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精準地傳遞是很重要的事。

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圖∕本報系資料庫,記者張芮瑜攝影)
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圖∕本報系資料庫,記者張芮瑜攝影)

文/劉若瑀

打破時間

精準地傳遞一件事,而且一次只告訴一個人,是很重要的事。

那天,我站在老泉山上排練場的木造亭子裡,望向遠方的山林──那是父親本想闢為茶園的一片竹林地,尚未開墾。那年我從加州回來,正想尋找一塊山地做為訓練基地,練習在遙遠的另一座山頭上,那些深刻難忘的記憶。那台小怪手將一叢叢竹幹拔起,漸漸闢出一小片平地。我和一些年輕人,就在這裡,透過竹林的痕跡,將沉澱在心裡的那個力量喚出來;雙腳踏在泥濘的地上,心想,雖然沒有遮雨的穀倉,但至少有一片山。望著遠方即將西下的夕陽,想起遙遠山頭上的那位老人,牧場上的那些人,和天天看夕陽的日子。

一九八三年夏天的暑假,第一次抵達那個牧場,大約是下午四、五點。已經有些人在那裡等了,有些人看起來似乎來了一段時間,有些人則和我一樣,是剛剛才報到的。之所以去那個牧場,是因為我被選上要接受一個特殊的訓練課程,所以千里迢迢搭飛機前往那裡,跟一位據說非常有智慧的長者學習。那個牧場所在位置非常偏僻,大片草原連接著樹林,草原上只有一座外表看起來很老舊的大穀倉,穀倉旁只有一戶人家,養了幾頭羊和牛。

我老遠地從紐約搭飛機來到這裡,已經有些累。剛抵達時,原以為會先點名,等同伴們自我介紹、互相認識後,就可以回家休息,沿途還可順便採購一些民生用品,因為牧場距離我住的地方還要一小時車程。

結果,我們只是坐在一個有幾張木頭椅子的休息區等待著,原來就已經在那裡的人也不太和其他人寒暄,只是很客氣地互相點頭。大約等了半個小時,一個滿臉大鬍子、穿著卡其上衣和褲子的老人走過來,跟在他身後是另一位穿著卡其裝的人(我第二天才知道她是女性)。當他們行經我們身邊時,老人看著我們,一個一個叫了一聲我們的名字,好像在確認誰是誰。但也就這麼一句而已,並沒有再說其他的話。隨後,我們被帶進穀倉;那是一個寬敞空曠的空間,除了地上有幾盞煤油燈之外,什麼都沒有。幾個人走過去,將燈點亮,但仍沒有人講話。

那個大鬍子老先生就是他們傳說的那位智者,他走到穀倉入口對面左方的角落,坐了下來,就盤坐在地上,然後點了一根菸,抽起菸,瞇著眼看向我們這裡。還是沒有說話。沒有開場白、沒有歡迎儀式,而我們也只是安靜地坐著。坐了一段時間後,有個人站了起來,開始唱歌,並跳了一種非常簡單的舞步,然後走到另一個人面前,沒有手勢,就只是繼續跳舞唱歌,就像邀請對方起來跳舞一樣。在他面前的那個人也站了起來,然後跟著一起唱一起跳;雖然一句話都沒有,但每個人好像都知道要跟著這麼做。就這樣,我們一個一個加入,然後一直唱歌跳舞到深夜。

那天晚上,除了唱歌之外,什麼事都沒做就結束了。沒有一般新來的人的那種介紹流程,沒有要填一張報到表格,也沒有人問你從哪裡來,做什麼或主修什麼之類的身家調查。總之,沒有人來跟你「交際」,也沒有人告訴你將會在那裡做什麼。什麼都沒有。

那天課程結束時,是晚上十點。後來我才知道,那天晚上其實算是很早結束的。第二天早上,我問一位住在附近比我早來的參與者,前一天晚上我們唱的是什麼歌,才知道那是混合著西班牙語和海地原住民語言的一首首海地歌謠,帶領我們唱歌的那個人本身就是海地人。我問歌詞內容是什麼,因為一唱完就忘了,我怕第二天去不會唱。這個人說,不用記,也不用擔心,第二天去還會再唱,這樣不斷重複唱,久了自然就會了。她說,不用頭腦記憶、不用文字寫下來、不事先學習,就是這裡學習的方法。

第一天晚上課程結束要回去時,我以為會有人出來,大聲告訴我們明天幾點鐘集合。可是,我卻只看到坐在角落的老先生,小聲地和離他最近的那個像男人的女生說話,不知說了什麼。然後,就這樣一個人、一個人地傳話過來,傳到我耳邊時,我才知道那句話是「第二天下午四點集合」,隨後我也轉過頭去,繼續告訴下一個人。

被小聲通知第二天下午四點集合後,開始有人站了起來,安靜地開門走出去。就這樣,沒有任何人站起來宣布任何事,這一天的課程就結束了。

那天晚上我學習到,精準地傳遞一件事,而且一次只告訴一個人,是很重要的事。通常老師在課堂上講話時,十個人當中,大概有八個人沒注意聽。可是,當一對一傳遞時,一個人聽見了,再告訴下一個人,每個人一定都會聽見!

在那一整年受訓過程中,從來沒有人遲到,也從來不會有人問明天幾點集合。這件事打破了我的時間慣性,以及成長過程中,所有知識輸入方式的內在慣性。我深刻領悟到,當訊息是以一對一的方式傳遞時,這個時間只跟自己有關,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自己的行為就會變得很主動。如果大家是一起被通知,我們可能就會想,晚一點也沒關係,反正大家都知道。

書名:《劉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課》
作者:劉若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月25日

從牧場回來的記憶,這個一對一的時間傳遞,雖然這不是老先生的訓練內容,卻是我內心最深刻的第一印象。我們就以「打破時間」做為這個表演體系的第一堂課。

現為台北中心董事長的劉若瑀也是創辦人,創立「道藝合一」表演藝術體系,作品深具世界觀與當代美學特點,她的經歷與思索充滿了深度的靈性,她談的是表演方法,也是人生。

今年(2022)12月30日「遠見‧事業群」用一年一會的知識盛典,邀請各領域典範人物分享自身經驗及願景,與破千名關心自我成長的讀者齊聚,一同以知識迎向新年。邀請高希均、侯友宜、嚴長壽、江賢二、周俊吉、陳美伶、劉若瑀、郭強生等八位重量級講者齊聚,優人神鼓擔任表演嘉賓,並由知名主持人王文華擔綱主持,陪讀者一起超越自我、迎向更好的2023。

●本文摘選自天下文化出版之《劉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課》,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文化 社會人文 優人神鼓 表演藝術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為什麼我們老是自憐?停止自怨自艾、培養感恩習慣能讓內心更強壯

中秋節是「拜月老」的大日子!正確拜法、供品、禁忌一次看

89%大學生常常誤以為手機震動 為何難以擺脫手機成癮?

善終前的日子:尊嚴死去前,和親人的道別與交付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