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最好在睡前多久前吃完?想避免高血糖,更該好好吃午餐

圖/pexels
圖/pexels

在這個全民拚健康的時代,我們為了保健養生、維持合度的身材,無不卯足了勁,可是卻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為此深感挫折。生活中充斥這麼多聰明瘦身、逆齡抗老、延年益壽的妙方,為什麼還是幫不上忙呢?其中一大原因,就在於忽略了「時間因素」。(編按)

●本文摘選自之《最強時間營養學:何時吃比吃什麼更重要!讓你吃不胖、身體好、改善睡眠品質的健康新觀念》。👉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柴田重信

晚餐必須晚吃的人,宜採取「兩段式晚餐」

書名:《最強時間營養學》
作者: 柴田重信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6月25日

  晚餐越晚吃,和午餐的間隔時間拉得越長,就表示空腹時間越久,那麼晚餐後的血糖也更容易升高。如果因為工作等不得已的緣故,晚餐必須晚吃,不妨在稍早前的傍晚簡單吃一點,預防晚餐後的高血糖。

  吃「兩段式晚餐」的重點是餐量不變,唯獨將主食(碳水等)提前到傍晚吃,晚一點回到家後,才吃主菜和副菜的肉、魚、青蔬等。

  此外,養成傍晚喝茶的習慣也不錯。茶水中帶苦味的單寧酸成分,有抑制血糖上升的效果,而且以傍晚的作用最強。不過此時已近夜晚,宜選用低咖啡因茶葉,才不至於影響睡眠。

  夜間太晚吃碳水,生理時鐘容易往後延遲,導致作息轉為夜型人,建議想要矯正晚睡習慣者,採取這樣的「兩段式晚餐」,將碳水提前到傍晚吃。

  老鼠實驗有助於說明兩段式晚餐的效果。將餵食實驗鼠的時間,從下午的5點改為晚上的10至11點,結果老鼠的周邊生理時鐘逐漸向後延遲,作息轉為夜型化。但是將夜晚11點鐘餵食的飼料分出一半,提前在下午5點鐘餵食,剩下的另一半留到晚上11點鐘再餵食,結果有效改善了周邊時鐘的延遲,防止作息夜型化。

  下課後還要跑補習班的學子,或是因為工作繁忙而耽誤晚餐時間的人,都適合採用兩段式晚餐的進食法。

在睡前二到三小時吃完晚餐

  吃晚餐的基本原則是簡單吃,而且至少在就寢前的兩到三小時之前用餐完畢。

  夜晚的胰島素作用差,所以晚餐的飯後血糖容易偏高。想避免晚餐後的高血糖,應該認真吃午餐,預防晚餐報復性大吃大喝,帶著消耗不掉的熱量入睡,儲存為體脂肪。

  人體對晚餐的代謝利用差,因此晚餐應該少吃碳水和脂肪,否則容易造成血脂肪異常。

  大家都知道多吃鹽容易誘發高血壓,但其實血脂肪異常導致血液黏稠,血流循環不暢,也會加速動脈硬化,引發高血壓。正在進行「限醣」或「低醣」飲食的人,應該節制碳水攝取的時間並非早餐,而是晚餐才對。

  晚餐也不要食用天婦羅等油炸物,建議改用燒烤逼出油脂;油炒的菜色改為蒸煮;炸豬排改為涮豬肉片沙拉;炸雞改為蒸煮雞肉料理等,都可以大幅減少卡路里。

  不少人有晚餐小酌的習慣,啤酒、紅酒、威士忌、燒酒、白蘭地等酒精飲料的熱量,雖不至於像脂肪那麼可觀,但仍然比碳水的熱量高,切莫掉以輕心。

  習慣性飲酒不只引發肝功能障礙等疾病,也會擾亂生理時鐘,影響體溫和活動力,並且干擾肝臟等臟腑的周邊時鐘,在中央時鐘和周邊時鐘之間造成時差。此外,飲酒過量還會妨礙催眠的褪黑激素分泌。有的人為了好睡而晚酌,但是不知不覺喝多了,只會招來擾眠的反效果。

夜間攝取鈣質好吸收

  鈣質不只是我們的骨本,還是維持與調節生理機能所不可欠缺的礦物質。大家都知道中高齡要預防骨質疏鬆,但其實日本的各年齡層都普遍存在鈣質不足的健康隱憂,有必要經常刻意攝取鈣質。

  時間營養學研究發現,人體對鈣質的吸收率夜晚比白天好。腸道對鈣質的吸收率,因食物種類而不同。例如,腸道對於牛奶、起司、優格等奶製品所含的鈣質,有五○%的吸收率,但是對小魚、海藻類、大豆製品的鈣吸收率,則降到二○%左右。想要提高鈣質吸收率,可以添加富含檸檬酸、蘋果酸等的食用醋,例如日本傳統菜裡的南蠻漬20、海藻類拌酸醋的沙拉等。

  維生素D在鈣質的吸收利用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曬乾香菇富含維生素D,其他像是乾木耳、舞菇、銀魚乾、鮭魚、秋刀魚、鰻魚、蛋黃、豬肝等,也都含有維生素D。現在還有維生素D強化牛奶與雞蛋上市,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最強時間營養學:何時吃比吃什麼更重要!讓你吃不胖、身體好、改善睡眠品質的健康新觀念》。👉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飲食習慣 肥胖 醫療保健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