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重商逐利,都跟祖先追求好生活有關?清朝時期臺灣錢早已淹腳目

書名:《一歷百憂解1 上癮臺灣史:一部400年的島嶼生存角力賽【隨書贈「秒懂臺灣大事年表」書衣海報】》
作者:李文成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8月4日
書名:《一歷百憂解1 上癮臺灣史:一部400年的島嶼生存角力賽【隨書贈「秒懂臺灣大事年表」書衣海報】》
作者:李文成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8月4日

文/李文成

清朝時期臺灣錢早已淹腳目

死了都要來!不粉身碎骨不痛快。在的這一波移民當中,其實有著很強烈的逐利精神,如果不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為何要離開自己的祖地?恐怕這和當時民間流傳的「臺灣錢淹腳目」有關。

臺灣有極大比例的移民來自於泉州,而泉州偏偏是一個貧富差距非常明顯的海港:從明朝被稱作天子南邊的小錢袋子以外,從唐代開始就是對外貿易非常重要的港口,可能還是當時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據點。

全盛時代的這裡還有數以萬計的阿拉伯商旅,甚至在這座城裡可以看見三座極具規模的大清真寺,但公元八七八年開始,黃巢之亂的排外情緒爆滿,加上叛軍對有錢商賈的劫掠,導致這裡的阿拉伯人迅速被消滅。

但是仍有一些很獨特的阿拉伯文化從當時被予以保留,甚至影響到臺灣,現今在西南沿海地區的丁氏家族就留有一些伊斯蘭教的葬禮習俗。

泉州移民也因為這種經商的傳統,在來到臺灣之後繼續居住在沿海地區,並以海外貿易與探險維生,後來他們打造整條西部經濟的黃金走廊,無論是北港繁榮的城市景觀、府城驚人的郊商文化還是古代淡水廳——竹塹的金融貿易體系、乃至於到臺北的開墾,都有泉州人努力的痕跡。

但泉州也並非在來臺伊始就柿子挑軟的撿,直接在所謂蛋黃精華區開發,他們也時常冒險挑戰,像是對臺北的經營,比起如今行政資源高度集中的首都,三百年前這裡的環境條件惡劣到難以想像,甚至在郁永河來開採硫磺時,也在《裨海紀遊》裡記載到這裡的生活之艱辛。

如:「君不聞雞籠、淡水之惡乎?人至即病,病輒死。凡隸役、聞雞籠、淡水遣,皆欷歔悲嘆,如使絕域,以得生還為幸。」所以在如今繁華薈萃之前,開墾此地的艱辛也不如想像的容易。

創業時期各種社會亂象

不過泉州人的商旅基因在其他移民眼中有時候也實在令人眼紅,像是泉州族群講究排場、重視儀式感的傳統,就讓漳州、粵人覺得非常鋪張。

類似現在小孩會在Instagram上面穿著對他們這個年紀而言過度突兀的奢華名牌一樣,來臺的商賈與開發成功的新興貴族們,也是如此高調炫富的,這也讓綾羅綢緞逐漸出現在畫風極為不符的田園、農地邊,婦女競相爭妍,甚至酬謝神明與日常用度都極盡浪費之能事,以至於自身賒帳、欠債都要維持這個表象上的體面。

而同時,臺灣民間也出現了極端物化一切事物的現象,這個物化絕對不僅限於女性,連男性都可能在這裡被當成商品交易。最常見的包括送子當長工、送女為童養媳,或者妻子因為無力扶養丈夫而必須另外招徠羅漢腳,做為家族的經濟與生產新支柱,彼此為防口說無憑,還立有契約即「招夫養夫契」。

這種現象也符合明清兩代在漢人社會裡宗族化的現象,也就是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為了「家」,在「家和萬事興」的口號之下,每個人必須委曲求全的承擔責任義務,加上中央統治者也喜歡將家的概念延伸到整個社會對政治的理解,形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而同時朝堂無不是的君父,如此的忠孝複合體。綜觀整個清代治臺也脫離不了這樣一個大趨勢,導致臺灣集體在家庭、宗族的力量之下,產生不分男女的物化過程。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一段裡,臺灣有不少底層翻身的勵志故事,如從東南沿海的窮鄉僻壤當中成長,作為海賊肆虐一方並且在臺灣扎穩腳跟,獨立建國的蔡牽。蔡牽的故事實在傳奇色彩相當濃厚,因為他的出現,使得清朝早期禁止在臺灣築城堡的政策開始逐漸動搖,全盛時期不但可以輕鬆攻入鳳山、劫掠臺南府城、甚至交好各地社會名流,並在淡水稱制稱王。

撇除官方印象中的反賊,這更像是在獨裁時代裡一次精采的創業故事。他後來還曾在海戰中擊斃閩浙總督李長庚,並且在妻子的協助下,創造了鼎盛輝煌的業績,讓當時的嘉慶皇帝頭痛不已。

臺灣向錢看,是否是一種必然?

有人依靠反政府而發家致富,自然也有不同立場的人生勝利對照組存在,像是與朝廷多次一同平叛的大將王得祿、霧峰林家曾經參與太平天國反擊戰的林文察,他們都因為為朝廷立下的汗馬功勞而屢得升遷。

但民變、械鬥與義民畢竟都是高風險而且無法預測的意外事件,要能剛好遇到變亂,要能夠命硬活得下來還要幸運選對陣營,這實在是投資風險過大的項目。相較之下,清代末期由國家主導的「開山撫番」政策,就是對於臺灣意圖力爭上游的人們一個較有保障的投資風口。

說穿了還是因為錢,等到劉銘傳時代(一八八五∼一八九一年),臺灣北部山區相當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茶葉、樟腦、煤礦逐漸被發現,各國的覬覦也加深了官員們對於擴大商品來源的欲望,但凡是想要做大就得拉著更多的投資者,這讓連橫在書寫《臺灣通史》時,也有了一篇極為精采的貨殖列傳,記錄了在這個大時代下投資成功的人們。

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從桃園南下到苗栗,創業成功並且列於此傳之首的黃南球,他透過在原本漢番交界的隘線進行拓墾,成功地把各種近山資源向外販售,累積巨額的資本成為清帝國統治階段最新一批資本貴族。

綜觀整個清代統治下臺灣社會的發展,你會觀察到:錢一直扮演這最為關鍵的力量, 像是各地幾乎都以廣收香火錢的廟宇呈現放射狀的都市發展,如臺南府城當時最為熱鬧的水仙宮、臺北龍山寺。

但往下深挖就會發現,宗教中心除了成為心靈寄託外,也是民間累積資本合股經營的標的,透過一地移民對神明還有原鄉的認同,進行祭祀活動的同時也可作為商業的集市, 像是水仙宮就曾經是外銷藍染物料的重鎮,也同時可以成為布匹、藥材、日用品與南北貨的聚集地。

假使你回到大清治下的福建,這時候聽著各種來到臺灣後的移民如何透過自身努力、運氣以及選擇,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富商巨賈,在完全忽略倖存者偏誤的狀況之下,也勢必會產生對這裡的錯誤想像,以為臺灣是一個豪華、奢靡而且容易成功的地方,一個人人追求金錢累積的社會。

然而,這距離郁永河筆下那個水土害人、染疾多殆的時間,也不過就是兩個世紀,從死難險地成為發家致富的奇蹟之所,來臺者逐利的性格與這裡資源條件相輔相成,然而隨著金錢的增加,文化厚度與對的重視卻彷彿與帳面上的數字資產脫鉤,這也導致了許多至今未解的社會問題。

歷史情境對話站

1、臺灣一邊重商逐利,卻又常常希望別人做免費義工,這是一種精神分裂還是更高的精神追求?

2、臺灣社會常被批評缺乏美學素養,究竟是金錢不足導致文化投入不夠,還是因逐利性格而忽略文化的重要?還是這種不在意美的集體意識,也是一種文化體現?

3、臺灣的「功利」取向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是正向效果多還是負面影響深?

●本文摘自出版之《一歷百憂解1 上癮臺灣史:一部400年的島嶼生存角力賽【隨書贈「秒懂臺灣大事年表」書衣海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三采文化 歷史 台灣史 清代 商業模式 社會人文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看過的書馬上就忘了內容?做好讀書筆記幫助你完整吸收內容

溝通時避免太含糊!直接講重點幫助有效表達,切忌拐彎抹角

邁可.洛勃森《守護妳》懸疑推理小說 探究人心的無底黑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