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胡晴舫/ 一個都市人的童年——談華特‧班雅明唯一散文自傳《柏林童年》

文/胡晴舫「我努力想捕捉大城市的生活經驗在一個市民階級孩子心中留下的畫面。」 (《柏林童年.序言》) 「回憶,即使是最廣泛的回憶,也不總能累積成自傳。即便是與我特別有關的柏林歲月,回憶也肯定不能累積...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梅克爾傳》最詳實的梅克爾生涯傳記

#38國際婦女節快樂!回到「國際婦女節」,閱讀其他議題書摘!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百大最具權勢女性排行榜冠軍,堅持科學治國、貫徹人道主義的歐盟實際領導者,連任...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巫術、神蹟、超自然:二戰後德國靈異治療的狂熱,是鄉野怪談,還是真有其事?

文/莫妮卡.布萊克戰爭留下了讓人難以想像的死亡與財物損失。但是,它所造成的道德問題極其廣泛且嚴重,就連到了今日,在殘垣瓦礫都清理乾淨、建築門面的彈孔與凹痕都補上了灰泥,還有二戰的最後一批士兵相繼凋零...

迷創作.創作頭條

二戰史詩鉅作《蓋世棋蹟》 律師遭納粹囚禁竟成「西洋棋大師」

「蓋世棋蹟」改編自「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原作者史蒂芬茨威格同名小說,由德國資深男星奧立佛麥蘇希擔綱主演,他因為在「吸特樂回來了!」裡飾演希特勒而廣為全球影迷熟知,這次他將轉為飾演遭到納粹迫害的角...

藝開罐.藝文短波

2023台北國際書展/歷史屬於全人類 施益堅:歐洲太少人知道太平天國

台北國際書展第5天(2月4日),德國小說家施益堅在黃沙龍舉辦座談,談論他的歷史類小說《野蠻人之神:太平天國》。他表示,自己以虛構德國籍傳教士菲利普的角度講述太平天國之亂,目的是要讓歐洲讀者都能從零開...

藝開罐.藝文短波

2023台北國際書展/小屁孩想知道的天空 葉永烜、Cheap:好奇心就能創造不平凡

台北國際書展第二日(2月1日),擁有120萬粉絲的歷史科普Youtuber「Cheap」和國際級天文學家葉永烜在藍沙龍共同主講丹麥作家葛茱德.基爾的新書《威廉的星空》發表會。兩人分別向讀者講述了許多...

藝開罐.藝文短波

2023台北國際書展/德國作家卡特琳娜與孩子分享 「不怕輸的才是贏家」

德國作家卡特琳娜.高斯曼-漢瑟爾(Katharina Grossmann-Hensel)今(2/1)現身2023台北國際書展兒童沙龍區,與小朋友一同分享自己所創作的繪本「不怕輸的才是贏家」,希望透過...

迷創作.創作頭條

改編德國暢銷作家第一部長篇小說 私密故事哭翻全球

「沒有你的旅程」改編自德國暢銷作家麗塔福克(Rita Falk)的同名暢銷小說,她的作品在德國累計銷售超過700萬冊,其中也有許多被搬上大銀幕,唯獨最私密的「沒有你的旅程」她一直不願意給人改編。直到...

藝開罐.閱讀藝文

中國山東/八大關 博覽萬國風光

山東省青島市,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膠、琴島、島城,依山傍水,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外地人來到青島,如果未到八大關,等於白來了這座城市。八大關是大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也是青島的主要名勝之一,是最能體...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了解殺人是精神醫學的任務!一窺司法精神醫學專家眼中的暴力犯罪者

文/楊添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松德院區院長)他山之石:德國的精神鑑定德國,並不遙遠繼受德國法系的臺灣刑法體系,於刑事責任與刑案精神鑑定制度,有相當多類似之處。如鑑定人的選任,仍以司法官意見為主,制度...

藝開罐.閱讀藝文

優人物/藝術家掌美術館 王俊傑:展覽要有研究基礎

多才多藝多種工作在德國,王俊傑也打工,那是認識一個社會的途徑。他在劇場打雜,可以去柏林的國家劇院看人家怎麼運作;他去啤酒廠、巧克力廠、郵局,都是粗活,但能見到人家的生活;當過配音員,將亞洲電影翻譯成...

迷創作.創作頭條

以出版品展現文化韌性 法蘭克福書展推百場臺灣版權交流

全球出版市場重要盛會之一的「2022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將於 10 月 19 日至 23 日舉行,為協助國內產業掌握國際解封的熱絡商機,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今年在展會期間安排高達 110 場國際...

藝開罐.閱讀藝文

魏聰洲/輕輕問聲《新娘妝》何時再回臺?

文|魏聰洲(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歷史與文明博士)圖片提供|林美虹(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舞團藝術總監)《新娘妝》(Die Brautschminkerin)是一部2011年在德國達姆斯國家劇場首演的舞...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行道樹有多麼重要!種樹為了美觀,還是為了環保?

文/詹鳳春行道樹的角色,究竟為何?行道樹與我們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生活中為理所當然。少了,又覺得失去了什麼」。行道樹自古以來,作為道路指標以外,也為都市基本骨架。行道樹構成都市綠化環境的主軸,如以綠...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從「一億玉碎」到戰後熱情歡迎美軍,了解日本人的天皇信仰

文/楊照作家三島由紀夫面對的是二次大戰的戰後創傷。二次大戰之後去到德國的人,都注意到一個特殊的情況──德國人如此沉默,甚至連眾多人口聚居的大都市,街道上都是安安靜靜的,安靜到詭異地步,好像那一個個人...

迷創作.主題徵文

【碗美餐桌‧徵文佳作】劉又瑋/來自春天森林的滋味

主題徵文「碗美餐桌:節慶料理篇」由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讀創故事以及台灣碗盤博物館共同攜手舉辦,邀請大家暢聊美食,並分享屬於自己的「隱藏版菜單」及食譜。得獎金榜已公布,所有入選作品將陸續搶先刊登於聯合...

藝開罐.活動特區

德國藝術家個展 翻玩光影魔術

光不只能照亮空間,也能成為空間裡的主角。德國藝術家格琳首度於台灣舉行個展「漸層」,利用立體漸層作品,實驗光線於不同角度、位置產生的變化,今天開展。克里斯蒂安.格琳(Christiane Grimm)...

藝開罐.活動特區

「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巡迴展 亞洲首站選台灣

一所學校能有多大影響力?「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巡迴展亞洲首站將於台灣登場,可見到只有14年歷史的包浩斯學校如何改變世界,從現代人的家具、建築至生活美學都無所不在。包浩斯(Bauhaus)由建築師華特...

書市圈.出版風向球

村上春樹都致敬!《毛姆文學課》看見英國小說家創作心法與藝術觀點

英國知名小說家毛姆,他以《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枷鎖》等代表作聞名,作品中飽含精巧獨特的構思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作品不斷受到當代的名作家所推崇。如:村上春樹的《第一人稱單數》即是向毛姆的同名作品...

藝開罐.閱讀藝文

郭奕進/《人權路上》紀錄片臺德連線座談會側記

文|郭奕進(國家人權博物館組員)人權館監製之紀錄片《人權路上》於2021年5月14日(五)晚上七點三十分,在白色恐怖景美念園區閱覽室舉辦臺德連線座談會,配合駐德國臺北代表處「臺灣民主周」系列活動,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