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渴望未來的世界更美好,關鍵有時僅僅只是尊重而已

大家好,我是閱讀人鄭俊德,在,讓我們借一本好書,探索自己,閱讀世界。

你被關過嗎?我想大多數朋友都是自由之身,甚至沒有的經驗,但如果一個人犯罪了,他接受懲罰是合理的,但後續教化又該如何做才能夠讓這群更生朋友回到社會呢?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醫生:圍牆之後的痛苦與生死》,談的是犯人的故事,更是一個生命轉變的故事。在圍牆之後,這些犯人他們是罪人,是病人,更是一個人────這是一本關於一位監獄醫生在監獄之中看見的,那些被遺忘者的痛苦與生死……

沙西德‧尤謝夫是一位在監獄、物質濫用和無家可歸社區工作的全科醫生。

為什麼有人願意為小偷、殺人犯和強姦犯工作?這是他十年來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在醫學院的最後一年最終是綜合考試,涵蓋過去四五年來的所有學習,具體取決於課程的長短。若沒有通過這些考試意味著無法取得醫學院學位。他極度害怕失敗,因為家族中沒有人是醫生,因此不會認為成功是理所當然的。

很不幸地,作者父親在他期末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意外去世了。在震驚中看著他的屍體並與他的母親和姐姐度過一夜無眠的哀悼後,隔天一早,作者淚流不止地開車去醫學院參加考試。那是作者人生中一段極糟的時期,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二○一二年,作者完成全科培訓後,他決定在一家遊民社區診所工作。他接觸的絕大多數服務使用者都是沒有固定居所或居所不定、露宿街頭、住流浪庇護所或「沙發衝浪」的人們。

作者對於自己的助人工作感到驕傲。這些人依賴酒精、毒品或賭博,並且失去了一切。

作者說他們只是需要重新站起來,而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他後來進入了監獄服務並成為監獄醫生。

他提出當前全球的監獄系統普遍面臨著各種挑戰,包括問題、過度擁擠、缺乏等等。然而,這些問題的影響對囚犯和監獄工作人員同樣巨大,而作者在監獄中照顧所有人健康的監獄醫生,就在這鐵幕圍牆之中,親眼見證了無數由此而生的悲劇與問題。

英國每個囚犯每年花費納稅人大約四萬四千英鎊。如果監獄的判決是能夠改過自新、打破犯罪循環並降低再犯罪率,那麼這筆費用是值得的。但在英格蘭和威爾斯,釋放後的十二個月內的再犯罪率是百分之四十八。

令人擔憂的證據表明,父母一方入獄的兒童,自己成為囚犯的可能性是其他兒童的兩倍。

他從一個監獄醫生的角度,細緻描繪了監獄醫療保健的現實,以及他如何應對各種困難情況,包括囚犯的心理健康問題、毒品成癮、自殺等等。

這些故事不僅揭示了監獄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向讀者呈現了監獄醫生的角色和責任。他們不僅要為囚犯提供基本的醫療保健,還要處理各種複雜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危急情況。這些故事通過細緻描繪的方式,讓讀者更加深入了解監獄系統中的長期被人忽視的問題與隨之而來的種種挑戰。

此外,監獄系統中也存在著外界不為人知的人權問題。監獄中的囚犯常常處於脆弱的狀態,他們可能會遭受暴力對待、虐待、剝奪自由等等。這些故事向讀者展示了監獄系統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人道,呼籲人們關注監獄系統中的人權問題。

除了呈現問題,作者也渴望藉此讓所有人反思和討論監獄人權問題。他透過自身親眼所見的種種故事,刻劃出令人難以忘卻的無數生死與苦難,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監獄系統中的挑戰和困難,進而反思和探討如何改善監獄系統。

此外,尤謝夫更點出了監獄中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和性別歧視,這些問題對囚犯和監獄工作人員的影響非常深遠。

書名:《監獄醫生》
作者:沙赫德‧尤薩夫
出版社:讀書共和國/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7月26日

對許多人來說,在監獄圍牆之後的人們是犯罪者,他們觸犯了法律,更甚者有些還剝奪了他人的性命,他們甚至不應該擁有人權,或應該要剝奪屬於「人」的某些權利當作逞罰。

然而對於身為醫生的尤謝夫來說,不論在圍牆之內或圍牆之外,都是他們與你我相同,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應該因此刻意的遺忘他們,並且對他們在其中的遭遇不聞不問,甚至認為他們都活該如此,因為生而為人,我們都應保有良知與人性。

同時如果你渴望未來的世界更美好,你的孩子能成長在一個免於治安恐懼的環境,那麼透過正確良善的方式幫助一個犯罪者改過向善,這個是重要的!

關鍵有時僅僅只是尊重而已!

●本文推薦閱讀書由出版品牌:監獄醫生:圍牆之後的痛苦與生死》,授權於琅琅悅讀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故事借閱所 讀書共和國 堡壘文化 社會人文 監獄 醫療保健 人權 犯罪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善終前的日子:尊嚴死去前,和親人的道別與交付

設定有效目標避免產生反彈!運用3個技巧達成理想不拖延

被挫敗感淹沒了嗎?避免過度悲觀自責,先好好安撫焦躁情緒

兩位少女突然失蹤 能找到她們的線索藏在人心最黑暗之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