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奴必備冷知識:貓為什麼發出呼嚕聲?露肚子其實不是討摸?

圖/Freepik
圖/Freepik

😺12/15 ,貓奴日一詞來自英文Cat Herders,請在這天盡情分享貓照片給親友,也不妨來點有關聲音與肢體語言的相關知識。

貓為什麼常常發出可愛的呼嚕聲?除了在滿足的時候會發出呼嚕,其實身體不舒服也可能發出呼嚕聲;睡覺的時候四腳朝天,雪白的肚子讓人類總會想伸手摸摸揉揉,小心!此舉可能破壞貓對你的信任。

😺貓咪發出的聲音和做出的動作該如何正確解讀,一起來看!(編按)

文/潘•強森班奈特(Pam Johnson-Bennett)

聲音溝通

貓咪除了做記號與肢體語言外,也會用聲音溝通,以有效傳達訊息。貓咪飼主會變得非常熟悉自己貓咪叫聲中細微和有些不那麼細微的差異。

幾乎每位飼主都能辨別貓咪叫聲的差別,有的是在說「陪我玩」,有的則是「給我吃飯的時間遲了」。貓咪的叫聲包羅萬象,從輕柔滿足的咕噥、類似母音的叫聲,到高強度的叫聲都包括在內,絕對不是簡單一聲「喵」就能帶過。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貓咪叫聲。

呼嚕聲

這是貓咪最有魅力又可愛的叫聲,呼嚕聲究竟如何發出始終是個謎團。專家提出各種理論,但最新的資訊顯示,呼嚕聲是由喉頭肌肉與橫膈膜收縮,對聲門產生壓力而發出。

貓咪在吸氣與呼氣時都可以發出呼嚕聲,而且是閉著嘴出聲。研究顯示,對四肢施加25赫茲的震動可以促進傷口癒合並提高骨密度與肌肉量,此外也有助於抒解疼痛。貓咪的呼嚕聲就是25赫茲(每秒震動25下)。
最初,呼嚕聲是母親與幼貓溝通的方式。幼貓可以感覺到呼嚕聲的震動,藉此知道母親的位置。呼嚕聲也有助於母貓緩解生產後及哺乳時的疼痛。

雖然身為飼主的我們最熟悉的是貓咪在滿足或哺乳時發出呼嚕聲,但她們在其他各種較不預期發生的情況中也會發出呼嚕聲。貓咪通常會在生病或恐懼時發出呼嚕聲自我安慰。貓咪瀕死時有時也會發出呼嚕聲。據了解,某些臨終患者會出現安樂感,同樣地,貓咪也可能出現相同的感受。
貓咪發出呼嚕聲也可能是想撫慰對手,以阻止對方的攻擊行動。

喵喵叫

喵喵叫通常是貓咪對人類打招呼,而非貓與貓的溝通形式。貓咪透過「喵喵叫」的變化形與飼主溝通。在判斷貓咪的要求時(食物、關注、打招呼、要求飼主不要打擾她等等),必須將肢體語言與環境細節納入考量。

咪咪叫

這種貓與貓的溝通可能用於定位或判斷目的。

啾啾叫

貓咪預期即將獲得想要的東西(通常是正餐或零食)時發出的輕柔叫聲。

顫音

比較悅耳的啾啾叫聲,通常是貓咪開心打招呼時發出。

圖/Freepik

噠噠叫

貓咪看到獵物時發出的興奮叫聲,飼主如果看過自己的室內貓坐在窗前看鳥或松鼠,可能會熟悉這種叫聲。

低鳴聲

貓咪閉著嘴巴發出的輕柔叫聲,通常用於打招呼。

咕噥聲

初生幼貓發出的聲音。

哈氣聲

哈氣聲是一種防衛性的警告,貓咪張開嘴並縮起嘴唇,將舌頭捲起後讓空氣急速通過舌頭,便能發出哈氣聲。發出這種聲音的貓咪極可能希望這個聲音及伴隨的肢體語言能夠嚇阻可能發生的暴力情況。如果危險情況持續,貓咪接下來可能會發動攻擊。

咂嘴聲

短促的啪啪聲,通常伴隨哈氣,是貓咪在受到威脅或驚嚇時發出的聲音。貓咪通常還會舉起一隻腳掌威嚇性的迅速拍打地面,以增強咂嘴聲的效果。

嚎叫聲

這是貓咪高強度的叫聲之一。從張開的嘴巴發出穩定、低沉的警告聲。就像貓咪藉由立毛讓自己看起來更大,低沉的嚎叫聲可能也是想威脅敵人。嚎叫聲可能是攻擊性也可能是防衛性。

圖/Unsplash

齜牙裂嘴

縮起上唇形成的威嚇表情。我將這個表情納入聲音溝通這一節,是因為這個表情通常伴隨著嚎叫聲。

尖叫聲

最常見的是母貓在交配後發出尖叫。公貓的陰莖上有微小倒鉤,在抽出時極可能造成母貓疼痛。貓咪在突然覺得疼痛或非常強烈的攻擊行動中才會發出尖叫。

嗚咽/號叫

表示困惑或不舒服的大叫聲。年紀較長的貓咪在迷路時可能會發出困惑的號叫聲。通常夜間大家都睡著後,貓咪在漆黑安靜的屋子裡走動就會發出這種叫聲。有些貓咪在嘔吐前會發出嗚咽聲。

求偶叫聲

發情的母貓會發出兩個音節的叫聲。公貓的叫聲則類似「貓」(mowl)。這些聲音在晚上往往會引起睡眠不足的人類扔拖鞋、潑水和各種咒罵

肢體語言與溝通基本知識

一般而言,肢體語言可以分為兩大類:拉開距離與拉近距離。貓咪的姿勢可能表示冷漠、接納或甚至想要互動,也可能表示「不要再靠近了」或甚至「走開」。舉例而言,要求玩耍的姿勢就是表示貓咪想拉近距離,而若貓咪四肢僵直站立且出現立毛(毛豎起),就是很明顯要求要拉開距離。

圖/Unsplash

自我理毛

貓咪是出了名的吹毛求疵,你可以常常看到貓咪在自我理毛。貓咪的唾液包含一種天然氣味中和因子,因此幼貓被母貓舔過之後,毛才會聞起來如此清新。理毛也可以去除灰塵、脫落的毛、寄生蟲和其他殘餘物。在戶外環境中,理毛不只是清潔也是一種求生本能,如前文討論過的,貓咪可以藉此去除身上所有的氣味殘跡。
貓咪焦慮或對情況不確定時也會出現理毛的替代行為,在某些極端的案例中,有些貓甚至因為太常理毛而出現局部禿毛。
過度理毛可能是數種潛藏的疾病因素造成,例如,貓咪可能會針對疼痛的部位過度理毛,某些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也可能導致過度理毛。

相互理毛

貓咪相互理毛具有多種功能,最常見的作用就是熟識貓咪之間的親密與社交行為。除此之外也能加強地位並消除壓力。貓咪也可能透過互相理毛產生一種熟悉、共同的氣味。你的貓咪可能也喜歡替你理毛,這通常是非常特殊的親密時刻。

輕撞與磨蹭

貓咪的額頭及臉部有氣味腺體,有時她會用臉部磨蹭或輕推你或其他,這種行為稱之為輕撞(bunting)。她在磨蹭時會將氣味留在這個人或動物身上。這是典型的親愛行為,用意可能比較偏向於親暱而非做記號。

相互磨蹭

這是指貓咪和另一隻貓咪磨蹭,是熟識的貓咪之間社交溝通的一種方式。相互磨蹭通常是一隻貓咪用脅腹磨蹭另一隻貓咪的身體側邊。感情好的貓咪在相互磨蹭前或磨蹭時也可能會有輕撞的行為。貓咪也會對人類做出這種舉動。

立毛

這是人人熟悉的防衛姿態,貓咪會拱起背部,豎起毛髮,也會側過身來,這些舉動都是為了讓自己在接近的對手眼中看起來更大、更具威脅性。

攻擊性戰鬥姿勢

貓咪會把腳打直站立,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更高大、更有氣勢。立毛也會讓貓咪看起來更有威脅性。貓咪會直視對手,此時瞳孔會收縮,耳朵向後略為平貼,而尾巴則會下垂,但不會夾在兩腿間。

防衛性戰鬥姿勢

貓咪側身站,雖然頭面向對手,但避免直視對方。尾巴通常夾在兩腿間,身體貼向地面或拱起,並透過立毛採取膨脹站姿。此時貓咪瞳孔會放大,耳朵平貼。

側步

在嬉戲、友善的環境裡,貓咪可能會側身站並略拱起背部和尾巴,引誘玩伴和她一起玩耍。雖然這個姿勢與防衛性萬聖節貓的模樣相似,但她不會立毛,臉上也沒有緊張的表情,沒有打架的意圖。

圖/Freepik

露肚子

貓咪露肚肚通常會被人誤解為想要人摸她肚子,但露肚子其實並非要你抓或拍她這個最脆弱的部位,貓咪露出肚子的真正用意必須視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遇到敵手,貓咪可能會躺下來展現防禦性。此時她傳達的訊息是她不想打架,但如果對手堅持,她會不惜動用所有武器(牙齒和爪子),貓咪希望用這個姿勢讓對手放棄攻擊。

而在放鬆的情境中,貓咪可能會在睡覺或休息時露出肚子,這才是表示她的終極信任感與安全感。不要想去摸她,以免破壞當下的氣氛,否則可能會引發貓咪的自發性防衛反應。通常貓咪要其他貓咪陪她玩的時候,可能會躺下來露出肚子。

搓揉

這是幼貓在喝奶前的踩奶舉動,以提高母貓乳頭的乳汁流量。許多成貓仍保有這種行為,會在飼主的大腿上或毛毯等柔軟材質上出現搓揉舉動,是滿足與放鬆的表現。

緩慢眨眼

許多人認為,貓咪對飼主或其他寵物貓緩慢眨眼是表示信任與親密。他們甚至親暱地把這個舉動稱為貓咪之吻,你可以試試看用緩慢眨眼回應你的貓咪。

書名:《為什麼你的好意害了貓?:Amazon史上最暢銷貓咪飼育聖經,從幼貓到老貓,從基本認知到緊急醫療措施,愛貓人必備經典指南!》
作者:潘•強森班奈特(Pam Johnson-Bennett)
出版社:讀書共和國/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3日

耳朵平貼頭部

要視耳朵的實際位置以及其他伴隨的肢體動作而定,可能是攻擊性或防衛性戰鬥姿勢。不論是何種用意,這個舉動都表示此時不應該碰你的貓咪。

機翼耳

這並不是指貓咪要準備起飛翱翔天際,而是貓咪的耳朵像機翼一般呈現水平狀態。貓咪如果出現這種舉動,可能表示躁動不安或逐漸產生攻擊性。如果貓咪耳朵有感染、耳疥蟲或其他耳朵問題,也可能有單耳或雙耳變成機翼耳。

甩尾

貓咪尾巴如果開始來回甩動,表示她愈來愈不安或緊張。如果此時你正在摸貓咪,這個舉動表示你該停手了,馬上停手。室內貓坐在窗前看著戶外的小鳥時,也可能開始來回甩動尾巴,以發洩逐漸累積的緊張和不耐煩情緒。

●本文摘自出版之《為什麼你的好意害了貓?:Amazon史上最暢銷貓咪飼育聖經,從幼貓到老貓,從基本認知到緊急醫療措施,愛貓人必備經典指南!》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讀書共和國 方舟文化 生活休閒 世界貓奴日 貓咪 寵物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探索圖博歷史文化的千年縮影 產生自我覺察與文化衝撞

《沙發上的心理治療》:作者菲莉帕.派瑞揭開心理治療的神祕面紗

喜歡戶外露營體驗嗎?不可不知組成露營的8個重要元素

「上課不專心」不代表注意力不集中!4種學習情況,你家孩子是哪一種?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