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只想躺著耍廢錯了嗎?先從這些觀點自我檢視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樊登.帆書(原樊登讀書)

你在生活上有煩惱嗎?來自6000萬讀者訂閱的帆書(原樊登讀書)APP創始人──樊登針對職場、生活、家庭、情感、人際、教育等六大領域現代人常見問題,以人生書單與思維為客觀指引,幫助讀者理出癥結,從每一個問題的切面,我們都能從中對應到自己可能面臨的問題,亦能從中找到解法。(編按)

下班回家只想躺著,我還有救嗎?

Q:下班以後,我感覺精力已經被消耗光了,回到家就什麼都不想做了,只想癱在沙發上玩遊戲,制訂好的寫作計畫完全提不起精神去執行。有沒有什麼技巧能讓我在這種狀況下打起精神,做點有意義的事呢?

這個話題太豐富了,可以從好幾個角度切入,比如壓力管理、精力管理、毅力管理,還有職業生涯規劃。

對於你的情況,有一種可能是你做了一份特別消耗自己的工作,它讓你感覺壓力巨大,總是讓你感覺很累,還找不到價值感和成就感,那你很可能需要換一份工作。

另一種可能是你身體比較弱,如果是這樣,你需要鍛鍊身體,學會掌控自己的精力。《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時間》和《掌控:開啟不疲憊、不焦慮的人生》這兩本書都可以幫你學會掌控精力。就我自己來說,自從開始跑步,我現在的工作效率比原來高多了,因為精力變得旺盛了,不像過去那樣容易睏。

還有一種可能是毅力管理的問題。你可以去讀一讀《堅毅:釋放激情與堅持的力量》和《自控力》這樣的書。人的自控力也是會被消耗的。比如你計畫健康飲食,那早餐你可能就吃得很健康,因為早晨起來你自制力滿滿,但是到了晚餐時,你就有可能吃蛋塔了,因為自制力用完了。

我們的大腦有個特點,就是這部分運轉累了就換另外一部分繼續運轉,讓這部分休息。比如做數學題做累了,你就去聽會兒音樂,這時候你會發現,大腦其實還是在運轉,接下來你可以學學英語,或做點別的。只要你換件事做,大腦其實就已經得到休息了。千萬不要以為,只有放空才是休息。

其實我也這樣。我在家裡基本不看電視,但是出來工作累了,回到飯店也是往那兒一躺,打開電視就開始換臺,足足換上兩遍也找不到什麼好看的,但是就習慣性地這麼換臺。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這時候我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制力。其實,就算真的看了兩個小時電視,你也會發現根本沒休息好,甚至整個人更累了。如果你能用那兩個小時寫一篇文章,你反而是在休息,同時自身水準也會得到提高,而且在情感上你也會覺得今天沒白過,因此狀態也會變得更好。這些狀態全跟人體分泌的多巴胺、腎上腺素、睾固酮等荷爾蒙有關係。打遊戲只能帶來一時的刺激感,不會帶來成就感、提升感,所以我建議大家最好換一種方式休息。

想活得隨便一點行不行?

Q:人為什麼一定要有上進心?我就只想懶散而穩定地活著,不行嗎?

但是這個活法收到的幾乎都是負面評價。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歷史上有個哲學門派宣導的活法就是這樣,那個哲學門派叫犬儒學派。犬儒學派有個最著名的人物叫第歐根尼,他就認為人應該活得舒服,每天住在木桶裡,誰都不要妨礙他。亞歷山大大帝親自去看他,想向他請教一些問題,並且問他:我能為你做些什麼?第歐根尼說:讓開,別擋著我的陽光。

莊子在濮水釣魚,楚王派兩位大夫請他去楚國當官。莊子說:我聽說你們楚國有一隻神龜,死後被楚王用錦緞包裹好珍藏在宗廟之中。你覺得那隻烏龜,牠是喜歡拖著尾巴在爛泥地這麼活著,還是寧願死去,被掏空了做成一個殼放宗廟之中以顯得尊貴呢?大夫說:那當然還是願意活著,在泥巴裡待著吧。莊子就說:那你們就讓我待在泥巴裡吧。你們讓我到廟堂上去,就是要把我掏空做成一個殼啊。

所以,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跟你有相同想法的人。對這種思想,別人不能橫加干涉和指責,因為你願意怎麼做是你自己的事。可能你的壓力來自和你比較親近的人,他們會覺得你這樣下去未來怎麼辦,結不結婚,買不買房子?這些是你要面對的壓力。

書名:《還煩惱嗎?:樊登的人生智慧解答,100+應對生活、突破思考困局的清醒指南 》
作者:樊登.帆書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4月28日

我個人感覺,一個人要不要上進,其動力不是來自物質的壓力。如果是因為結婚、買房的壓力才不得不上進,那結婚、買房以後怎麼辦?結婚、買房以後就沒有壓力了?我覺得,一個人上進的核心動力是要在生活中尋找意義,就是搞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活著,怎麼能活得更有意義、更有趣。這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那個「流浪大師」(註)為什麼選擇流浪?看了別人拍的影片,當時我就明白了原因。很明顯,他從小被爸爸罵,在爸爸的要求下去學自己不喜歡的審計,從事了審計工作,過得很不快樂,因而完全沒有動力去奮鬥,最終流落街頭。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它讓我們看到,父母跟孩子的不良互動,會剝奪孩子的生命力,導致他們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最終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自己。無論選擇什麼道路,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讓自己儘量活得快樂就好。

如果別人對你的生活方式有負面評價,你要勇於去面對它。如果評論者裡有你比較在意的人,你可以考慮為他們做一些妥協。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很多人都會想:為什麼我要為了他們改變我自己?你要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你,過去的那個你未必是真正的你,改變以後的那個你可能才是真正的你。人不過多執著於自己的過去,改變起來就沒有那麼難。

註:二○一九年,一名五十二歲的流浪漢因其飽讀詩書,並分享閱讀見解,在網路上爆紅,吸引很多網紅特意與他一起直播賺流量,被網友稱為「流浪大師」。

●本文摘自之《還煩惱嗎?:樊登的人生智慧解答,100+應對生活、突破思考困局的清醒指南》。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三采文化 心理勵志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命運的便條紙:「算命」賦予人生、愛情與婚姻不一樣的思考

《原子習慣》簡易實踐版!當工作倦怠、心力耗盡,用「微儀式」走出困局!

《隔壁的房間》上映──原著小說讓讀者「在悲傷中找到愛」

孔劉、徐玄振扮演契約夫妻,《一箱情緣》原作設定搶先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