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三國時代諸葛亮如何以〈出師表〉布局北伐事務、朝廷權力分配

明張飌畫諸葛亮像 軸  局部。圖/故宮Open Data
明張飌畫諸葛亮像 軸 局部。圖/故宮Open Data

文/劉路

〈出師表〉是一份政治綱領

讓北伐合法化,把權力關進籠子裡。

為什麼一定要北伐?

諸葛亮一生中最著名的文章有三篇,一篇是〈隆中對〉,一篇是〈誡子書〉,還有一篇就是〈出師表〉,又叫〈前出師表〉。

諸葛亮一上臺就和曹魏展開論戰,恢復漢、吳聯盟,平定南中,解決火燒眉毛的三大內憂外患。此外,他還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積極恢復蜀漢經濟,調整各個利益集團的關係,讓瀕臨崩潰的蜀漢起死回生。

到了建興五年(二二七年),諸葛亮決定率領大軍北駐漢中,準備發動北伐。臨行前,他上了一份奏表給皇帝劉禪,就是〈出師表〉。總體來說,拋開諸葛亮的感情色彩,這份奏表表達了兩個意思:一個和北伐有關,另一個和蜀漢的權力運行機制有關。

先來說北伐。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你肯定會說為了消滅曹魏、興復漢室啊!為什麼要消滅曹魏、興復漢室呢?你可能就有很多答案了。

對諸葛亮而言,北伐的動機很多。首先,最重要的是他的理想。曹操東征徐州,造成諸葛亮青少年時代的一連串悲劇,他從骨子裡恨曹操。在諸葛亮心裡,「曹」字和「不幸」是畫上等號的。因此,諸葛亮從制定〈隆中對〉,到後來在蜀漢執政,二十八年裡就做了一件事―抗曹。

從心理上講,諸葛亮的理想就是消滅曹魏,興復漢室。當然,消滅曹魏是具象的,就是消滅現實中的曹魏政權;興復漢室卻是抽象的,不是恢復劉姓統治,而是要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統一安定的社會,這是諸葛亮最大的理想。

其次,北伐是為了蜀漢的合法性。漢魏時期,人們有天命信仰。一個政權是否合法,得看有沒有天命,而且這天命不是自己說有就有。大家都知道曹魏是篡位,可是程序合法。它是東漢漢獻帝透過禪讓儀式把政權合法讓給曹丕,曹魏政權的天命是合法轉讓而來。

小說總說劉備是正統,尊劉貶曹。但就當時來說,蜀漢的合法性要弱一些。畢竟連劉備的漢中王都是自封,沒有走合法程序。不過蜀漢皇帝姓劉,是漢室宗親,合法性雖弱,但不是沒有。如果蜀漢合法,曹魏就是篡位,就一定是非法。既然是非法,就應該去推翻。

從長期來看,打魏國不僅是個政治口號,因為不打魏國,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就沒了,很難維持下去。為了合法性,蜀漢必須北伐。

再者,為了生存,蜀漢得盡快北伐。秦、漢以後,天下一統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就算天下分裂,人們的觀念裡,最後還是要統一。皇帝只能有一個,國家也只能有一個。連南中的雍闓都知道,天無二日,土無二王。蜀漢和曹魏、東吳都是競爭關係,最後一定是拚個你死我活。現在三國鼎立剛形成,蜀漢雖然和別人有差距,但還是勉強可以接受。

打一個不太精確的比方,東漢有十三個州,魏國占了九個多一點,吳國不到三個,蜀漢一個。如果每個州的實力按一算,蜀漢和曹魏現在的實力相差八。假如每個州經濟增長速度一樣,若干年後,蜀漢就是二,曹魏是十八,相差十六。再過幾年,蜀漢是三,曹魏是二十七,差二十四,愈差愈遠。到最後,蜀漢差得太遠了,就只能等著被滅。所以,要圖強,得趁早。

最後,就是一些個人原因。例如諸葛亮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要完成〈隆中對〉的戰略構想等,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諸葛亮要實現理想,蜀漢要存活,就只有北伐。

〈出師表〉賦予北伐的合法性

可是北伐這件事,不是你說了就能北伐。諸葛亮雖然總攬朝政,但蜀漢內部畢竟比較複雜。要說服大家都支持北伐,也得有合法性。因此〈出師表〉裡有個詞顯得特別重要,就是「先帝」。

〈出師表〉共六百二十四個字,「先帝」出現十三次。也就是說,滿滿一頁紙寫的就是〈出師表〉,差不多每兩行就會出現一次先帝。

諸葛亮為什麼要提到十三次先帝呢?以〈出師表〉開頭幾句為例分析: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諸葛亮說今天的大漢是先帝創立,可是先帝進行一半就去世了。言外之意,根據先帝劉備的意願,我們應該建立的是全國性政權大漢,而不是地方性政權蜀漢。接著說,大家當年都受到先帝恩惠,如今先帝去世,我們只好把這份恩情報答給陛下,就是劉禪。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先帝過去的品德發揚光大,把先帝沒做完的事業做完。沒做完的事業是什麼呢?就是滅曹魏,統一天下。要怎麼辦呢?北伐!

邏輯非常完美。

從這個角度來說,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完全是寫給劉禪。他和劉禪的關係處得不錯,而且做為握有廢立之權的託孤大臣,只要和劉禪講他要北伐的真實想法,劉禪應該不會阻攔。但他這樣一口一聲「先帝」,反而容易讓人反感。畢竟劉禪這時已經二十一歲,老拿他父親去壓他,心裡肯定不舒服。

無名氏書諸葛亮出師表 冊。圖/故宮Open data

諸葛亮為什麼還堅持要用先帝來給北伐找合法性呢?關鍵原因是蜀漢內部關係的複雜性。劉禪雖不能阻止諸葛亮北伐,但其他政治勢力能夠阻止,尤其是東州人。劉備生前對東州人非常重視,諸葛亮主觀上不想把東州人排除在體制之外,也希望獲得他們的擁護,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北伐。

這裡的先帝其實是給東州人看的,他們在蜀漢的政治地位是劉備生前給的,諸葛亮的執政地位也是先帝給的,大家的權力來源都是先帝。諸葛亮在〈出師表〉不厭其煩地提到先帝,原因就在這裡。

把皇權排斥在國家公權力之外

除了北伐,諸葛亮在〈出師表〉還傳達一個資訊,就是蜀漢的權力運作機制。有句話叫「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說的是代表皇帝權力的皇宮和代表丞相權力的政府是一體的。有人說諸葛亮這話說得太沒水準了,皇宮代表皇帝的私人權力,丞相府、政府代表國家的公權力。「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不就是讓劉禪公私不分了嗎?

從字面意義上看,這個觀點確實沒錯。不過,之所以會對這句話有這樣的理解,是因為不了解漢代的政治制度。

漢代初年,皇權和公權力分得比較清楚。皇帝身居皇宮,身邊有一系列服務皇室的機構,這些機構只負責皇帝的吃喝拉撒、看書、娛樂,別的不管。皇帝是國家元首,是國家代言人,主要是參加祭祀等禮儀活動,當然也參與政務決策,但決策權有限。

真正負責政府事務的是丞相,今天總說秦、漢實行三公九卿制,其實漢初沒有三公。政府首腦只有一個,就是丞相(有時分成左、右兩個)。丞相負責政務,好處是能夠理性行政,且能夠對政務負責,如果做不好,可以追究丞相的責任,罷免換人,這是比較良性的制度。

不過到了漢武帝時,一切都變了。漢武帝把自己的祕書團培養起來,做成內朝。皇帝授予決策大權給私人祕書,皇帝有事就和祕書商量,國家大事變成皇帝的私事。丞相也從一個分成三個,幾經周折,改成太尉、司徒、司空,就是三公,權力被分散了。

這個制度愈演愈烈,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直接設立尚書臺,讓尚書令來當尚書臺的長官。尚書令在東漢權力很大,相當於準宰相。皇帝透過祕書團直接干預政務,政府首腦權力愈來愈小。而皇帝辦錯事不用負責,無法對他問責。另一方面,為了討皇帝歡心,出現很多溜鬚拍馬的小人;這些小人幹了壞事,還拿他們毫無辦法,尤其是外戚和宦官。導致東漢的政治和西漢比起來,愈來愈差。

諸葛亮要建立的絕對不是這種愈來愈差的政治,他的理想是建立西漢的制度。〈出師表〉有句名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認為西漢興盛是因為親賢臣,遠小人;東漢衰落是因為親小人,遠賢臣。

無名氏書諸葛亮出師表 冊。圖/故宮Open data

什麼是賢臣呢?賢臣要以國家為己任,以天下為己任,他們獲得公權力,行使公權力,為的是治平天下。什麼是小人呢?就是那些靠著溜鬚拍馬獲得權力,以公謀私的人。賢臣對應的正是西漢那種不受皇權干預、相對純粹的理性行政;而小人對應的是東漢靠著依附皇權、討皇帝歡心獲得權力胡作非為的人。

這樣的背景下,諸葛亮才說出「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這句話不是說公私不分,這種事東漢就做過了,沒什麼好說的。諸葛亮的意思是皇權不要干預公權力,公權力應該監督皇權。就是說,諸葛亮的政府不但獨立於劉禪的皇宮之外,而且還要監督皇宮。

因此,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推薦給劉禪的人,全是負責服務皇帝,或者說是監督皇權的人。例如侍中郭攸之、費禕,黃門侍郎董允,他們都是宮廷官員,不是政府官員。另外是中部督向寵,他是負責宮廷警衛部隊的將軍,關係到劉禪的安危。除此之外,丞相府、地方政府官員,諸葛亮一個都沒推薦,因為這是政府的事務,不由皇帝劉禪負責。

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還有一點是諸葛亮對皇權的許可權做了明確規定,他在〈出師表〉向劉禪提出建議:「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這是讓劉禪廣開言路,同時注意自己的形象,就是規定皇帝該做什麼。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這是對劉禪說,如果有人犯法,把他交給政府的司法部門處理,不要用皇權私自解決,就是規定皇帝不該做什麼。

除此之外,宮裡有事找郭攸之、費禕、董允,警衛有事找向寵。其他的事情就交給諸葛亮吧。

書名:《究竟諸究竟諸葛亮:鴻圖之下臥龍世代》
作者:劉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20日

〈出師表〉裡,劉禪的權力被限制得非常小,幾乎對政務沒有處理的權力。而且諸葛亮上了〈出師表〉後,對尚書臺的權力也做了調整。此前,尚書臺的長官尚書令由李嚴短暫擔任,但李嚴人在永安,這個尚書令一直是虛職。後來李嚴升任光祿勳,尚書令長期空閒。直到諸葛亮上表這一年,才把尚書令的職位交給荊州人陳震。(見《華陽國志.劉後主志》)

這樣一來,東漢時期皇帝透過尚書臺等祕書機構來干預政務的途徑,就徹底被諸葛亮堵死。

由此,蜀漢形成一種公私分明的權力運作機制。劉禪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注引《魏略》),政務由政府首腦諸葛亮負責,禮儀由國家元首劉禪負責,說的就是這個機制。

總體來說,〈出師表〉不僅是一篇用情深厚的表文,更像蜀漢的一份設計藍圖,對外涉及北伐事務,對內涉及權力運作機制。就在提交〈出師表〉的同時,諸葛亮已經開始通盤考慮北伐的布局了。

●本文摘自《究竟諸葛亮:鴻圖之下臥龍世代》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社會人文 歷史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工作累怎有體力運動?就算幾分鐘也好,今天下班就去運動吧

不吃白飯怎麼沒變瘦?減醣飲食得優先戒掉加工食品裡的糖

男神涂善存、張豐豪主演人氣BL劇《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改編小說上市!

致每個不得母親關愛的女兒:請相信自己仍值得愛與被愛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