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讀金句/手機是萬能還是萬惡?脫離智慧型手機後,我逐漸意識到不同≠不好

【琅讀金句】
無視或拒絕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事物,其實是很簡單的。但在大多數人選擇這麼做的時候,還是願意去傾聽那些「不同」,即使無法變得「相同」,仍願意承認它的存在,我認為這是件非常美好的事。
我意識到自己討厭或厭倦智慧型手機時,還曾經把這種與他人之間的差異視為壞事。人們對「不同」持否定態度,充滿負面情緒,極為敏感,對於些微的差異就會指指點點。對任何與眾不同的人事物都會說NO。背負著「不同」卻要假裝「沒有不同」,感覺自己像個通緝犯一樣。然而,隨著我不再使用智慧型手機,從多數派變成少數派,完全脫離智慧型手機奴隸的狀態後,我逐漸意識到「不同≠不好」。
《為了找回自己,決心數位戒斷》是一位女子從18歲到25歲的真實自白,她從原本拒絕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少數派,最終為了融入群體而屈服,逐漸陷入社群媒體的漩渦。她追逐按讚數、為了拍照跑遍熱門店家、修圖上傳變成外星人般的美顏照,並透過手機與世界連結,不再孤單。然而,手機帶來的成癮也讓她身心俱疲:視力驟降、脖子僵硬、甚至出現幻聽。在一次「差點沒命」的體驗後,她開始思考是否能與手機保持距離,重新找回自己生活的節奏。
書中誠實地記錄這段從沉迷到自我覺醒的過程,並分享她嘗試「數位排毒」的各種方法──減少社群使用、挑戰不帶手機出門、拉長關機時間等。她以幽默筆調帶領讀者思考:我們是否被手機控制了?是否也為了網路認同而忽略真實的自我?這本書是一場面對科技時代的自我反省,也是一封給所有感到疲憊的現代人的溫柔提醒:你可以慢下來,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就算是少數派,也無須感到抱歉。
【編輯推薦】
作者用輕鬆又犀利的語氣,記錄自己如何從社群成癮的低谷,一步步找回生活的節奏。笑中帶淚,讓人不禁反思:手機是萬能?還是萬惡?作者從沉迷中醒來的經驗不說教,反而像朋友般吐槽式陪伴你一起數位排毒,也提醒讀者重新思考如何與數位生活和平共處、找回真正的自己。
●本文摘選自悅知文化出版之《為了找回自己,決心數位戒斷》。👉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投票抽獎】盛夏蔬食上桌!「彩色瓜果炒十錦」吸睛又開胃
📰 越想省錢反而花更多?20個希望年輕時就懂的理財祕訣
📰 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租屋小資、三明治族群如何儲蓄理財?
📰 五招幫你脫離月光族身分!省錢不是重點,而是主動察覺支出流向
📰 你適合哪種薪資分配比例?儲蓄要有效率得先選對規劃方式
📰 從今天起拒絕成為卡奴!利用3條規則,學會聰明使用信用卡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