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跑壘教科書─周思齊:棒球場上首要重要的是「球場品質」

(圖/臺灣商務印書館)
(圖/臺灣商務印書館)

臺灣首部介紹場養護的指南,深入探討棒球場的發展歷史和維護重要性。書中透過多幅珍貴歷史照片,引領讀者了解臺灣棒球場的演進。在職棒明星球員的引導下,一窺棒球場的歷史還有維護的奧秘,以及美日等國對於球場的維護標準和重視,強調球場品質對喜愛的球隊和選手表現的影響。(編按)

文/周思齊

人們關注的賽事之一,若能跟當地的娛樂規劃結合,透過這樣的指標性設施(棒球場)就能振興當地的觀光,提升新體育場與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因為喜歡運動、喜歡棒球的人會到球場觀賞比賽,就可能會到周邊的酒吧和餐廳消費,這不僅帶來工作機會,也會帶動周邊娛樂的效益。其實這樣的思維方向,便是針對上表中的「地理位置」以及「場地用途」去做了通盤的考量,除了符合小聯盟比賽標準的場地規範,也整合了球場地理位置與當地的人文特色。

球場養護計畫的七大評估準則

球場興建完成後,後續要面臨的當然會是球場管理、營運、場地的維護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編制養護的計畫就變得相當重要。根據美國職棒大聯盟以及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工會聯合成立的棒球未來基金會(Baseball Tomorrow Fund)所出版的《棒球場地養護:適用各級球場的通用指南》(Baseball Field Maintenance - A General Guide for Fields of All Levels),便明確指出在安排球場養護工作時,要從整體規劃、人員配置、預算編排等方面來考慮,並且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項目:

▋評估球場適合人工草皮或是天然草皮?
評估球場使用哪一種草皮,其實跟接下來要思考的重點也都息息相關,包括天氣、預算、使用頻率、人員配置等等。過去我們對人工草皮有著誤解,認為有價位高、傷膝蓋等缺點,但人工草皮的技術已經發展數十年,且廣泛被許多球場所使用。如果球場使用頻率高(草皮休息時間短)、養護人員配置低、年度維護預算不高,也許使用人工草皮會是一個比較適合的選項。

▋該球場的使用頻率?
球場的主要用途?主要使用者?多久使用一次?每天?每週?在制訂計畫時要清楚球場的使用頻率,從頻率中來規劃養護的人員與次數,這也牽涉到了人力與預算的編排。因此能夠掌握球場的使用狀況,才能規劃足夠的養護人力,並且配合球場使用時間來安排相關養護工作排程。特別是草皮的養護,若要在賽事開打時能有準備好的草皮,勢必要提早拉出時間表來確認相關的種植、養護工程。

▋該球場未來是否會舉辦大型或是國際賽事?
球場如果在規劃之初就有預備將會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則相關的球場內設施都應該符合對應的標準。例如2023 年在臺灣舉辦的世界棒球經典賽A 組分組賽,臺中洲際棒球場為了能符合比賽的相關規定,在開賽前才進行了場內設施的修繕、草皮及排水的改善工程等等。假如一開始就有設定好球場的比賽規格,就不需要臨時做額外的補強。此外,球場建造完成之後,也會要提早確認大型或是國際賽事的時間,才能進行更精準、符合需求的養護時間安排。

▋哪個單位、哪個組織負責現場維護?
一組專責、專業的養護團隊是很重要的,團隊必須設定整年度的養護工作,在每場賽事前都能準備好場地,並在球場沒有使用的期間進行基礎的保養照顧。

▋相關的年度預算以及經費來源?
確定好整年度的預算、經費來源後,才能根據預算的金額進行相關的編排,讓整年度的維護工作不致於因為缺乏預算而中斷。

書名:《棒球場的歷史與養護入門全書》
作者:周思齊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4年2月1日

▋預算編列
整個預算的編列要考慮前述的人力編排、球場養護等各種需求。例如需要評估球場的使用頻率、是否有要舉辦大型或國際賽事?以及球場有哪些養護細節需要注意,好比照明、排水、草皮、轉播設備等等。

▋人員編制
基本上進行球場養護的人都應該是全職的工作人員,且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但如果是一般簡易球場的養護,也許會比較重視是否有足夠的人員或是志工能進行養護作業。另外,相關的人員都應該要有一份場地維護、檢測的清單,好讓他們在養護方面有所依據。這份清單也要提供給使用場地的人員,包含球隊、教練、球員等。

●本文摘自出版之《棒球場的歷史與養護入門全書》。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灣商務印書館 生活休閒 周思齊 棒球 運動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鐵飯碗」不好捧!上級指令、民眾需求使公務員心力交瘁

拒絕瞬間衰老!參加活動讓日常變有趣、多與人對話表達想法

當育兒成為一種懲罰,高昂學費成為父母對子女不得已的投資

購物讓人上癮?廠商用哪些方法,讓你的錢消失但感到幸福?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