,我會比上星期更有效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有許多朋友除了新年願望,也會在生日那天下決心要定目標。這些新起點能提醒我們停下來想一想、反省過去,盤算長遠的全局,連帶也讓我們更有可能改變。

●本文摘自 出版之《零阻力改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嬰兒 父母 天下雜誌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LOG IN 台南/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

「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如何從實體店跨進電商?維持殷勤待客為第一準則

清醒身體卻動不了 被鬼壓床?醫師教你如何自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