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下被掩蓋,傷亡超越鐵達尼的船難!回溯俄烏的歷史糾葛

1945年歐洲地圖
1945年歐洲地圖

一則虛構故事的血色烙印

文/翁稷安(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根本沒有快樂的結局」,這是《古斯特洛夫號的祕密》書中的一句對白,也可能是全書最完美的注解。

在這部以二次世界大戰尾聲,德國郵輪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遭蘇聯潛艇擊沉為舞台的小說中,戰爭如巨大的繩索,緊緊綑綁纏繞著書中每一位角色,擺布著他們的人生,給予窒息般的絕望,即使最後僥倖逃過一死,戰爭也早已在他們的靈魂留下無法復原的創傷。

要走入古斯特洛夫號的悲劇,就必須先了解書中那以「東普魯士」為名的地域在二戰前後的經歷。知名東歐現代史學家提摩希.史奈德在他的名著《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以染血之地這樣鮮明的意象,形容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波蘭中部向東延伸至俄國西境,往南涵蓋,向北包括白與波羅的海三國的廣闊區域。東普魯士正處在這血色大地之中,位於納粹德國和共產蘇聯兩大列強之間。

正因為身處在兩大強權的夾縫處,再加上豐沛的自然資源和複雜的民族構成,成為希特勒和史達林兩大獨裁者掌握後覬覦的對象,從一九三○年代起雙方便不斷試著將勢力深入此處。最匪夷所思的發展,是納粹德國、共產蘇聯這兩個在意識型態上一右一左,可說勢不兩立的強權,居然一度在一九三九年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聯手瓜分對這塊土地。雖然雙方各懷鬼胎,但能讓德蘇雙方暫時放下歧見,間接說明了兩國對這片廣袤大地的貪欲。

如同戰爭一詞,「占領」也是一個看似易懂,但指涉寬泛,唯有實際親歷者才能體會的概念。特別對於史達林或希特勒,這樣以打造極權烏托邦為目標的獨裁者來說,「占領」等同於「血洗」,將居住在此地的居民,視為增加生產力的工具或阻礙發展的低劣民族,以非人道的方式對待,甚至加以種族滅絕式的屠殺。

納粹德國的猶太大屠殺是比較受世人矚目的例子,但絕非孤例,此前史達林占領烏克蘭時,為了實踐計畫經濟的夢想,讓以農業聞名的烏克蘭陷入大飢荒,奪去數十萬人的性命,又為了壓抑當地反抗的可能,運用舖天蓋地的黨機器大規模整肅當地人民。

當德蘇兩國反目成仇後,這片土地成為雙方對決的戰場,原本的血洗因為戰火而加劇,納粹德國在大量殘殺猶太人的同時,也對可能親俄的勢力進行殺戮。同樣地,當蘇聯方吹起反攻的號角,在官方默許之下,允許軍隊對於該地的住民,不管是否為德國的移住者,逕行燒殺擄掠的報復。

書名:《古斯特洛夫號的祕密》
作者:露塔.蘇佩提斯(Ruta Sepetys)
譯者:趙永芬
出版社:小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3年03月04日

本書的故事發生於德軍的漢尼拔行動中,當時氣數已盡的德軍,大規模的由海路撤離東歐一帶的德國軍民,雖然成功撤離上百萬人次,過程中仍舊充斥著死傷。古斯特洛夫號沉沒是其中最慘重的一幕,死亡人數最保守估計也有五千人,最多則可能近萬人,遠遠超過鐵達尼號。

小說以古斯特洛夫號的悲劇為隱喻,象徵著戰爭的終結,書中不同背景的角色,他們各自的祕密,都連結著戰爭替這片血色大地所留下的烙印,以及對於人性極端的扭曲。雖然這是一則虛構的故事,但藉由作者厚實的歷史考察,藉由小人物的視角出發,才能重現戰爭的可怕。

戰爭絕不是勝利者的頌歌,也不是單調的統計數字,或是課本上人事時地物的背誦。而是殘忍的將像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從安穩生活活的日常裡硬生生的斷開,丟入地獄的烈火之中,不是死亡就是得背負著一生無法痊癒的傷口。

「戰爭根本沒有快樂的結局」,唯有抵制獨裁者無限擴張的欲望,將戰爭扼止於根源,才有可能守護每個平凡人幸福的明天。

●本文推薦書為小之新書《古斯特洛夫號的秘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麥田出版 親子教育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俄羅斯 烏克蘭 戰爭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聊天冷場茶總能打開話匣子 探索西方與東方的茶葉史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走?呂秋遠10點建議,下半場人生更自由

「重生17次還是討厭死掉」羅伯派汀森最新電影《米奇17號》改編自小說《米奇7號》

日劇《爛漫》改編自真實人生:奠定日本植物學分類基礎的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