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 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

文/傑森.羅伯茲
「唯有系統地分類並賦予恰當的名稱,方能辨識萬物。「故分類與命名,實為科學之根基。」——林奈
「認清事實,乃科學唯一真諦。」——布豐
十八世紀的大半時光,兩位學者競相為世間萬物做全面的紀錄。這場競賽不僅關乎學術不朽,更牽涉到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本質——亦即我們了解生物世界的概念和原則。他們的鉅作《自然通史》和《自然系統》絕不止是目錄,而是具體呈現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試圖把每一小塊生命拼圖,拼組成一整幅連貫的生命版圖,以佐證各自的思想體系。
他們為這項任務耗費了畢生心血。起初,兩人都認為地球物種不過數千之數。然而,隨著歲月流逝,他們的鴻篇巨帙始終未能完成。生命的豐饒、超乎預期的多元與精妙,促使他們對環境、人類在塑造地球命運中扮演的角色,乃至於人性本身,發展出愈發迥異的見解。
兩人活在同一個時代,卻南轅北轍。卡爾.林奈是瑞典醫生,頂著野雞醫學院的文憑,深諳自我吹捧之道,一面高喊「世上沒有比他更偉大的植物學家或動物學家」,一面匿名撰寫吹捧自己的書評。而掌管法國巴黎皇家植物園的紳士布豐,在世時聲名雖遠勝於林奈,卻不屑當代名聲,視之為「虛幻欺人的幻影」。林奈以自我為中心,終日惶惶,只願與學生門徒為伍。布豐以其優雅風範和才華洋溢聞名,在凡爾賽宮廷和巴黎沙龍間從容自若,風采翩翩。
林奈緊抱著聖經不放,宣稱自己的研究是受神的啟發。布豐則因暗示地球可能比《聖經》記載的更古老,而被控褻瀆罪名。林奈認為女兒不配接受教育,只准她們學習家務技能;布豐的莫逆之交是一位才識出眾的女性知識分子,他認為她在諸多方面都比自己優秀。
林奈輕率地為種族偽科學奠基,不僅劃分出後世所謂的「人種」類別,更武斷賦予他們固定的特質(在他筆下,「歐洲智人」天生「循規蹈矩」,而「非洲智人」則是「任性妄為」)。布豐極力反對將人類歸入僵化的類別,強調人類既同根同源,又繽紛多元。
兩人夙怨甚深,針鋒相對。布豐以高傲的態度,公開嘲諷林奈是「走火入魔」的瘋子,而林奈則是暗自得意地以宿敵的名字,把一種植物命名為「布豐草」(Buffonia)。那是一種葉子細長的植物,暗示布豐「對植物學的貢獻,如細草般微不足道」。然而,他們都有非凡卓越的思維,同樣廢寢忘食追求著相同的目標。即使那個目標始終難以企及,但他們依然克服長期疾病和陣陣劇痛,堅持不懈。兩人都試圖培養兒子繼承衣缽,卻都釀成悲劇。他們留下的遺澤,遠遠超越了發表的作品總和。他們的思想交鋒持續了數百年,延續至今。
他們都不是科學家,而是所謂的「博物學者」(savant)。「科學家」這個詞要到一八三三年才出現(那時「科學」一詞也剛開始有今日的意涵)。博物學者的學問融合了探索精神、哲學思辨,以及不容置疑的權威感。然而,十九世紀的許多科學家卻亟欲把林奈奉為鼻祖,使他身後名聲大噪,反使當年赫赫有名的布豐日漸湮沒無聞。支持林奈的學派,趁著法國大革命的亂局崛起,又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殖民擴張風潮中蓬勃發展,他們沒有急於反駁布豐,而是刻意貶低他的重要性。他們表面宣稱翻譯布豐的作品,但實際上將其著作閹割得面目全非。布豐的《自然通史》雖持續出版流通,卻是支離破碎的刪節本,被竄改成近乎拙劣的仿作。
自然史,就像人類歷史一樣,由贏家書寫。幾個世代以來,林奈學派的擁護者堅信他們贏了這場終極之爭。
但林奈學派的缺陷,早在一八六○年代就開始浮現。當時達爾文坦言,布豐的理論「與我的理論出奇相似」。自然學家試圖調和林奈的僵硬分類與演化論的動態變化,他們拼湊出愈發龐雜的分類系統,卻充滿了矛盾和錯誤。二十世紀,遺傳學的發展和DNA的發現,進一步開闊了我們對生命的認識,也更清楚突顯出既有分類系統的不足,指出新的替代方向。到了二十一世紀,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和基因組定序(genome sequencing)等科學突破,促使科學家承認林奈世界觀的侷限,開始討論替代方案,並重新審視布豐當年的研究與貢獻。
這是一場以生命為尺度的宏大敘事,描述兩位大師在追尋生命真諦的路上並駕齊驅的歷程。窮盡世間生命的雄心抱負注定無法實現,但在才華、傲氣、不朽聲名的誘惑,以及單純想要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熱忱推動下,他們義無反顧投入其中。世上找不到比這更彰顯人性本質的壯舉了。
●本文摘自麥田出版之《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投票抽獎】盛夏蔬食上桌!「彩色瓜果炒十錦」吸睛又開胃
📰 越想省錢反而花更多?20個希望年輕時就懂的理財祕訣
📰 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租屋小資、三明治族群如何儲蓄理財?
📰 五招幫你脫離月光族身分!省錢不是重點,而是主動察覺支出流向
📰 你適合哪種薪資分配比例?儲蓄要有效率得先選對規劃方式
📰 從今天起拒絕成為卡奴!利用3條規則,學會聰明使用信用卡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