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時間提高效率!找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方法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上線術:Google時間管理一姐的高效秘訣,找到工作/生活/自己的平衡與幸福》。👉 立即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馬上開始閱讀!

文/蘿拉.梅.馬丁(Laura Mae Martin)

書名:《上線時間管理術》
作者:蘿拉.梅.馬丁(Laura Mae Martin)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8月1日

為什麼是我來引介上線時間

我大約在14年前從事銷售工作,展開在谷歌的職涯。當時要負責50多組客戶應接不暇,於是我設法組織電子郵件收件匣,並且建立工作流程儀表板。我只安排在週二到週四打銷售電話,如此就能於週一預先做好準備,然後在週五把筆記的總結內容寄送給客戶。

同事們很驚訝我在職務上總是駕輕就熟,並且使客戶和自己都感到滿意。開始詢問我組織工作、維持高效的方法。為何我不是每天最早進辦公室或最晚離開的人,卻始終能達成各項目標?我很快就明白,銷售並非我的甜蜜點;管理時間和工作流程才是我的甜蜜點。

接下來8年期間,我開創了谷歌生產力(Productivity@Google)計畫,並著手和從新進員工到高階主管的所有谷歌人合作。我發展多項職能訓練講習課程,教導公司全體人員提振生產力的方法。我開始發電子報,且有三分之一谷歌人訂閱,更有數萬專業人士參與我的工作坊,還給了極高評價。與此同時,我成家了,還生了三個不到四歲的小孩!

生產力的各項原則

生產力=願景+執行力

自從工業革命強調個別勞動者的產量與生產線各項指標以來,人們始終關注於生產力(Productivity)的效率和產出兩大層面。

無論如何,最富生產力的個人實質上同時具備兩種重要特質:願景(Vision)執行力(Execution)

願景就是我們開啟更多新的腦內迴圈——包括融會貫通各式想法、種種事物將獲得理解,你將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事項之間的關聯性(發揮創意),或是想出一種新的解決難題方法。

執行力就是我們閉合這些腦內迴圈——完成待辦事項清單上的事情、逐步完成步驟、落實自己的願景。懷抱不凡願景的人會在腦中開啟許多迴圈。有卓越執行力的人則使腦內迴圈閉合。高生產力的人既有願景、也將之付諸實現。

比方說,尋思如何為團隊化解問題時產生出色的想法,就是開啟迴圈。告知團隊實踐該構想的方法,就是閉合迴圈。你的時間就是投注於開啟與閉合腦內迴圈的循環之中。

許多人困於封閉腦內迴圈,沒時間為自己開啟新的思路。他們具有執行力但缺乏願景。還有的人雖能想出許多出色的主意,卻從未能夠具體落實。你必須願景和執行力兼具。倘若你忙於閉合腦內迴圈或完成待辦事項,而未能集思廣益、深謀遠慮、產生新點子或形成具創意的解決方案(開啟新的迴圈),那麼你只符合生產力等式一半的條件。

「停機時間」是激發創意的關鍵

我曾詢問各企業高階主管產生最優質想法的地點與時間,他們的答案裡三個首要的時地是①淋浴時、②通勤途中、③從事某種休閒或無關工作的活動時(比如說烹飪或是遛狗)。我們大腦需要這些停機時間,好休養生息和激發新想法。高階主管們的答案從沒出現開會期間或對收件匣進行分類時。在那一類活動中較少有讓新腦內迴圈浮現的空間。

在我們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之前,必須像一條蓄勢待發的橡皮筋,先拉回來,停一下。假如你懂得運用策略,將可把休息時間化為富生產力的時光。

生產力5C

(圖/商業周刊出版提供)

理解腦內迴圈的整個生命週期,對領會願景與執行力的價值很有幫助。

讓我們循著迴圈的生命週期來檢視生產力5C

放鬆:結束工作後,撥出時間遛狗。

創造:生出一個出色的想法,適合提交給某個客戶應用於即將登場的銷售活動。

採集:你用手機記下這個構想,然後把筆記轉移到清單漏斗。

整合:傍晚時,你整理好隔天要用的清單,並預定翌日上午十時致電給客戶。

完結:你與客戶洽談,促使其銷售活動實踐你的創見。

這就是新構思(願景)從發想一路發展到確保能夠具體落實(執行力)的循環過程。

求取平衡、不再窮忙

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充斥著手持式行動裝置,以為藉由它們可從任何地點處理一切事情,省下許多時間。然而,點一下就能開啟的email突然使我們覺得有刻不容緩的急迫性。與此同時,即時通訊內容和簡訊如影隨形,不斷地侵擾我們的當下時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些裝置最終使我們浪費掉的時間多過它們為我們省下的時間,除非我們實質上想清楚善用它們的方法。

我們多半也比以往有更多的會要開。試想一下,當你詢問某人或是自己被問到如何度過一天的時間,有多少次你只能回答說,被進度表接連不斷的會議壓得喘不過氣,甚至沒時間吃午餐或上廁所。這是舊式生產力思維下的老生常談。

我們過度頌揚了這種工作方式。我們讓終日勞頓變成很潮很酷的事情。我們誤以為忙忙碌碌是必然的。我們不斷聽到別人強調他們馬不停蹄,於是覺得夜以繼日很重要,然而這絕不是打造可永續的職場環境之道。某些最高階主管的行程表並不緊湊,他們把大量時間用來集思廣益、閱讀產業新聞、創造或獨立思考。他們領略到會議與會議之間的開放時間深具價值,並充分利用它們來重新組織和處理資訊。他們深諳,只是獨自思慮問題,可能是推進事情的最佳方式。

我們為什麼要延續忙碌代表成就的老派想法?又為何把參與過多的會議當成一種榮譽勳章?

我主張,我們應該求取平衡,而不再看重勞碌

心流(Flow)+專注(Focus)=善用時間(Time Better Spent)

時間管理這個時髦術語意味著我們想要更多時間,我們需要額外的時間,我們的時間不夠用。然而,即使我們有了更多時間,往往還會有更多事情發生。你在日程表上排定週二早上九至十一時這個時間區塊,預計用來進行一個真的很重要的專案。你啟動電腦,閱讀一封新email,馬上就到了九點十三分。你花了幾分鐘開啟一個工作資料夾並為它命名,然後收到一個即時訊息。轉眼已是九點三十二分,你回到電腦螢幕前,注意到有個你一直想完成且較容易處理的工作。很快就到了十點五分,你瞥見有封似乎頗緊急的email,於是點開它。在十點三十六分,你開始懷疑,距離開會只剩二十分鐘了,有必要現在開始進行新專案嗎?時間突然成了最不重要的問題。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因為時間管理只是第一步驟。它是發揮生產力必備的護欄。而生產力的基本成分是精力流與專注力。當我們在精神不振的時日「擠出時間」,這些時間將不會有多大價值。

並非所有的時間都有同等的價值。我在上午十點到十點半創造的新事物,將比我於下午四點至四點三十分隨便做的東西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儘管兩者同樣用掉三十分鐘。這兩個時段並不等值!我上午的精力點數比下午的精力點數更富價值。

適切的時段善用你的精力點數,將可獲得更優異的投資報酬率、產生更優質的成果。了解自身的這些模式,有助於你在規畫時間上把精力用來發揮最大的生產力。

●本文摘選自商業周刊出版之《上線時間管理術:Google時間管理一姐的高效秘訣,找到工作/生活/自己的平衡與幸福》。👉 立即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馬上開始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商業周刊 商業財經 時間管理 工作職場 書摘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高齡駕駛高風險?應定期檢測駕駛能力確保行車安全

9/9台灣狗狗日!寵物訓練師教你理解毛小孩行為背後真相

過度傾訴造成友誼的隱形傷害 朋友互相傾聽避免只「倒垃圾」

買房最大迷思:想「一次到位」該如何規劃你的住房需求?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