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官菜」?揭開兩蔣時代追求自由民主的秘史

(圖/麥田出版提供)
(圖/麥田出版提供)

文/黃惠貞(新北市立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

有一種菜系叫「官菜」

上海是鴉片戰爭之後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港口之一,發展到一九二○年代,已經是個國際大都會,在飲食文化上非常講究且精緻。上海菜可以分為「本幫」、「外幫」,以及「海派」三種類型。「本幫」指的是一般市民生活中產生的當地菜餚。「外幫」則是融合中國各省烹飪專長的各地精華。這些菜系相互學習,演變為適合在地人口味的混血新菜餚便稱為「海派」。

民國初年,許多知識分子來到上海就學或是出洋留學,而留洋歸國後,也在此大展身手;因此,民初知識分子多數都有上海經驗。一九四九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在黨國體制下,來台的黨政官員多為江浙籍,並帶來發跡自上海的江浙資本家、知識分子,對台灣的飲食文化產生相當的影響。集結江浙菜系精華的上海菜也就成了富裕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因而有「官菜」之稱。

(圖/麥田出版提供)

上海菜最重要的烹飪手法是「燒」,特徵可以用「濃、油、赤、醬」四字來概括,也就是以醬油燒製食材,不斷搖晃鍋具使油水充分結合,色澤濃稠油亮、滷汁肥濃醇美,滋味鹹中有甜、甜中有鮮。這種烹飪手法製成的肉食如:燒黃魚、燒肉在今日已經是家庭餐桌常見的菜式了,但在普遍還不富裕的一九五○年代,可是一般人妄想不到的美味。

浙江人雷震的能量來源就是這些菜式,所謂「飢來吃飯倦來眠,即此修身便是仙」,他要攢足氣力寫回憶錄,把他如何從協助統治者建設「自由中國」的座上賓變成階下囚的民主追求公諸世人。

黨國體制下的《自由中國》

雷震,浙江長興人,的同鄉,還在「中華革命黨」時期即入黨,畢業自京都大學,專攻行政法、憲法學。回國後在國民政府中任職,且逐步高升,歷任國民參政會的副祕書長、政治協商會議祕書長、制憲國民大會副祕書長,深度參與政府的憲政建立和政府組織。

政府來台之後,他還被蔣介石延聘為國策顧問,後又被派往香港擔任慰問使者,負責聯繫赴港的民主人士組織跨國際、黨派反共陣營來支持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個最後的「自由中國」。

雷震。(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一九四九年三月,國民黨軍隊於徐蚌會戰大敗後,在台大校長傅斯年的家中,幾位曾留學西方的知識分子決定共同籌組「自由中國社」,發行刊物和報紙,由胡適撰寫該社宗旨(還擔任最初三年的發行人),並由雷震親自送到已經下野、閒居於故鄉溪口的蔣介石家中,得到他的同意以及承諾支援經費。當時處於動員戡亂時期,出版刊物需要取得執照,而《自由中國》雜誌在出刊四年後才取得內政部的雜誌登記證。簡單說,這份雜誌是受到官方認可、擁有來自高層授予的特權。

創刊號的文章,除了胡適親撰的〈自由中國的宗旨〉,還有雷震的〈獨裁、殘暴、反人性的共產黨〉、殷海光的〈思想自由與自由思想〉。從內容上看,這個刊物的主旨就是要以自由民主抵抗極權政治,與當時反共抗俄的基本國策非常契合。無怪乎這本雜誌的贊助者、訂閱戶不乏當時的黨政高官、公家單位,甚至是軍隊也集體訂閱。

社會學者吳乃德說:「這份雜誌是國民黨政權內部的自由派所自動構築的反共思想防線。」《自由中國》原是一份黨國「體制內」的雜誌。

雜誌《自由中國》創刊號。(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強人體制與唱反調的異議者

遷台以後,國民黨成立「中央改造委員會」,以加強社會控制,使個人獨裁和黨國體制緊密結合。修改黨章後,蔣介石成為永遠的總裁,不需要選舉,也不會有下一任。為了執行黨意,在全國公家單位,乃至於各種職業團體廣設國民黨的小組,仿照共產黨將黨設在政府之上,所有決策一概由黨組織決定,再交由政府機關執行。為了統一高級公務員的思想、培養對領袖的忠誠,另外設有「革命實踐研究院」。想在黨國體制內官運亨通,就必須到這裡接受思想檢視、忠誠度考驗。

許多懷有自由主義、多元民主思想者,對這樣的改造當然是不屑的。

雷震曾在籌備會議中發言反對設立軍中的黨組織。一九五一年六月號出刊的《自由中國》社論,編輯委員夏道平更公開為文批評時任保安司令部司令的彭孟緝「利用權勢」、「誘民入罪」的不當。這篇文章引起彭孟緝的不滿,造成一陣騷動。雷震動用關係疏通,並在下一期刊出賠罪道歉的文字,但卻引起人在美國的胡適不悅,去信雷震,要求若《自由中國》雜誌無法捍衛言論自由,他就要辭去發行人。雜誌將胡適的信件刊出,讓國民黨顏面無光,國民黨改造委員會還一度討論是否開除雷震的黨籍。

該事件後,雜誌繼續鼓吹言論自由,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號的社論說:「在情況非常的時候,大家不得不犧牲言論自由……這種論調不能自圓其說……凡誠意於實現民主政治者,必須尊重且培養言論自由。」這主張打到國民黨賴以維持威權的痛腳──總統無限期連任、禁止組織新政黨、限制言論自由、政府不守法……理由都是「非常時期」。

從此,雷震與雜誌跟黨國高層越走越遠,一九五三年雷震的國策顧問職務被免除;一九五四年美國國務院邀雷震赴美,而他被禁止出國。

一九五六年,蔣介石七十大壽,雜誌社發行專刊提供建言。這個《祝壽專號》一共印行了九版,大為暢銷。其內容是勸阻蔣介石尋求三連任總統、期待建立民主政治、批評國民黨控制軍隊。這次,蔣經國領導的政工系統與救國團主動發出攻擊文章,施壓國民黨地方黨部、鄉村地區的書店不得銷售該雜誌。

在黨國體制下籌組反對黨

一九五八年起,雜誌繼續推出「今日問題」系列,由殷海光執筆痛批國民黨宣傳的教條、檢討反攻大陸的神話;傅正則執筆批評救國團、教育。

國民黨中央宣傳會報上,有人體察上意提案將該雜誌停刊、逮捕編輯和作者,經大老疏通後才暫時停止討論。這時,官營的《中央日報》、民營的《聯合報》、《自立早報》都加入攻擊雜誌的行列,只有《公論報》敢於聲援,也因為這個機緣,雷震與本省籍民意代表所組成的「黨外人士」產生聯繫。

書名:《民主的滋味:自由之前—入獄、囚禁、判刑,附著在日常味蕾上的衝撞與反抗》
作者:人權教育資源中心「民主的滋味社群」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3年8月24日

一九六○年五月十八日,來自全台的民主人士在「本屆地方選舉檢討會」上決議組織新而強大的反對黨,並將會議全文刊登在雜誌上。嗣後,雷震風塵僕僕於全台各地舉辦座談會,參與並倡議籌組這個名為「中國民主黨」的全新在野黨。九月號雜誌刊出聲明,宣告新政黨將於九月底成立。隨即,雷震等人在九月四日被捕,組黨運動戛然終止。

十月八日宣判,罪名是「明知(雜誌社會計)劉子英為匪諜而不告密檢舉」,以及「以文字為有利叛徒之宣傳」兩罪合併刑期為十年。

事發前數天雷震已經有了警覺,他較往常更早一些到城中區和長女雷美琳一同外出午餐,他告訴女兒:「他們要抓人了……有人通知我去美國大使館迴避,我已經拒絕了。」當時,雷震的小兒子還在讀小學,大女兒已經在工作。他叮囑女兒:「妳要有個心理準備,也許有一天是需要妳去照顧媽媽和弟妹們的。」雷美琳記得那一天的午餐,父女二人正吃著家鄉味的煨麵。

●本文摘自《民主的滋味:自由之前—入獄、囚禁、判刑,附著在日常味蕾上的衝撞與反抗》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麥田出版 社會人文 蔣介石 國民黨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我是酒鬼──」承認自己有酒癮,下定決心就能成功戒酒?

近海潮流變化導致秋刀魚漁獲量大減,日本庶民美食短缺危機

早上那杯咖啡賣的是什麼?《峰值體驗2》:快,才是最重要的賣點!

睡滿八小時才有好精神?照光、喝水也能養成清爽早起體質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