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刊登徵才廣告,卻沒有人投履歷,到底人才都到哪去了?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晉麗明

企業主及人資人員很苦惱,因為在組織營運及發展的過程中,始終無法順利補足人力,從科技業到服務業、由基層人員到中高階主管,都面臨人力不足的窘境,為什麼人才愈來愈難找,台灣人才出現了哪些供需失衡的缺口?有以下幾個觀察,與讀者分享。

台灣人口紅利盡失,企業面臨無才可用的窘境國發會公布的人口推估調查報告,2020 年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同時2025年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老人占人口的20%。到了2034年,台灣將有一半的人口年齡超過50 歲。人口老化是不可逆的現象,而台灣的結婚及出生率卻每況愈下。

2021年每個月都是生不如死(出生數低於死亡數),2021年全年的出生數為153,820 人,較2020年銳減11,429 人,據美國中情局(CIA)的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台灣的生育率名列全球最後一名。再看看「少子化」對於人才培育及就業人口的衝擊與影響。2022年的大學入學年齡人口為21.7萬人,到了2040年只剩下15.6萬人,遽降近30%。據教育部統計,自110學年度大學生首度跌破百萬人後,大學畢業生每年減少1,000人,到了116 學年度,只有84.7 萬人。從宏觀的視角來檢視台灣的工作年齡人口,由2022年的1,630萬人,推估到2070年將減少一半以上,來到699萬至828萬人。

此外,根據勞動部的調查指出,國人退離勞動市場的平均年齡為63歲,遠低於日本的70歲及韓國的72歲。主計總處也提出台灣55 至64歲的勞動參與率為49%,相較韓國的68%、日本的79%,台灣並未善用中高齡的勞動力。人才難覓的窘境,並未緩解職場「高齡歧視」的現象,年齡超過40歲的,就會面對職場天花板的危機。這些持續惡化的社會現象,讓企業人才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人才議題將危及企業營運,也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國安危機。

人才國際化,「高出低進」導致人才稀缺

台灣腹地狹小,除了影響企業發展,也限制了人才的舞台。隨著台商西進,台灣人才大舉進軍中國,而在廠商轉往南向發展的趨勢下,台灣人才又要拿起行囊出征東協。

對於四面臨海、面積只有36,100平方公里的台灣而言,國際化趨勢是驅使島國人才出海打拚的重要關鍵。然而,近年來台灣人才呈現「高出低進」的現象,讓產官學界憂心,也嚴重衝擊企業的人才來源。

依主計處2017年的調查資料,有73.6萬人在海外工作,其中多數是白領精英。而優秀的高中學子也在「18歲開始拚履歷」(引述《商業周刊》第556期)的危機意識下,前仆後繼出國留學。雖然2020年至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暫時減緩了人才移動的腳步,但是,展望未來,台灣人才國際化,絕對是一個無法阻擋的長期趨勢。

書名:《獵頭解密:企業×上班族×獵才顧問,人力銀行獵才專家教你跳脫傳統求才/求職思維的10大實戰密技》
作者:晉麗明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1月4日

經濟邊緣化,讓台灣人才出走。馬雲形容台灣的網路產業是:「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台灣不是只有網路產業落後,代工為主的傳統及科技產業,面兩岸重複投資、紅色供應鍊崛起及東協新興國家的急起直追,我們的國家競爭力正逐漸消退。台灣經濟裹足不前,導致工作機會無法成長,這是將台灣人才推出國境的重要原因。

104的調查顯示,台灣人才到中國及東協發展,除了薪酬成長之外,主要原因是「與國際接軌」「擴大工作視野」「體驗不同文化」。面對人才國際化的趨勢,國家與企業的留才壓力與日俱增。企業營運影響人才的留任意願,日本軟體銀行由於投資踩雷,旗下願景基金產生巨額虧損,導致從2020年開始,陸續有十多位高階主管離職,馬雲、柳井正等人也退出董事會,孫正義不得不獨挑大梁來扭轉頹勢。企業如果不能穩健成長,優秀人才將會掛冠求去,造成組織人才的空洞危機。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之《獵頭解密:企業×上班族×獵才顧問,人力銀行獵才專家教你跳脫傳統求才/思維的10大實戰密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今周刊出版社 求職 人力資源 人才外流 上班族 工作職場 商業財經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2025年生肖運勢解析出爐!乙巳靈蛇年屬狗、屬猴好運難擋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看過的書馬上就忘了內容?做好讀書筆記幫助你完整吸收內容

溝通時避免太含糊!直接講重點幫助有效表達,切忌拐彎抹角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